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江淮大地上活躍著一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重要抗日武裝力量——新四軍。2023年12月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鹽城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時強調,新四軍的歷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80年后,前行路上,如何從新四軍的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力量?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派出多路青年記者,組團尋訪80位百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重磅推出《歸來仍是少年》系列融媒報道。每期由8位老戰(zhàn)士聯(lián)袂講述,在一個個動人故事里記錄歷史,在一句句深情寄語里共繪未來,弘揚“初心不改,歸來仍是少年”的主題精神,激勵我們不斷攻堅克難,書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風華正茂的新詩篇。
【主講人檔案】
姓名:江寧
性別:男
出生:1927年
新四軍經(jīng)歷:1940年投入抗日戰(zhàn)爭,為抗日前線征收公糧。1944年考入隸屬新四軍序列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成為一名新四軍戰(zhàn)士。參加了攻打阜寧北沙灣的作戰(zhàn)、鹽城戰(zhàn)役等多場戰(zhàn)斗,多次與敵人交火,屢次完成糧食供應任務,保障了新四軍部隊的補給。
追憶起抗日戰(zhàn)爭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98歲高齡的江寧老人總是忘不了自己那把斑駁的舊算盤。
“當時部隊裝備簡陋,我只有一把槍和三顆手榴彈。但是這把算盤,也一樣是我的‘武器’?!敝v到這句話時,80年前的血與火、那些與算盤為伴的青春歲月,仿佛就在江寧的眼前。
江寧夫婦(左為江寧)
1927年,江寧出生在鹽城阜寧的一個村子里。他7歲喪父,在饑寒中早熟,跟著母親和哥哥種田、打工度日。在鄉(xiāng)小學校長姜春章的幫助下,一直渴望讀書的江寧進入學校學習。
姜校長像暗夜里的星光,不僅教會江寧識字讀書,還在1937年春節(jié)特意把他叫到家中,用顫抖的聲音講述了“九一八”的慘痛:日本侵略軍在攻占我國東北的過程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數(shù)以萬計的中國人被屠殺;隨后“一·二八事變”爆發(fā),日軍進犯上海,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號召下,上海人民奮起反抗,工人和青年學生紛紛加入義勇軍、投身抗日。
“日本侵略者不會放過我們這里的,學校能否平安辦下去還是問題?!苯iL說,“你已是10歲的大孩子了,已經(jīng)懂事了。除了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再擠一點時間學習珠算,這是馬上就能用得上的技能,我來單獨教你。”
恩師的話令江寧熱血澎湃,他狠狠地點了點頭。也是從那時起,這個貧農之子的命運通過一把算盤與國家的脈搏緊緊相連。
“七七事變”的槍聲宣告日本帝國主義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1938年,日軍飛機轟炸了阜寧縣城,老百姓平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破。日軍不時下鄉(xiāng)掃蕩,殺人放火、強奸婦女,無惡不作。姜春章此時已調任鄉(xiāng)里的財糧鄉(xiāng)長,走上了抗日第一線。江寧則被迫休學,在油坊做小工掙點錢補貼家用。
1940年夏季征收公糧開始后,姜春章看江寧已是13歲的“小大人”,要帶他跟自己一起去征收公糧。一聽說是為抗日前線征收公糧,江寧毫不猶豫、一口答應。
“雖然當時我只是個半大孩子,但有良心的中國人就應該站出來。”江寧說。
此后的3年,江寧背起算盤,跟隨姜春章穿行在槍聲四起的田間地頭。由于江寧打算盤的動作特別快,鄉(xiāng)親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鐵算盤”“小財糧”。
1944年7月,家鄉(xiāng)被日軍徹底占領,阜寧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熱。為了尋找抗日救國的出路、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江寧在鄉(xiāng)長的介紹下投考了“抗大”,成為“抗大”五分校七隊三排八班的最后一屆學員。
“抗大”在學習體制上是軍事化,學生進入學校就按照軍隊編制,編成班、排、隊等,過軍事化生活。他們平時全副武裝,穿軍裝、背手榴彈,以班為單位集中駐扎在老百姓家里。
“我們隊駐扎在崗劉莊,離阜寧縣城敵占區(qū)只有十多里路程。除了正常上課外,我們還要站崗放哨,保持高度警戒,隨時隨地準備迎戰(zhàn)日本鬼子?!?/p>
1945年10月上旬,新四軍鹽阜軍分區(qū)部隊奉命攻打鹽城,對拒絕投降的偽軍展開進攻作戰(zhàn)。司令員謝祥軍要求江寧所在的供給部做好鹽城戰(zhàn)役的后勤工作,特別是糧食供應工作。
當時的糧食存放得非常分散,供給部首先按照部隊人數(shù)編制預算送交鹽阜專署,政府出具調糧通知書,江寧等糧秣員持調糧通知書,帶領船隊到指定鄉(xiāng)村一家一戶地提取。原糧經(jīng)加工廠加工成米之后,再裝船運送到鹽城戰(zhàn)役的前線部隊。
鹽阜地區(qū)當時交通不發(fā)達,公路又被敵人控制住,因此所有供應部隊的糧食只能用舊式木船運輸。“盡管困難重重,大家只有一個心愿,就是加速籌運、日夜開工、早日將成品糧送往前線?!苯瓕幷f。
一天上午,運糧船隊進入馬家蕩蘆葦中心地段,江寧和戰(zhàn)友幾乎同時發(fā)現(xiàn)了異常情況:在船隊左右兩側,各有一條小船直向運糧船隊急速駛來,遠遠望去,每條船上大約有四五個敵人。
江寧心里一緊:萬一糧船出了問題,影響前線糧食供應,問題就大了?!拔野蛋迪露Q心,不惜犧牲自己生命,也要保住糧船準時到達目的地?!?/p>
說時遲那時快,江寧大聲一叫:“同志們,準備戰(zhàn)斗!”話音未落,“砰、砰”兩槍,兩發(fā)子彈瞬間打中了敵船的船槳。坐在頭船上的戰(zhàn)友也向左邊小船開了兩槍。前后、頭尾都開了槍,敵人眼見不妙,掉轉船頭溜了。
江寧(后排中間)與戰(zhàn)友
隨后的歲月里,江寧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軍區(qū)特務團供給處會計,以后勤戰(zhàn)士的身份參加了渡江戰(zhàn)役。新中國成立后,江寧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擔任法官,離休之后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到律師事務所出任特約律師,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服務。
“現(xiàn)在的計算機每秒能運算億萬次,比我當年手里的算盤那可強太多了?!辈稍L中,江寧反復叮囑記者,“但請永遠記得,真正的力量不在于計算的速度,而在于為理想燃燒的熱度。愿你們在這沒有硝煙的年代,依然保持‘鐵算盤’的堅韌與擔當,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撥響屬于新時代的強音!”
【七位新四軍老戰(zhàn)士寄語】
總策劃:雙傳學 顧雷鳴
總監(jiān)制:杭春燕 潘青松
監(jiān)制:王曉映
策劃:杜雪艷 陸洪標
拍攝、剪輯:鄧宇軒
文案:吳盈青
采寫:陸威
美編:鄭玲玲
配音:董雙
審校:韋偉
助理:蔣璐瑤
鳴謝:
中共江蘇省委老干部局
江蘇省軍區(qū)政治工作局
鹽城市委宣傳部
新四軍紀念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