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作為咱的北國糧倉,糧食產量那是連年穩(wěn)當。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占全省15%,玉米更是田里的“頂梁柱”。可天氣預報說,未來三天老天爺要“大灑水”,暴雨要來了。
這雨一下,田里容易積水,大豆玉米的根可受不了澇。咱農民最擔心的就是作物爛根、倒伏,影響收成。
老輩人有經驗,看云色變就知道要準備防澇了,這招還是管用。但咱也得結合科學,提前把地里的排水渠通通順,別讓水堵著。
平原地區(qū)地塊大,更得注意挖深排水溝,讓雨水趕緊排出去。
山區(qū)地勢有高低,坡地周圍得修擋水埂,別讓山水沖了莊稼。
大棚種植的老鄉(xiāng),要檢查棚架是否牢固,別讓大風吹翻了棚。家里有烘干設備的,提前檢修好,萬一糧食受潮能及時烘干。咱還得留意天氣預報的具體落區(qū),不同地方雨勢可能不一樣。
這暴雨對畜牧也有影響,牛棚里別積水,保持干燥防病害?!褒埥团!笨墒窃鄣母叨似放?,得好好呵護這些寶貝。有人可能覺得,下點雨沒啥,莊稼正好喝水。
但暴雨可不是小事,往年就有因排水不暢導致減產的例子。咱不能掉以輕心,該動手準備就別拖延?,F(xiàn)在趕緊去田里看看,哪里排水不暢,哪里棚架不牢。
村里要是有統(tǒng)一組織防災的,咱積極跟著干,別掉隊。
我個人認為,咱既要相信科學的天氣預報,也要用上老經驗。
兩者結合,才能把暴雨的影響降到最低。具體怎么操作,其實也不難,就看咱有沒有上心。未來幾天是關鍵期,咱得搶在雨前把準備工作做好。
等暴雨來了再忙,可就來不及了,損失也會更大。大家互相轉告,讓周邊的老鄉(xiāng)都重視起來。
這關系到咱一年的收成,可不能馬虎。記住,提前預防比事后補救強百倍。
咱一起行動起來,守護好咱的北國糧倉。
后續(xù)天氣變化,咱會持續(xù)關注,及時跟大家說?,F(xiàn)在就一個字:干!把防災措施落實到每塊田、每個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