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玲子小姐姐
來源:玲子的蔓空間
你好啊,我是玲子。
你有沒有留意到,很多人都有把所有細節(jié)全想清楚,方案完美了再動手的習慣,結果要么錯失機會,要么落地時處處卡殼。
比起完美再出發(fā),抓住機會上牌桌,在行動中迭代,往往是更高效的上升路徑。
大學時我報名系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進了;組織成員換屆我競選會長,上了。盡管太多不懂不會,但我發(fā)現(xiàn)身邊都是貴人,組織部、外聯(lián)部、信息部、宣傳部配合我,我的兩位副會長協(xié)助我,退下來的師兄師姐引導我,系團委書記老師斧正我。
可能身份原因,系里給我頒發(fā)國家勵志獎學金,家里不用出學費了;常和其他院系交流,認識很多優(yōu)秀的人脈,至今還有聯(lián)系;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對上對下能力的提升,至今在受益。
先上車再調整姿勢,船到橋頭自然直,即使沒有成果,經驗是一定能攢到的。
今天聊聊這背后的3個關鍵認知:
1
別把想法停留在腦子里
每年我都看羅振宇老師的跨年演講,2024年有個金句印象特別深:“一行動,就創(chuàng)新;一具體,就深刻;一困惑,就出門?!?/strong>
要想成事,首先要動起來,只要動起來,才會看到具化的問題,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德魯克也曾說,管理的本質不是知,而是行。
人的大腦經常會對想法有種奇怪的執(zhí)念,總覺得等我學好某個知識再去做;等框架更穩(wěn)、數(shù)據更全、風險都規(guī)避了才不會出錯;等產品打磨得更好才投放市場。于是有了各種考證現(xiàn)象、各種夭折產品、各種被浪費的時間…
72小時法則指出,當一個人決定做這件事卻未在72小時內采取行動,那么這件事會因為拖延而不再執(zhí)行。想法在腦子里放越久越容易變成空想,要么被新信息推翻,要么被自己的猶豫耗在完成的路上。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核心目標、知道關鍵資源、風險可控,你就先啟動最小化版本。
想法就像種子,不播種永遠長不成梧桐樹,永遠吸引不了鳳凰來。職場沒有100%準備,行動起來,讓想法落地生根。
2
快速驗證和反饋
不是盲目上車,而是帶著快速驗證的思維上路。
我以前很怕做得不好被嘲笑,想著憋大招。直到自己做了管理者,發(fā)現(xiàn)比起完美但遲到的方案,一個有瑕疵但及時的反饋更讓人欣喜,尤其大項目。
用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所有成功的項目幾乎都遵循小步快跑的邏輯:先上線最小可用功能,通過用戶客戶市場的反饋,快速迭代優(yōu)化。
拿我們團隊舉例,每周有項目例會,盤點每個人的任務,跟客戶的對接也是及時交付,及時要反饋。
用問題-原因-解決方案的方式,把內部執(zhí)行難點、外部真實需求都收集起來,優(yōu)先解決影響核心目標的20%問題。
永遠記住,先上車的核心是獲得調整的機會。就像開車,剛起步時方向偏點沒事,及時看后視鏡調整方向盤,總能回到正確的路上,不要在原地糾結路偏了方向盤怎么打。
3
站在更高的層面
占位決定視角,視角決定格局。
李嘉誠說,我站在1樓,有人罵我,我聽到了很生氣。我站在10樓,有人罵我,我還以為他在和我打招呼,因為聽不清。我站在100樓有人罵我,我根本聽不見。
沒當管理者前,我總覺得把自己手頭的事做好就行;當了領導才發(fā)現(xiàn),位置不同,看到的問題完全不一樣。比如做一個項目,不再僅僅是能不能拿到款項,而是做這件事對內部能力提升,對未來長期背書有沒有幫助。
我脫離技術身份,參與行政、場務、會務、主持、商務,這些經歷讓我對一家公司的運營更為了解。
先上車,你才有機會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問題,做出更精準的調整。
用心觀察那些優(yōu)秀的領導,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通過上車獲得占位,利用位置帶來的信息差和資源網,調整思考維度,從怎么做到做什么,從自己做到讓團隊一起做,從小成果到大成就。
4
站在原地永遠到不了目的地,哪怕姿勢狼狽,往前走的每一步都作數(shù)。
01 想法要落地,先啟動再完善;
02 反饋是導航,比閉門造車高效百倍;
03 位置決定視角,先占位再升級。
別等能力匹配位置,很多時候是位置倒逼能力。就像我寫公眾號文章,即使開始寫的稀巴爛,持續(xù)寫持續(xù)獲得讀者反饋,才讓我把寫“作品”的心態(tài)調整為產品心態(tài),成了10萬+???。
希望你我都能成為敢上車會調整的人,在行動中成長,在迭代中精進。
共勉。
Photo by Jeremy Beadle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fā)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lián)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yè)系統(tǒng)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yè)成長——幫助企業(yè)持續(xù)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yè)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