地域飲食習(xí)慣差異孕育不同美食文化,不少本地流行的美食換地后可能遭誤解,如臭豆腐、臭冬瓜。湖南吳大姐來上海伺候兒媳坐月子,剛做好的菜被兒媳直接扔掉,她委屈哭訴,網(wǎng)友卻大笑不止。這背后正是南北飲食差異引發(fā)的趣事,讓人哭笑不得。
來了上海后,吳大姐吃不慣這邊的濃油赤醬,想著自己給自己開小灶,做點家鄉(xiāng)小菜,因為天氣越來越冷,正是做魚凍的時候,于是她就開始制作這道兒媳婦聽都沒聽過的特色小吃。
所謂的魚凍就是把魚湯魚骨頭拿碗裝著,等它形成果凍的樣子就可以吃了,長時間燉煮的魚湯在冷的時候會凍成QQ彈彈的,看著紅透亮滑,吃到嘴里入口即化,香濃的魚香味在嘴里彌漫開來,沒有什么腥味,讓人回味無窮。
在吳大姐老家做這道菜很講究,要用山譚里鮮美的魚來制作,他們老家有不少小池塘,每年自己喂養(yǎng)一些魚,水是地道的山泉水,喝起來很香甜。把大魚小魚加水熬煮,煮到湯底呈奶白色,等到它自然冷卻,魚湯看著晶瑩剔透,聞著芳香撲鼻,碰一下顫顫巍巍而不散,吃一口順滑的涼爽直沖腦門,十分過癮。如果魚湯里有辣椒或者其他配料,還有讓口感更豐富,讓人食指大動愛愛不釋手。
魚凍能將魚與湯的滋味融合一體,吃時只需把魚凍放進熱飯,它便會自然融化,香氣四溢,像魚湯泡飯般溫熱爽口,這是吳大姐老家過節(jié)時的標配美食。不過傳統(tǒng)魚凍需吐刺,不夠方便,因此也可將魚湯過濾后再做魚凍。這樣制成的魚凍像果凍般滑嫩,“滋溜”一下就能滑入喉嚨,刺的困擾全無,只留下滿口鮮香,吃起來格外暢快。
以前只有秋冬季才能做魚凍,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炎熱的夏天把魚湯放入冰箱也能做成美味的魚凍,一點也不影響口感。用草魚、鯽魚、黃花魚,不管啥魚都能做出鮮美而不腥的魚凍,而且有的還要加一些紅薯粉,增強黏黏的口感,讓魚凍的味道更豐富。
不僅湖南人愛吃魚凍,許多水資源豐富的城市也有這道美食,雖做法和味道略有差異,但同樣美味。吳大姐給上海兒媳婦燉了魚湯,聞著香氣便將其放進冰箱,打算第二天配白粥吃魚凍,心里滿是期待。沒想到兒媳婦誤以為這是舍不得扔的剩菜,覺得留到第二天吃不健康,便果斷將魚湯扔掉了。這場因飲食習(xí)俗差異引發(fā)的小誤會,藏著兩地不同的生活習(xí)慣。
就這樣,吳大姐第二天起來,翻遍冰箱也找不到自己想吃的魚凍,知道原因后大家都笑了,不知道你們家鄉(xiāng)有什么特色的小吃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