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威記回到桂平,閑著無事,想著吃吃特色美食,看看熟悉又陌生的環(huán)境,以解鄉(xiāng)愁。于是每天就是吃吃吃,逛逛逛!
早餐自然是雷打不動的粉了!對于很多人來說,回到桂平,一碗豬腳粉是少不了的。不過威記更喜歡腐竹粉!這個腐竹粉,出了桂平還真吃不上!此外什么隔山風腸粉、叉燒粉、牛腩粉、豬皮粉等等,不每天一碗換著吃怎么行?最讓人上頭的,其實是桌子上的那些小料,咸菜、酸蕹菜骨、酸梅辣椒、紫蘇等,加到粉里,瞬間讓粉的滋味豐富又醇厚很多!
而其它什么油炸鬼,蔥餅黑涼粉白涼粉、豆腐花、灰水粽之類的小吃又怎么能放過?吃多了不好消化怎么辦?一杯西山茶搞定!上火?來碗王老吉!【“王老吉,吉屎忽”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已經不知道了!】口渴?雷公根榨甘蔗汁,美味又獨特,飲過都說好!
至于吃飯,自然是回家吃的好了,桂平的白斬雞、黃皮狗肉、燒鴨來半只,齒頰留香,吃了忘不掉,哪怕是粗茶淡飯,炒蕹菜、瓜頭引、南瓜苗、紅薯葉都是下飯佳品!飲湯?九里香肉片湯、枸杞葉蛋花湯、瓜花肉絲湯等,清熱又提神!
而講到宵夜,有什么是比田螺雞煲、酸筍鴨腳、一煲靚粥更讓人銷魂的?
至于說玩,桂平的山水自然是美麗,可是如今文旅的沒落,讓那些著名的風景如同蒙塵!比如說桂平西山,至今竟然還停留在門票經濟的層面!這讓威記嘆惜不已。不過意外間,在走到樞紐的時候,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一處展覽館,讓對桂平歷史人文頗有興趣的威記眼前一亮!
一通瀏覽下來,完全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認知大門,原來桂平的水運歷史和水電大壩歷史是這么有料的。
對于桂平歷史,人們最為熟知的莫過于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或者是“潯州府”、“桂林郡郡治”等歷史。而相信對于桂平的水運,很多人都停留在“廣西第一船閘”,“西江水運通道的節(jié)點”等描述和認知上。但其實,桂平水運的歷史源遠流長!并且有自己的一條歷史發(fā)展脈絡。
可以說,讀懂了桂平水運,也就讀懂了桂平的一般歷史!
走進展覽館的深處,一張張幅泛黃的老照片和歷史資料讓人感受到那些過往歲月的深沉。建設樞紐時候的熱火朝天景象,擺渡時期的那些悠然,無不讓人回到那遙遠的回憶中!那些塵封的點滴點點涌上心頭,滿是溫馨和憂傷。
最令人震撼的是。據(jù)展館負責人介紹,未來會增加水電展廳的沉浸式體驗區(qū),讓人站在仿大壩觀測臺的環(huán)形屏幕前,感受當年截流時的滔天巨浪仿佛撲面而來。
展館門前廣場,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的核心部件靜靜陳列,金屬表面仍泛著機油的光澤,仿佛還能聽見當年工人們用喊出的勞動號子。
不僅于此,有關西江的故事,在展館中也一一呈現(xiàn),很久沒有看到有這樣深刻的桂平記憶了!贊一個!
走出展館時,聽著貨輪鳴著汽笛穿過船閘,與展廳里黑白照片中的機船影像奇妙重疊。威記在想或許,當文旅不再只是門票上的風景,這些沉睡在江底的千年記憶,終將成為照亮未來的航標燈。
不帶孩子來西江航運歷史文化展示館熏陶一下?
這里是廣西,發(fā)現(xiàn)廣西之美,感受廣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廣西人文!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