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這個時間安排有多巧。
中美兩國5月商定,暫停征收24%關稅90天,該期限將于8月12日到期。
8月12日關稅暫停到期,8月15日飛阿拉斯加。
中間就隔了3天!
如果8月12日中美真的撕破臉,關稅飆到3位數。
美國還有心思跟俄羅斯談什么俄烏問題?
他肯定得全力應對中國。
結果就在這個當口,中美突然又握手言和,關稅大戰(zhàn)暫停90天。
這對俄羅斯來說,簡直就是撿了個大便宜。
為什么說俄羅斯撿了大便宜?
咱們換個角度想想俄羅斯現在的處境。
他想停戰(zhàn),但不想丟面子。
最好的結果是什么?
就是美國主動找他談,而且還得給足夠的臺階下。
如果這個時候中美還在打貿易戰(zhàn),美國會怎么樣?
肯定得拉著歐洲一起應對中國。
這樣一來,歐洲的話語權就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不可能松口。
但現在不一樣了。
中美暫時不打了,美國就不需要那么依賴歐洲了。
他甚至可以跟歐洲人說:
“你們不聽話,我就跟中國和好,然后跟俄羅斯也和好,看你們怎么辦?!?/strong>
這就給了俄羅斯巨大的談判空間。
其實,美國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競選時吹牛說要“百日內結束俄烏沖突”。
現在,他得交作業(yè)。
如果這個時候中美貿易戰(zhàn)全面爆發(fā),美國就得同時打兩個仗:
一邊對中國,一邊處理俄烏問題。
哪怕是超人也吃不消啊。
所以,先跟中國暫時停火,專心搞定俄烏問題,對美國來說是最明智的選擇。
收勝利果實
當然了,有了好時機不等于就能成功。
俄羅斯最想要的是什么?
讓美國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既得利益”。
這可不容易,涉及到國際法和領土完整原則。
而且,就算美俄達成某種默契,歐洲會不會配合?
烏克蘭會不會同意?這些都是未知數。
至少現在,俄羅斯有了一個相對有利的談判環(huán)境。
這比幾個月前的處境強太多了。
如果美國真的急于停戰(zhàn),他會不會在領土問題上讓步?
會不會要求澤連斯基接受現狀?
所以說,俄羅斯這次去阿拉斯加,真不是去“赴鴻門宴”。
而是去收勝利果實的。
幾個月前,所有人都以為俄羅斯被制裁、孤立、戰(zhàn)場失利。
但現在看來,時間站在了他這一邊。
中美關系越復雜,美國就越需要盡快解決俄烏問題。
俄羅斯也有自己的煩惱事。
歐洲小國的動作
最近歐洲那邊的動靜挺大的,你們注意到了沒?
軍費開支占GDP的比重要達到4.7%。
按規(guī)劃,2026年該比例或突破5%。
屆時,波蘭將躋身全球軍費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最高的國家行列。
北約要求成員國軍費開支占GDP的2%。
很多國家都達不到。
波蘭直接搞到5%,這簡直就是在拼命。
而且波蘭不光是砸錢,還要瘋狂擴軍。
目前波蘭現役軍人大約20萬,要擴充到50萬。
軍隊規(guī)模要翻一倍多。
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些波羅的海小國也在瘋狂買武器、練兵備戰(zhàn)。
乍一看,這些歐洲小國好像都瘋了。
明明經濟壓力這么大,為什么還要砸這么多錢在軍費上?
更關鍵的是,波蘭老百姓還支持這么干。
目前,超過78%的波蘭民眾支持。
78%的支持率??!
這在民主國家是什么概念?
總統(tǒng)選舉能有這個支持率都算大勝了。
這說明什么?
說明波蘭人是真的怕了,怕到愿意勒緊褲腰帶也要擴軍。
那波蘭到底在怕什么?
怕俄羅斯。
仔細琢磨琢磨,這背后有個很深的邏輯。
而且這個邏輯讓俄羅斯特別頭疼。
你看看地圖就知道了。
波蘭東邊就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北邊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
俄烏戰(zhàn)爭一打,波蘭就成了前線。
上百萬烏克蘭難民涌入波蘭,導彈時不時飛過波蘭領空。
這種壓力能不大嗎?
更要命的是,波蘭人對俄羅斯有歷史陰影。
二戰(zhàn)時期被蘇聯和德國瓜分,戰(zhàn)后又被蘇聯控制了幾十年。
現在看到俄羅斯又在烏克蘭搞侵略。
能不怕嗎?
但波蘭瘋狂擴軍,背后還有個更深層的考慮。
歐洲人現在都意識到一個問題:
美國可能靠不住了。
美國天天嚷嚷要讓歐洲承擔更多防務責任,暗示美國不想再當“世界警察”。
萬一哪天美國真的撤了,歐洲怎么辦?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只能靠自己。
而在歐洲,能跟俄羅斯硬碰硬的。
除了法國、德國,就是波蘭了。
所以波蘭現在的策略很明確:
趁著俄羅斯在烏克蘭被拖住,趕緊把自己武裝起來。
等俄烏戰(zhàn)爭結束,不管結果如何,波蘭都要有足夠的實力自保。
而且波蘭還有個野心:
想當歐洲的軍事大國。
德國因為歷史包袱不敢大規(guī)模擴軍,法國忙著在非洲搞事情,英國又脫歐了。
如果波蘭真的建成50萬軍隊,在歐洲的地位會大大提升。
這種瘋狂擴軍,對俄羅斯來說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
原本俄羅斯以為,打完烏克蘭,歐洲就會被震懾住,老老實實接受俄羅斯的影響。
結果現在好了,烏克蘭沒打下來,反而把歐洲給嚇醒了。
更麻煩的是,這種擴軍有傳染性。
波蘭一擴軍,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些波羅的海國家也跟著擴軍。
德國雖然沒有大張旗鼓,但軍費開支也在增加。
連一向“佛系”的北歐國家,現在也在加強防務。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俄羅斯越強硬,歐洲越團結;
歐洲越團結,俄羅斯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就越惡化。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延長對中國的關稅暫停期。
一方面是緩解經濟壓力,一方面也是在告訴歐洲各國:
先處理好俄烏戰(zhàn)爭,你們安分點。
那澤連斯基,該怎么辦?
澤連斯基的包袱
澤連斯基這個人。
他原來是干嘛的?
演員!
而且還演過總統(tǒng)——在電視劇《人民公仆》里。
然后呢,居然真當了總統(tǒng)。
你說這事兒神奇不神奇?
但問題來了:
正因為他是演員出身,所以他最怕什么?
最怕別人說他是“演”總統(tǒng),不是“真”總統(tǒng)。
澤連斯基一語驚人:
“雖然表示愿意在一定條件下談判,但堅決不承認俄羅斯占領土地的合法性。”
你看,這話說得多巧妙。
我可以談,但絕不認賬。
為什么這么堅持?
因為一旦他割讓土地,所有人都會說:
“看吧,這個演員,把國家的土地都演丟了!”
這種話,對他來說都是致命的。
更別說對一個本來就被質疑“專業(yè)性”的人了。
在歷史上,幾乎所有主動割讓領土的人。
不管當時有多無奈,后來都被罵成了狗。
為什么?
因為普通人不懂軍事,不懂外交,不懂復雜的國際形勢。
但有一樣東西誰都懂——地圖。
地圖上少了一塊,那就是你的責任,沒得解釋。
對澤連斯基來說,這個包袱更重。
美國直接批評澤連斯基“開始了”這場沖突。
還說他“支持率只有4%”,建議烏克蘭舉行大選。
你看出門道了嗎?
美國沒有直接說“你必須割地”,而是暗示“你沒資格當總統(tǒng)了”。
這招太狠了!
他等于是在告訴澤連斯基:
我不逼你做選擇,我逼你這個做選擇的人下去。
你不配合?
沒關系,我換個人來配合。
美國是商人出身,他看問題很簡單:
這是一筆生意,能談就談,能換就換,有什么大不了的?
土地嘛,不就是個籌碼嗎?
但澤連斯基不一樣。
對他來說,有些東西比現實利益更重要——歷史評價。
所以啊,下次再看到有人做一些看似“愚蠢”的決定時,別急著罵。
先想想:
他們在乎的東西,可能跟我們完全不一樣。
總之,8月15日,全世界都會盯著阿拉斯加。
這場談判的結果,很可能重新洗牌國際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