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主場迎戰(zhàn)拜仁的歐冠戰(zhàn)役,本是迪馬爾科再創(chuàng)高光的舞臺。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他長達17場俱樂部與國家隊的“數(shù)據(jù)荒”起點。
整整兩個多月,這位上賽季意甲歐冠雙線11次助攻的隊內助攻王,竟交出了0球0助的答卷。
歐冠決賽的低迷防守,更讓國米球迷將“四大皆空”的怒火傾瀉在他身上。
曾經(jīng)的“太子”淪為眾矢之的,有人斷言:這位27歲的青訓驕子,油箱已空。
體能崩盤的背后,是三重擠壓
迪馬爾科的斷崖式下滑,絕非偶然。
2024年歐洲杯的征程,讓他錯過了國米夏訓最關鍵的體能儲備期。
這枚暗雷,在賽季末的沖刺階段轟然引爆。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巴雷拉、巴斯托尼等歐洲杯國腳,迪馬爾科的消耗更為厲害,因為他是斯帕萊蒂的國家隊“救命稻草”。
歐國聯(lián)賽場6戰(zhàn)1球4助攻的驚艷表現(xiàn),讓意大利主帥將他釘死在主力位置。
FIFA比賽日里,他的跑動距離超過俱樂部賽事強度,徹底淪為“國家隊苦力”。
雪上加霜的是賽程密度。
2024-25賽季的國米,遭遇了近年來最瘋狂的賽程壓縮:35天連踢10場,88天內平均每3.6天一戰(zhàn)。
左翼衛(wèi)成了消耗重災區(qū),連鐵人奧古斯托都史無前例傷停3次,迪馬爾科更是單賽季4次倒下,此前5個賽季,他合計僅傷3次。
當燃油耗盡時
賽季前2/3賽程,迪馬爾科在俱樂部和國家隊貢獻5球15助攻,傳中成功率高達38%,運動戰(zhàn)傳中精準度29.4%位列五大聯(lián)賽邊衛(wèi)第二。
他的79次傳中、23次助攻隊友射門、64次向禁區(qū)傳球,全部領跑意甲所有邊后衛(wèi)。
這一切在沖刺期戛然而止。
歐冠對陣曼城的關鍵戰(zhàn)役,他5次攔截、2次搶斷的表現(xiàn)被遺忘,人們只記住他防守漏人被撕開的缺口。
對羅馬的聯(lián)賽中,他鎮(zhèn)守的左路更成為對手的主攻通道,體能透支讓他的到位率從83.6%暴跌至不足70%,連招牌的45度斜長傳都失去準星。
充電后的短暫閃光
2025年3月的一次腿筋受傷,意外成了轉機。
25天的休整期,讓迪馬爾科獲得寶貴充電時間。
復出后首戰(zhàn)烏迪內斯,他立刻用兩次助攻宣告回歸:一次中圈精準斜長傳打穿防線,一次禁區(qū)外招牌弧線喂餅。
緊接著對陣卡利亞里,他又刷出1次助攻。
短短4場比賽,1球3助攻的輸出,證明他絕非能力崩塌,只是需要“加油”的機會。
新賽季的破局鑰匙:輪換與特訓
今夏的季前備戰(zhàn),迪馬爾科練到最狠。
主帥齊沃的高強度體能特訓,直指他的續(xù)航短板。
陣容變化:扎萊夫斯基的加盟與恩里克改踢左路,讓國米左翼衛(wèi)儲備從1.5人(奧古斯托需兼顧中衛(wèi))擴充至3人。
熱身賽對陣國米U23,迪馬爾科助攻小將皮奧的鏡頭雖非正式比賽,卻讓球迷看到久違的默契,兩位青訓球員的連線,正是國米最珍視的畫面。
至于國家隊難題?
斯帕萊蒂仍在透支他的價值。
至少俱樂部層面,迪馬爾科不必再像上賽季那樣,頂著肌肉疲勞連續(xù)首發(fā)。
當奧古斯托、扎萊夫斯基能分擔60%的常規(guī)賽出場時間,真正的核心戰(zhàn)役,才有機會看到滿血的“太子”。
討論漩渦中的青訓象征
迪馬爾科的掙扎,折射著現(xiàn)代足球的殘酷邏輯。
一位從拉齊奧、帕爾馬棄將逆襲成6000萬歐元身價的青訓嫡系,卻因17場數(shù)據(jù)荒被斥為“罪人”。
球迷的矛盾心理在此爆發(fā):越是“自己人”,期待越高,責難越狠。
馬洛塔公開強調:“迪馬爾科的精神力量感染著全隊。”
這種特質在歐冠決賽后的更衣室尤為明顯,當多數(shù)隊友沉默離場時,他逐一擁抱沮喪的年輕球員。
或許,這就是“藍黑根性”:被擊倒,卻始終與球隊血脈相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