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8月13日訊“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流傳千古的詩句背后,藏著一段跨越千里的故事。由馬伯庸現(xiàn)象級IP改編的話劇《長安的荔枝》,即將于9月14日登陸濰坊大劇院,一場關(guān)于荔枝的“生死時速”即將在舞臺上震撼上演。
話劇《長安的荔枝》改編自馬伯庸的高口碑作品,自上演以來便備受追捧——已完成的6 站24場演出場場售罄,豆瓣評分8.2分,足見其熱度與品質(zhì)。就連CCTV-13《朝聞天下》欄目也對其進行了報道,稱其 “既保留了東方傳統(tǒng)美學(xué)的含蓄,又具備了現(xiàn)代戲劇的靈活張力,受到年輕觀眾青睞”。
劇情圍繞九品小吏李善德展開:他意外接下“將鮮荔枝從嶺南運往長安”這道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催命符”,由此開啟了一場跨越5000里的生死速遞。劇中通過大量強假定性的肢體動作,將李善德高度緊繃的精神狀態(tài)和任務(wù)的緊迫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完美還原了原著中的快節(jié)奏與緊張感。它巧妙地將歷史故事與當代“社畜”的生存困境相連。李善德為保住性命,拼命攻克“荔枝運輸 KPI”,從研究保鮮技術(shù)到應(yīng)對官場規(guī)則,每一步都像極了現(xiàn)代打工人在職場中的掙扎。
更動人的是人物塑造——李善德并非傳統(tǒng)英雄,他卑微、怯懦,會在壓力下妥協(xié),也會為自保而遵循規(guī)則,沒有主角光環(huán)的他,讓每個觀眾都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他從“職場工具人”到“自我覺醒者”的蛻變,尤其是結(jié)尾放棄榮華富貴、為弱者發(fā)聲的抉擇,更直擊功利社會中人們對良知的叩問,讓歷史故事照進當代人的精神世界。
9月14日,一起走進濰坊大劇院,在這場千年前的鮮果之旅中,感受李善德的掙扎與堅守,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碰撞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共鳴。
演出時間:2025年9月14 日(周日)19:30
演出地點:濰坊大劇院
演出票價:280 元/180 元/100 元/50 元
閃電新聞記者 劉桂秋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