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刮骨療毒的“品牌自宮”!
中國最頂級的品牌是什么?茅臺。它不僅是酒,更是國民社交符號,是身份,是文化,甚至在某些時期,它背負著不可言說的“特殊媒介”的身影。一個品牌,被供奉在神壇之上,萬人膜拜。
但你有沒有想過,當這尊“神像”被推下海,被迫去學游泳,去和那些在泥潭里摸爬滾打的凡夫俗子競爭時,會發(fā)生什么?你以為茅臺要“出?!?,是揚帆遠航,去征服星辰大海?不!它是被時代浪潮,甚至是被它自己積累的“神性”,活生生推下海,去直面一場刮骨療毒的品牌自宮!
這根本不是一場簡單的“國際化”或“市場化”轉(zhuǎn)型,這是一次品牌DNA的重寫。不狠心割掉那些腐肉,茅臺,可能永遠無法在凡塵中呼吸!
一、神壇的詛咒:
那個“泡沫化品牌資產(chǎn)”的真相
為什么茅臺被稱為“神壇品牌”?因為它積累了大量的“非市場化品牌資產(chǎn)”。這些東西,曾是它不可一世的鎧甲,如今,正成為它無法動彈的枷鎖,一個吞噬自身的“慢性毒藥”。
·權(quán)力背書與稀缺綁架:茅臺的稀缺性,真是市場供需決定的嗎?不是的!那是被特殊背景賦予的“配額制”與“特供”光環(huán)。它成了某些圈子的入場券,而非人人可得的消費品。這種“稀缺”是被制造的,而非被渴望的,是權(quán)力的背書,不是消費者的熱愛。
·符號化與媒介化陷阱:茅臺酒,大家是沖著它的味道去的?太多時候,它只是社交場上的“硬通貨”,送禮的“金牌媒介”。它的價值,不是由“舌尖的愉悅”定義,而是由“酒桌上的權(quán)力”和“背后關(guān)系”定義。這是品牌的悲哀,更是品牌的毒瘤!
·金融化與投機泡沫:茅臺高企的價格,真是純粹的品質(zhì)溢價?它被賦予的投資屬性和投機空間,讓它成了金融產(chǎn)品,成了黃牛的提款機。當一瓶酒成了金融炒作的工具,還能指望它能真正在消費者心智中生根嗎?
這些是金字塔尖的榮耀嗎?不!
這是用“泡沫化神話”堆砌起來的空中樓閣!這些“非市場化資產(chǎn)”,在市場化和全球化的洗禮下,瞬間現(xiàn)出原形——它們讓茅臺在過去賺得盆滿缽滿,卻也讓其品牌基因帶有“非消費者友好”、“非市場驅(qū)動”的致命傷。神壇上的光芒越盛,凡塵中的步履就越維艱。
二、品牌自宮:
茅臺“下海”與“出?!钡膭⊥?/p>
當茅臺試圖脫下“神袍”,強行闖入凡塵俗世時,它遭遇的不是轉(zhuǎn)型,而是實實在在的“品牌自宮”——割掉那些曾經(jīng)讓它強大的“贅肉”。
1.國內(nèi)“下?!保?/strong>脫下神袍,卻發(fā)現(xiàn)“無衣可穿”的尷尬
茅臺在國內(nèi)市場,已經(jīng)主動開始“下?!绷?。
·“茅臺冰淇淋”、“醬香拿鐵”?這是創(chuàng)新?是品牌年輕化?這更像是一個被困在神壇上的巨人,突然想穿上凡人的衣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尺寸不合,步履蹣跚。這些是茅臺試圖降低身段,走進年輕人日常生活的嘗試。它們希望打破茅臺的“高端禁區(qū)”,讓更多人以低門檻體驗到“茅臺味”。
·“i茅臺”APP?這是在對抗黃牛,試圖將價格拉回“正?!避壍馈5阌袥]有想過,當“稀缺”的幻象被打破,當“高端”的門檻被降低,那些曾經(jīng)為“神性”買單的人,還會繼續(xù)為它瘋狂嗎?這到底是破圈,還是自甘墮落?輿論對“茅臺不再高端”、“味道不純正”的質(zhì)疑,恰恰撕開了這層尷尬。當神袍脫下,里面一片狼藉,甚至,無衣可穿!
2.國際“出?!保?/strong>文化傲慢,只換來一聲“冷笑”
茅臺走向國際市場,更加波詭云譎!
·口味鴻溝?白酒的辛辣醬香,在西方主流烈酒面前,是“獨特”還是“難以接受”?誰管你是不是“國酒”?你的味道,你的故事,有多少人真正買單?
·文化壁壘?引以為傲的“酒桌文化”、“面子工程”,在海外語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甚至可能被誤讀為“特權(quán)”和“腐敗”的符號。這不是“文化輸出”,這叫“文化自嗨”!
·“這不是出海,這是在別人的海洋里裸泳!”茅臺以為憑借“國酒”光環(huán)就能征服世界?我們不能太天真!沒有真正被全球消費者理解和接受的價值,所謂的“國酒”光環(huán),瞬間變成“文化傲慢的碰壁”,只換來海外消費者的一聲冷笑!
三、茅臺的“活下去”真經(jīng):
一場靈魂深處的品牌革命
茅臺的故事,是對所有中國“神壇品牌”最深的警示。
它用自己的劇痛,告訴我們,從“特殊地位”走向“大眾市場”和“國際舞臺”,需要一場徹底的品牌基因重構(gòu)。這不僅僅是營銷策略的改變,更是品牌心智的脫胎換骨,一次靈魂深處的革命!
1.徹底“去神化”:先從砸碎“稀缺”神像開始!
我敢說,茅臺必須主動“毀掉”一部分過去的“成功”!敢不敢,把茅臺賣成可口可樂?不是在價格上,而是在心態(tài)上!它必須主動打破人為制造的稀缺性,讓價格回歸價值,讓消費者能夠自由購買。這是一個痛苦的決定,意味著放棄短期的高額利潤和炒作空間,這是品牌長期健康的唯一路徑。只有把“稀缺”的神像砸碎,才能重建真正的市場信仰。
2.產(chǎn)品“再定義”:你的味道,是藝術(shù)還是“偏執(zhí)”?
“醬香拿鐵”的探索方向沒錯,但不夠狠。
茅臺必須敢于重新審視自己的核心產(chǎn)品。白酒的傳統(tǒng)口感,在全球市場并非普適。茅臺需要:
·探索“風味載體”: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白酒品類,而是將茅臺獨特的“風味基因”進行解構(gòu),融入更多元的飲品、食品,甚至香氛、藝術(shù)品中,創(chuàng)造全新的“茅臺體驗”。
·勇敢“破圈”:研發(fā)更適應全球口味、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習慣的產(chǎn)品形態(tài),例如低度化、輕量化,或者與其他烈酒進行跨界融合,創(chuàng)造新品類。這需要勇氣,去挑戰(zhàn)那些被奉為圭臬的“傳統(tǒng)”。
3.文化“敢于屈尊”:放下身段,學做“世界公民”
茅臺出海,不是“文化輸出”的傲慢,而是“價值共創(chuàng)”的謙卑。
·從“講歷史”到“講生活”:別再只講幾百年的“國酒”歷史,去講茅臺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連接,與全球藝術(shù)、時尚、美食的融合。
·用故事融化,而不是用身份壓制!深入了解當?shù)匚幕业矫┡_與當?shù)叵M者價值觀的契合點,用普適的人類情感和故事去連接。
·真正的全球化,是當?shù)鼗焦亲永铩?/strong>
4.責任“洗牌”:從“國酒”到“全球良心企業(yè)”
茅臺身上曾經(jīng)的“腐敗媒介”陰影,是其國際化道路上無法回避的巨大包袱。要贏得全球市場的尊重,茅臺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責任洗牌”:
·透明治理:公開、透明的公司治理和決策機制,贏得全球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任。
·環(huán)境和社會責任:不僅是做公益,更要從釀造、生產(chǎn)、供應鏈全鏈路踐行最高的環(huán)境和社會責任標準,成為真正的“全球良心企業(yè)”。
·主動面對爭議:敢于直面過去,承擔責任,通過持續(xù)、真誠的溝通,逐步洗刷負面印記,構(gòu)建一個負責任、受尊敬的品牌形象。
四、從“被供奉”到“被選擇”,
才是品牌的未來!
茅臺出海,品牌下海,這不應該只是說說而已,而是一場觸及品牌靈魂的自我革命。它標志著茅臺必須從一個被動“供奉”的符號,轉(zhuǎn)變?yōu)橐粋€主動“被選擇”的品牌。
這場仗,對茅臺而言,挑戰(zhàn)重重,但卻關(guān)乎生死。
它的成功,將為所有中國“神壇品牌”提供最寶貴的樣本:只有敢于脫下舊時代的特權(quán)外衣,敢于自宮那些看似強大的“泡沫資產(chǎn)”,真正擁抱市場、擁抱消費者、擁抱全球化語境下的新規(guī)則,品牌才能從“有形的神壇”走向“無形的心智”,從“歷史的遺產(chǎn)”變?yōu)椤拔磥淼馁Y產(chǎn)”,真正贏得世界的尊重和消費者的愛。
茅臺,是時候告別“神壇”的幻象了!
去“下?!辈珦?,去贏得屬于全球市場的,那個"被選擇"的屬于茅臺的品牌未來!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