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最近的日子,活像被架在火上的烤肉 ——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一句 “考慮徹底砍掉對烏資助”,就像往火堆里添了把柴,連歐洲盟友都開始往后縮。
更糟的是,特朗普正揣著 “領(lǐng)土交換” 的算盤準(zhǔn)備見普京,這哪是談判,分明是要把烏克蘭當(dāng)禮物送人。
現(xiàn)在的基輔,連空氣里都飄著 “被拋棄” 的焦糊味。
萬斯的話:不是警告,是最后通牒
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在倫敦對著媒體放話時,嘴角那抹冷笑藏都藏不住。“美國不反對歐洲盟友幫烏克蘭買美國武器,但賬單得自己付”—— 這話聽著像商量,實則是甩鍋的明證。就像債主突然告訴你 “以后不借錢了,但你可以找別人借我的錢,利息照付”,明擺著是要把烏克蘭的 “續(xù)命錢” 改成 “高利貸”。
熟悉美國政治的人都知道,萬斯這話絕不是隨口說說。2 月份澤連斯基在白宮跟特朗普吵翻天時,他就在現(xiàn)場,還幫著特朗普懟澤連斯基 “不識抬舉”。那次爭吵后,美國立馬暫停對烏援助,直接導(dǎo)致烏軍在赫爾松前線潰敗。現(xiàn)在故技重施,而且選在特朗普和普京會晤前,這時間點掐得比瑞士手表還準(zhǔn)。
更狠的是萬斯的 “補充條款”:歐洲買美國武器可以,但美國一分錢不出。這招堪稱 “一石三鳥”—— 既砍了美國的開支,又能讓軍工復(fù)合體賺歐洲的錢,還能把烏克蘭的命運綁在歐洲的 “錢袋子” 上。歐盟官員私下吐槽:“這哪是盟友,分明是把我們當(dāng)提款機,還是帶利息的那種?!?/strong>
澤連斯基團隊聽到消息時,正在基輔地下掩體里開會。有記者拍到烏克蘭外長臉色煞白,手里的咖啡杯都在抖。他們比誰都清楚,美國的援助可不是普通的 “捐款”,而是占烏克蘭軍費的 40%、武器供應(yīng)的 70%,相當(dāng)于病人的 “呼吸機”。一旦拔掉這根管子,前線的坦克會趴窩,無人機斷了零件,連士兵的子彈都得省著用。
特朗普的 “交易藝術(shù)”:拿烏克蘭土地當(dāng)籌碼
特朗普最近在社交媒體上頻繁提到 “領(lǐng)土交換”,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讓烏克蘭把俄軍占的地割給俄羅斯,換?;??!?為了讓這樁 “買賣” 成交,他連 “投名狀” 都準(zhǔn)備好了 ——斷供烏克蘭,逼著澤連斯基簽字畫押。
這種操作像極了黑幫電影里的戲碼:先斷了對方的后路,再逼著他在賣身契上蓋章。特朗普團隊泄露的內(nèi)部文件顯示,他們甚至給烏克蘭劃好了 “紅線”——承認(rèn)克里米亞歸俄,烏東四州 “高度自治”。這哪是談判條件,分明是強盜的分贓協(xié)議。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給這事兒起的名字:“和平計劃”。他在集會上說:“有時候犧牲一小塊蛋糕,才能保住整個派對?!?/strong>可他忘了,這蛋糕不是美國的,而是烏克蘭用士兵的命換來的。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特朗普大概覺得全世界都是他的房地產(chǎn)項目,想拆哪棟就拆哪棟?!?/p> 普京那邊也配合得很。克里姆林宮發(fā)言人佩斯科夫說:“普京總統(tǒng)對任何有助于?;鸬奶嶙h都持開放態(tài)度?!?這話聽著中立,實則是在給特朗普遞臺階 ——只要你把烏克蘭的地送過來,我就給你 “和平總統(tǒng)” 的面子。兩人就像菜市場討價還價的攤主,一個想低價進貨,一個想高價出手,唯獨沒問過菜的主人愿不愿意賣。 歐洲的 “無奈”:想幫忙卻怕被拖下水 萬斯的話一出口,歐洲立馬成了風(fēng)箱里的老鼠 —— 兩頭受氣。德國總理默茨剛說 “會繼續(xù)支持烏克蘭”,轉(zhuǎn)頭就被財政部告知 “國庫快空了”;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喊著 “歐洲不能拋棄盟友”,卻在歐盟會議上否決了增加對烏軍援的提案。 這也不能全怪歐洲 “沒骨氣”。過去三年,歐盟給烏克蘭的援助加起來超過 800 億歐元,相當(dāng)于每個歐盟公民掏了 500 歐元。現(xiàn)在美國突然說 “不玩了”,等于把賬單全甩給歐洲,這誰扛得???就像幾個人湊錢請客,帶頭大哥吃到一半說 “我忘帶錢包了”,剩下的人只能面面相覷。 更糟的是歐洲內(nèi)部還不齊心。東歐國家如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跳得最兇,因為怕俄羅斯下一個打過來;西歐國家如法德更想息事寧人,覺得 “割地換和平也不是不行”;南歐國家直接擺爛,說 “我們連自己的經(jīng)濟都顧不上”。這種分歧被特朗普看得明明白白,所以才敢放心大膽地甩鍋。 有個細節(jié)很能說明問題:萬斯在倫敦見歐洲官員時,特意提到 “美國不反對歐洲買美國武器”。這話翻譯過來就是 “想救烏克蘭?可以,先從我這買軍火”。結(jié)果第二天,德國就宣布花 20 億歐元買美國 “愛國者” 導(dǎo)彈,說是 “支援烏克蘭”,實則是被美國逼著交 “保護費”。 澤連斯基的絕境:硬扛還是妥協(xié)? 澤連斯基在總統(tǒng)府發(fā)表電視講話時,身后的烏克蘭國旗皺巴巴的,像塊被揉過的抹布。他說:“我們不會用領(lǐng)土換和平,就像不會用自由換面包?!?/strong>這話聽著硬氣,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手里的牌快打光了。 前線傳來的消息一天比一天糟。烏軍指揮官說,由于缺乏炮彈,有的陣地每天只能打 10 發(fā)炮彈,而俄軍能打 500 發(fā)。更要命的是,西方承諾的 F-16 戰(zhàn)機還沒到,無人機的零件也快耗盡了。就像兩個人打架,對方拿著鋼管,你手里的小刀卻快斷了,這架怎么打? 國內(nèi)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烏克蘭議會里,已經(jīng)有議員偷偷提議 “可以考慮部分領(lǐng)土自治”;社交媒體上,“我們打不動了” 的話題閱讀量突破 10 億;連最支持澤連斯基的基輔市民,也開始抱怨 “超市里的面包又漲價了”。這種時候,美國斷供的消息,無異于在傷口上撒鹽。 澤連斯基不是沒想過找退路。他派特使去北京、去中東,想拉點新盟友,可效果甚微。中國說 “尊重各國主權(quán)”,中東國家忙著賣石油,誰也不想替美國填這個坑。有外交人士透露,澤連斯基甚至托人給普京帶話 “可以談”,但對方只回了句 “等特朗普來了再說”—— 這哪是談判,分明是把他當(dāng)空氣。 局勢走向:烏克蘭可能成 “棄子” 現(xiàn)在的局勢,像極了一盤快下完的象棋。特朗普是紅方的 “將”,手里捏著 “車”(美國實力)和 “炮”(對烏援助);普京是黑方的 “帥”,握著 “馬”(俄軍占領(lǐng)區(qū))和 “象”(能源武器);澤連斯基呢?頂多是紅方的 “兵”,沖在最前面,卻隨時可能被犧牲。 接下來說不定會發(fā)生這幾種情況: 一是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 “成交”。兩人可能達成秘密協(xié)議,美國承認(rèn)俄占區(qū),俄羅斯承諾 “不再西進”,順便在敘利亞、伊朗問題上給美國點好處。澤連斯基就算哭暈在廁所,也只能捏著鼻子認(rèn)了 —— 沒了美國援助,他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 二是歐洲頂不住壓力,被迫接手 “爛攤子”。法德可能牽頭搞個 “歐洲援助基金”,但數(shù)額肯定不夠,而且會附帶一堆條件,比如 “要求烏克蘭改革”“限制澤連斯基權(quán)力”。到時候烏克蘭可能成了歐洲的 “托管地”,主權(quán)都得打折扣。 三是澤連斯基硬扛到底,結(jié)果更慘。前線潰敗,國內(nèi)動蕩,甚至可能被趕下臺。新政府上臺后,第一件事就是跟俄羅斯簽 “城下之盟”。這種劇情,在歷史上上演過無數(shù)次 —— 小國在大國博弈中,從來都是犧牲品。 最諷刺的是特朗普的 “美國優(yōu)先”。他大概覺得只要美國不打仗、不花錢,就算贏了,卻忘了 “賣隊友” 的代價。以后誰還敢信美國的承諾?歐洲會加速搞 “戰(zhàn)略自主”,亞太國家會趕緊找新靠山,美國的盟友體系怕是要散架。 結(jié)語:被大國玩弄的棋子 澤連斯基最近在辦公室掛了幅新畫,畫的是烏克蘭地圖,上面用紅筆圈著每一個被占領(lǐng)的城市。有記者問他 “后悔嗎”,他沉默了半天說:“后悔信錯了人?!?strong>這話里的 “人”,不知道指的是特朗普,還是那些承諾援助卻遲遲不到的盟友。
這場鬧劇最悲哀的地方在于:烏克蘭的命運,從來不由烏克蘭人自己決定。特朗普想拿它換政績,普京想拿它擴領(lǐng)土,歐洲想拿它擋俄羅斯,唯獨沒人問烏克蘭人想要什么。就像一群大人搶玩具,最后把玩具砸了,也沒人管玩具原來的主人有多傷心。
萬斯的話像一記警鐘,不光敲給澤連斯基,也敲給所有小國 ——別太信大國的承諾,關(guān)鍵時刻能靠的只有自己。可這話太殘酷,殘酷到澤連斯基只能對著國旗發(fā)呆,殘酷到烏克蘭士兵在戰(zhàn)壕里寫遺書時,都不知道為誰而戰(zhàn)。
最后想說,特朗普和普京的會晤,與其叫 “和平談判”,不如叫 “分贓大會”。而澤連斯基,就是那個被推到臺前的 “祭品”。只希望這場鬧劇早點結(jié)束,畢竟在戰(zhàn)火中受苦的,從來都是無辜的老百姓。至于那些大國領(lǐng)導(dǎo)人,他們大概只會在談判桌上笑著碰杯,然后把賬單留給后人。
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