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我買的婚房,公婆一聲不響過來同住,婆婆:我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
“房子是根,媳婦是藤,根歪了,藤能正?”
我媽常說這話,我以前不太懂,直到婚后,公婆一聲不響搬進(jìn)我爸媽買的婚房,我才明白,這根,歪得不輕。
我叫林婉兒,29歲,獨(dú)生女,家在蘇州,爸媽是普通工薪族,辛苦一輩子攢下點(diǎn)積蓄,就為了我能過得好。
婚前,他們在市區(qū)給我買了套小三居,裝修得溫馨雅致,連廚房的瓷磚都是我媽親自挑的。
我和丈夫沈嘉文是大學(xué)同學(xué),他家在鎮(zhèn)上,父母是退休教師,平時話不多,但挺有主見。
我們戀愛三年,結(jié)婚前他主動提出婚房由我家出,他家負(fù)責(zé)婚禮和車。
我爸媽覺得男方有誠意,也就答應(yīng)了。
婚后一年,我們過得還算平穩(wěn)。
直到某個周五晚上,我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客廳里多了兩雙拖鞋,廚房里飄著飯菜香。
我一進(jìn)門,婆婆王素珍笑著迎上來:“婉兒,你回來了,飯做好了,快洗手吃飯?!?/p>
我愣住了:“媽,您怎么來了?”
她笑得自然:“你爸你媽不是去海南旅游了嗎?我們就過來住幾天,順便看看你們?!?/p>
我還沒反應(yīng)過來,公公沈建國從書房探出頭:“婉兒,你這書房布置得不錯,我把我的象棋放這兒了?!?/p>
我心里咯噔一下。
這不是來看看,這是搬進(jìn)來了。
吃飯時,我試探著問沈嘉文:“爸媽住幾天?”
他低頭扒飯:“就住一陣子,家里太冷清了。”
我忍住火:“你怎么不提前跟我說?”
他撓頭:“我以為你不會介意。”
我笑了:“這是我爸媽買的房子,不是你家的祖宅?!?/p>
婆婆聽了,臉色一沉:“婉兒,這話說得就不對了。我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我們住幾天怎么了?”
我放下筷子:“媽,不是住幾天,是您們搬進(jìn)來了。廚房換了調(diào)料,書房改了布局,連陽臺的花都被挪了位置?!?/p>
她不以為然:“我們住著舒服點(diǎn)嘛,你們年輕人不懂生活。”
我看向沈嘉文,他低頭不語。我心里一陣涼。
接下來的日子,家里變了樣。
婆婆每天早上六點(diǎn)起床,開窗通風(fēng),洗衣機(jī)嘩嘩響。
公公在客廳練太極,電視開得震天響。
我下班回家,連沙發(fā)都沒位置。
我忍了幾天,終于爆發(fā):“嘉文,你爸媽到底住多久?”
他支支吾吾:“他們說,反正我們家房子空著,不如一起住?!?/p>
我冷笑:“你說‘我們家’,這房子是我爸媽買的,你沒出一分錢。”
婆婆在廚房聽見了,沖出來:“你這話什么意思?你嫁給我兒子,這家就是你們的家,也是我們的家!”
我看著她:“媽,家是講尊重的地方,不是誰都能隨便住的地方?!?/p>
她怒了:“你是嫌我們老了礙事?你這媳婦當(dāng)?shù)谜娌恍?!?/p>
我深吸一口氣:“不是不孝,是不愿被侵犯。我爸媽辛苦一輩子買的房子,不是你們的落腳點(diǎn)。”
那晚,我和沈嘉文大吵一架。
他說我太計(jì)較,我說他太軟弱。
第二天,我搬回了娘家。
一個月后,他來找我:“婉兒,爸媽搬回去了,我們重新開始吧?!?/p>
我看著他:“嘉文,你不是不懂道理,是不敢堅(jiān)持。我不想和一個連界限都守不住的人過一輩子。”
我們離婚了。
爸媽沒說什么,只是默默把我的房子重新刷了漆,像是洗去一段不堪的記憶。
后來我才明白,婚姻不是兩家人的融合,而是兩個人的契約。
誰若不懂尊重,就不配擁有你的生活。
故事最后,我只想說:“房子是家的骨,人是家的魂。骨不穩(wěn),魂不安?!?/p>
誰若把別人的付出當(dāng)成理所當(dāng)然,那就別怪人家抽身而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