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城關(guān)區(qū)的東方紅廣場。1952年就有了,七十多年來改了七八回,蘭州人多半都在這兒留下過念想。以前這兒既是大家開會的地方,也是閑下來遛彎兒的好去處,可現(xiàn)在呢,因為太想往商業(yè)上靠,改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明白。就說2025年夏天吧,廣場上光溜溜的水泥地曬得發(fā)燙,周圍高樓倒是越蓋越多,看著就像這西北城市在往前走的時候,心里頭又擰巴又迷茫。
早年間的東方紅廣場,跟現(xiàn)在完全是兩個樣。1968年那會兒,為了能容下十萬人開會,廣場才正建起來。正中間立著個12米多高的毛主席像,底座上刻著“1949”,一看就帶著那個年代的勁兒。七十年代的時候,廣場西邊是蘭州卷煙廠堆煙葉的地方,走過去就能聞見一股濃濃的煙香;東邊呢,是國芳百貨的老祖宗——東方紅百貨大樓,倆地方一左一右,倒也熱鬧。那時候天擦黑,廣場上就擠滿了人,穿藍布褂子的工人,手里端著搪瓷缸子溜達的干部,孩子們追著鴿子跑,老頭兒老太太坐在臺階上嘮家常,那股子煙火氣,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覺得暖和。
1981年那次改造,給廣場添了不少活氣。堆了假山,弄了噴泉,成了蘭州最早有模有樣的景觀。統(tǒng)辦一號樓和科學(xué)宮蓋起來后,這兒不光是玩的地方,還成了有文化味兒的地標。八十年代末的廣場,簡直是蘭州人的“寶地”:雪松和國槐擋著太陽,樹蔭底下,年輕人捧著《讀者》小聲聊天。1993年地下商場開了張,廣場就更火了,又能買東西,又能耍,又能歇腳。
說起1984年國慶,山字石小學(xué)的學(xué)生們印象深著呢。九月里,每天下午都得去廣場,兩千多個孩子舉著小紅旗,排練拼“祖國萬歲”這幾個字?!澳菚r候的廣場,不光是個開會的地兒,早就成了老百姓過日子的一部分?!边@種大家伙兒都能摻和進來的熱鬧,到1999年那會兒最盛,改造后廣場上快一半都是綠地,噴泉和燈光秀。
變故是從2019年地鐵1號線開通開始的。為了修地鐵,廣場底下挖得亂七八糟,原來種樹的土全換成了鋼筋水泥。改完之后,水泥地多了三成,綠地剩不下15%,就那么幾棵雪松,根都傷了,眼看著活不成。更讓人糟心的是,地下商場的入口設(shè)計得跟個“蹲坑”似的,難看不說,下雨天排水還是老毛病。2023年七月一場大雨,地下商場積水快到膝蓋,一下子損失了上千萬。
太想賺錢,把廣場的魂兒都改沒了。國芳百貨從原來的五層小樓,愣是擴成了14萬平方米的大商場,玻璃墻和大顯示屏把東邊的天都擋住了。西邊的蘭州體育館2023年也改了,添了些智能健身器材和塑膠跑道,可收費太高,壓根沒人去。這種只想著做生意、不管老百姓舒坦不舒坦的改法,讓廣場從“城市客廳”變成了沒人愿意去的“商業(yè)孤島”。
交通是方便了,可來的人反而少了。地鐵1號線、2號線在這兒交匯,15個出口連著周圍的商場,32條公交線都到這兒。
要說不一樣,還是旁邊的蘭州體育館。這館子1984年建的,2023年改造的時候,八成的老結(jié)構(gòu)都留著,新添的智能設(shè)備和外面的運動區(qū),全免費開放。館里五千多個座位的主會場,不光能辦國際比賽,還常搞市民羽毛球賽;外面的塑膠跑道,晚上總有幾百人跑步,真成了大伙兒鍛煉的地方。這種改法,既添了新東西,又沒丟了公益的本分,讓體育館活出了新樣子,還帶著人情味兒。
再看東方紅廣場,改來改去,就沒把做生意和老百姓的公共空間擺平。2019年搞的樞紐站整治,把地下空間幾乎都用來做生意了,規(guī)劃的1.2萬平方米里,只有15%是給大家辦事、休息的地方。這么一弄,地上地下徹底分成了兩半:地下商場人擠人,地上因為沒樹蔭,夏天熱得根本沒法待。有搞規(guī)劃的就說:“等廣場成了國芳百貨的‘前院’,它就不再是老百姓能隨便去的地方了?!?/p>
來源|天中霧(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歡迎留言、轉(zhuǎn)發(fā)、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