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習(xí)慣以面積為標準劃分“剛需”和“改善”。其實,這是不嚴謹?shù)摹?/p>
比如建面約120㎡戶型,一般會被劃歸剛需,最多叫“剛改”。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對單身、小兩口甚至一家三口來說,如果開發(fā)商戶型設(shè)計沒有硬傷,通過合理的設(shè)計做成大(雙)套房,那么臥室的私密性和公區(qū)的空間舒適度其實都是能夠充分保障的,稱為改善房沒有任何問題。
同樣的道理,哪怕是建面約200㎡的大平層,如果極限情況下住四位老人+兩個中年人+兩個孩子,那么無論是隱私性還是舒適性都談不上改善。當然,這個是舉例,現(xiàn)實中一般不會這樣住在一起。
那么我們就以建面約143㎡這個目前公認的“改善門檻面積段”為例,來看看同樣的面積,設(shè)計為三房和四房到底有多大的差異。
恰好,位于雁鳴湖畔的「中鐵閱湖」在這個面積段上設(shè)計了兩種戶型,一種是三室兩廳三衛(wèi),一種是四室兩廳兩衛(wèi),而且全部是實體樣板間,給了我們一個直觀的范本。
圖1-10為三房樣板間實拍。
樣板間的三個臥室其實都可以算套房,二老+二中+一孩都可以獲得足夠的私密性。很多人都說“四葉草戶型”過時了,但考慮到私密性的話,四葉草還是無可替代的。再加上四代宅帶來的高得房率讓公區(qū)也擁有足夠的空間和功能,這樣的規(guī)劃才算是真正的改善門檻。
圖11-20為四房樣板間實拍。
同樣的面積段,做成四房的話多出來的那個房,勢必要擠壓其他功能區(qū)的空間。公區(qū)的面積自然會相應(yīng)變小,在保證主臥套房功能性的前提下,老人房和兒童房需要共享一個公衛(wèi),那么勢必有一個房子去衛(wèi)生間的動線要變得更長,私密性就更不用考慮了。
當然,這么說并沒有考慮到所有家庭的預(yù)算和實際情況,只是單純以舒適性和私密性來說。
比如現(xiàn)在一家五口住100平的小三室,那么換成143㎡的四室肯定是改善,只是說如果換成三室兩廳三衛(wèi)改善的舒適度更高。如果是二孩家庭的話,很明顯四室更符合實際需求。
所以買房還是要考慮到現(xiàn)在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的發(fā)展,如果預(yù)算最多買143戶型,三代五口之家大多數(shù)時候其實沒必要買四房,多出來的那個所謂的“書房”,對普通家庭來說是有點“雞肋”的,孩子學(xué)習(xí)可以在自己臥室,居家辦公可以在客廳餐廳,至于當“客房”,還不如給客人在酒店開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