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島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經略紅藍 定遠力行”實踐團赴家鄉(xiāng)山東省威海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依托家鄉(xiāng)劉公島紅色文化資源,精心策劃“傳承薪火 共話擔當”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穿越烽火 尋跡海防”時代新人說微團課錄制、“數(shù)據建言 活力推介”紅色文旅專題問卷調研三部分實踐內容,深刻感悟甲午戰(zhàn)爭以來的民族斗爭史,探索紅色文化賦能文旅融合的發(fā)展路徑。
追尋紅色足跡,感悟厚重歷史
實踐團成員與指導教師共同登上劉公島,依托當?shù)丶孜鐟?zhàn)爭遺址開展情景式現(xiàn)場教學,同上一堂愛國主義思政課,深化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理解與認識,強化“民族復興,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
在甲午戰(zhàn)爭陳列館,團隊成員通過歷史文物、圖片及文獻資料,系統(tǒng)了解北洋海軍的興衰歷程?,F(xiàn)場留存的銹跡炮臺、戰(zhàn)艦殘骸及烈士遺物等實物,成為那段歷史的重要見證。實踐團成員表示,通過近距離接觸歷史遺跡,更直觀地感受到歷史厚重,將以史為鑒,堅定前行信念。??
圖為團隊成員認真聽講解員解說
傳承紅色基因,凝聚青春力量
為加強紅色文化傳播,實踐團依托經管學院“時代新人說”青年理論宣講品牌,在劉公島開展“尋跡甲午烽火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團課錄制活動。本次團課以甲午戰(zhàn)爭歷史為切入點,結合新時代青年使命擔當,通過“數(shù)據化呈現(xiàn)+沉浸式體驗+青年化表達”的紅色育人模式,實現(xiàn)從“紅色基因”輸入到“青年話語”輸出的紅色教育閉環(huán),推動紅色文化傳播與傳承。???
?圖為主講人于之琳在錄制團課
團課主講人、實踐團成員于之琳在甲午戰(zhàn)爭紀念館前,結合甲午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先輩抗爭史實進行講解,引導團員在歷史場景中感悟紅色內涵。
團課尾聲,全體實踐團成員在博物館前列隊肅立,集體宣誓“銘記歷史,吾輩自強,強國有我,青春擔當”,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時代使命。據悉,此次錄制的團課視頻后續(xù)將通過經管學院官方新媒體平臺發(fā)布,進一步擴大紅色文化傳播覆蓋面。???
挖掘紅色資源,賦能文旅融合
為豐富實踐成果,實踐團結合專業(yè)特長,圍繞劉公島“紅色研學+文創(chuàng)消費”主題,聚焦“優(yōu)化紅旅體驗、深化研學產品、智慧導覽升級、非遺活化路徑”等方向開展調研。團隊在景區(qū)流量點設置掃碼易拉寶、意見收集箱,并向游客、景區(qū)工作人員及當?shù)鼐用癜l(fā)放問卷,收集實踐數(shù)據。
本次調研共收回有效問卷200余份,數(shù)據梳理顯示:超八成游客對劉公島歷史展陳、講解服務表示滿意,部分游客建議增加VR重現(xiàn)歷史場景等沉浸式體驗項目;文創(chuàng)消費方面,年輕群體偏好兼具創(chuàng)意與歷史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品,中老年游客更關注產品文化深度。調研結果為劉公島紅色文旅體驗優(yōu)化、文創(chuàng)升級提供了參考依據。
此次“經略紅藍 定遠力行”實踐團劉公島之行中,團隊通過實地參觀、團課錄制、問卷調研等形式,深化對甲午戰(zhàn)爭歷史的認知,探索紅色文化與旅游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新路徑。
實踐團成員表示,將把此次實踐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傳承紅色精神,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青島科技大學 于之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