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赤俠
此時此刻,加沙城的天空再次被戰(zhàn)爭的陰云籠罩。
這座擁有約80萬居民的龐大城市,已經(jīng)成為以色列軍隊的目標。80萬平民的命運懸于一線,整個地區(qū)的和平前景風雨飄搖。
以色列安全內閣的一紙聲明,讓硝煙彌漫的加沙地帶面臨著更加深重的黑暗。
2024年8月8日,內塔尼亞胡辦公室正式宣布,已批準一項由總理提出的提案——以色列國防軍將接管加沙地帶北部的心臟、人口最密集的加沙城。
這項推土機式的占領計劃,不僅僅是戰(zhàn)場空間的爭奪,而是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為期22個月殘酷攻勢的再次升級,當前巴以沖突正面臨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危險轉折點。
以色列的聲明專門點出占領“加沙城”而非整個地帶,暗示著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接管”將是一個精心策劃、步步為營的過程。
此前,以色列國防軍已實際控制了加沙地帶約75%的土地,除了加沙城。
如今,以軍目光鎖定了尚未完全掌控的北部核心加沙城,以及中部密密麻麻的難民營。
以色列口口聲聲說,自己只占領加沙城??蓪嶋H上,整個加沙就加沙城還沒被以色列拿下,這跟占領加沙全境有什么區(qū)別?
以色列官員描繪了即將到來的恐怖圖景:以色列計劃強制撤離加沙城內的大量巴勒斯坦平民,為一場大規(guī)模地面攻勢清掃戰(zhàn)場。
這意味著超過80萬加沙城居民將被推向未知的命運,加沙地帶總人口約200萬,本就壓縮到極限的生存空間將面臨更殘酷的擠壓,人道災難的深淵已在眼前。
需要注意的是,以色列軍方與政府間的尖銳矛盾在此次決策中暴露無遺。
以軍方警告,加沙城作為擁有80萬人口的密集城區(qū),以軍若強行占領將陷入比當前更復雜的游擊戰(zhàn)泥潭。
以色列軍政高層間存在難以彌合的巨大分歧,軍方主張通過外交途徑結束戰(zhàn)爭的方案已被政治決策層拋棄,內塔尼亞胡內閣固執(zhí)地追求“最大化戰(zhàn)爭目標”——徹底摧毀哈馬斯。
這種軍政分歧的公開化,使得內塔尼亞胡"全面占領加沙"的真實意圖備受質疑。
哈馬斯對此發(fā)出尖銳指控,認為內塔尼亞胡的全面占領計劃,實質是寧愿犧牲剩余以色列人質的性命,也要服務于其個人政治利益。
內塔尼亞胡政府設想的戰(zhàn)后格局,已經(jīng)在聲明中勾勒出輪廓。安全內閣多數(shù)成員支持結束戰(zhàn)爭的五項條件:
解除哈馬斯武裝:徹底剝奪其軍事能力。
歸還所有人質:包括所有幸存者及死亡人員的遺體。
加沙地帶非軍事化:確保其不再具備威脅以色列的軍事潛力。
以色列的安全控制:以色列將對加沙地帶保留廣泛的安全控制權。
替代文職政府:建立一個既非哈馬斯,也非當前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新的文職管理機構。
這五項條件清晰地指向一個目標:以色列意圖牢牢掌控加沙的安全命脈,并塑造一個符合其戰(zhàn)略需求的治理結構。
深入分析以軍"漸進式占領"的策略可見,選擇加沙城作為首個完全控制點具有象征與實戰(zhàn)雙重意義:這里不僅是哈馬斯傳統(tǒng)據(jù)點,更是加沙地帶城市化程度最高、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區(qū)域。
但軍事邏輯掩蓋不了政治困境,即便完全占領加沙城,距離"擊敗哈馬斯"的目標仍相去甚遠。
哈馬斯組織架構具有去中心化特性,其軍事分支"卡桑旅"早已化整為零轉入地下。
更棘手的是,以色列聲明中設想的"非哈馬斯文職政府"在現(xiàn)實中根本找不到對接方,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已多次拒絕。
這種政治真空將迫使以軍長期駐守,恰恰驗證了以色列軍方"數(shù)年清理行動"的預言。
更吊詭的是,以色列安全內閣聲明既要求"歸還所有人質",又批準可能危及他們的軍事行動,這種政策自相矛盾連德國總理都公開質疑"難以理解"。
占領加沙的決定一經(jīng)宣布,瞬間引爆了國際社會的憤怒浪潮。
從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到歐盟,從中東的約旦、埃及到歐洲的英法德,譴責聲浪高度一致指向對國際法的違反。
德國總理的表態(tài)尤其引人注目,他直言越來越難以理解以色列的軍事計劃如何有助于實現(xiàn)其宣稱的合法目標,并宣布了一個實質性措施:
德國政府將暫停批準任何可能在加沙地帶使用的軍事裝備的出口,“直至另行通知”。
這標志著西方盟友對以色列行動的耐心已經(jīng)消耗殆盡,歐盟對以色列的立場正發(fā)生實質性轉變。
美國的態(tài)度依然是既要又要,美駐以大使一方面表示“是否全面接管加沙地帶將由以色列政府自行決定”,另一方面也強調巴勒斯坦人“不應該被迫離開”。
此前,匿名高級官員爆料,特朗普在與內塔尼亞胡的通話中爆發(fā)怒火。
當內塔尼亞胡試圖否認加沙存在普遍饑荒,稱相關報道是哈馬斯“捏造”時,特朗普高聲打斷了他,憤怒地表示助手已出示加沙兒童挨餓的證據(jù),并斥責內塔尼亞胡的說法是“假的”。
美國最高層已對以方敘事產(chǎn)生嚴重不信任,這種盟友間的公開分歧在歷次巴以沖突中均屬罕見。
實際上,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災難早已達臨界點。
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聲明中"駭人聽聞"的定性絕非夸張,以軍現(xiàn)有控制區(qū)已占加沙75%領土,約200萬居民被壓縮在原先四分之一的空間內生存。
若按"疏散加沙城居民"計劃實施,相當于制造新一輪大規(guī)模強制遷移。
古特雷斯強調,唯有結束這種非法占領,推動“可行的兩國方案”,該地區(qū)才有望實現(xiàn)持久和平。
他擲地有聲地宣告:“加沙是巴勒斯坦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始終如此?!?/strong>
面對即將降臨加沙城的戰(zhàn)火,聯(lián)合國表明了堅定立場:目前暫時沒有從該城撤離工作人員的計劃。
對于以色列來說,只要中東其他國家不插手,占領加沙不算難事,以前以色列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過。
可為什么后來以色列又退出加沙地帶了?
因為這里的巴勒斯坦人普遍具有反以思想,思想是武器無法消滅的。
除非把這里的巴勒斯坦人全殺了,不然只要還有一個人,哈馬斯就會死而復生!
長達幾十年生不如死的煎熬,鍛造出了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民族國家的鋼鐵意志。
以軍可以在短時間內占領加沙,可以隨意屠殺巴勒斯坦平民,但卻無法改變他們反抗的意志!
以色列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從根源上斷絕哈馬斯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在長期占領中“馴服”巴勒斯坦人。
不知道大家覺得是否很眼熟,反正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當年日本侵略者妄圖建造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
從本質上講,當年日本侵略者和現(xiàn)在的以色列沒有區(qū)別,他們都在實施侵略以后,開始了“馴服人心”的工作。
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發(fā)表聲明,首次提出建立“東亞新秩序”的口號,鼓吹“日滿華三國合作”,企圖獨霸中國,排斥西方列強在華勢力,也就是后來的“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侵略者打著“共存共榮”的幌子,想要達到統(tǒng)治中國的目的。
具體操作就是在實施軍事占領以后,在思想文化方面,強制推廣日語,實行奴化教育,消滅中國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文化。
為了控制被占領地人民的思想,日本侵略者認為,要從教育以及宗教和文化上入手,才能完成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才能征服被占領地區(qū)的民心。
盡管當年日本侵略者的大東亞共榮圈”口號喊得震天響,但中國人民沒有妥協(xié),在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以后,半壁河山終復國,小日本被我們趕回了老家!
歷史已經(jīng)不止一次證明,想要通過“改變思想”來達到占領目的,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
曾經(jīng)猶太人被納粹趕到集中營,被各種方式所屠殺。
如今以色列把無數(shù)巴勒斯坦人趕到加沙,修筑起幾十公里的隔離墻,把加沙建造成全球最大的露天監(jiān)獄。
以色列正在復制德國納粹當年的惡行,他們屠殺加沙平民時同樣一點沒有手軟。
但是以軍為何消滅不了哈馬斯?因為每一個加沙廢墟中長大的孩子,都成為了哈馬斯!
不可否認,猶太人很聰明,很重視教育,很懂得經(jīng)商,獲得了很多諾貝爾獎。
但為何兩千多年來,從埃及到羅馬,從英國到德國,再到現(xiàn)在的阿拉伯,猶太人總是處處受到排擠,這都是有原因的。
亡國滅種的行為,以前德國納粹對猶太人做過,小日本對中國人做過,他們沒有例外都失敗了!
今天以色列想要將巴勒斯坦亡國滅種,最后也注定會失??!
#頭號創(chuàng)作者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