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蘭河的晨霧里藏著靈感,將軍山的雪道上躍動著詩意,氈房的冬不拉聲里裹著生活的溫度……在新疆文藝百花園中,阿勒泰市以其獨特的冰雪文化、民俗風情和自然底蘊,綻放出別樣光彩。近年來,阿勒泰市文藝工作者立足地域特色,深耕生活沃土,用藝術精品描繪時代畫卷,創(chuàng)作出一批扎根本土、打動人心的精品力作,讓文化之花在金山腳下絢爛綻放。
沃土生花:地域文脈孕創(chuàng)想
阿勒泰的自然風光與多元民俗,為文藝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沃土壤。創(chuàng)作者們踏遍街巷、走進牧場,從最鮮活的生活場景里汲取靈感,讓作品帶著泥土的芬芳與煙火氣。
在舞蹈領域,廣場舞《我的阿勒泰》成為現(xiàn)象級作品。這支融合多民族傳統(tǒng)舞蹈元素的作品,生動展現(xiàn)了各族群眾的幸福圖景。2024年,該舞蹈在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交流展示大會上斬獲健身操舞類一等獎,并獲評“最佳服裝獎”“科學健身指導獎”等多項榮譽。
舞者們展現(xiàn)《我的阿勒泰》廣場舞的魅力。
美術創(chuàng)作同樣扎根生活,油畫家張成與阿勒泰的緣分始于2021年的寫生之旅,15天的采風讓他沉醉于這里的山水人情。隨后,他在五百里?風情街創(chuàng)立阿山旅游油畫工作室,以“畫下阿勒泰、畫出阿勒泰”為初心,用油畫筆觸定格阿勒泰的四季之美。他計劃打造系列油畫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展,并帶動本土畫家赴京交流。
油畫家張成在工作室中專注創(chuàng)作,用畫筆定格阿勒泰的四季之美。
文學創(chuàng)作則以真情實感扎根大地,“95后”作家巴燕?塔斯肯以散文《克蘭河畔》斬獲第五屆三毛散文獎單篇散文新銳獎,成為該獎項最年輕得主。作品以非虛構手法記錄克蘭河畔的成長記憶,通過牧民的生活變遷,展現(xiàn)定居、生態(tài)保護與鄉(xiāng)村振興中的阿勒泰新貌。其“阿勒泰系列”散文登載于《民族文學》等刊物,散文集《我在人間踮腳眺望》獲2023年自治區(qū)文藝扶持項目,成為民族團結與生態(tài)和諧的文學樣本。
“95后”作家巴燕?塔斯肯以散文《克蘭河畔》斬獲第五屆三毛散文獎單篇散文新銳獎。
聲傳千里:多元載體訴衷腸
從冰雪詩歌到影視佳作,從非遺展演到音樂創(chuàng)作,阿勒泰市通過多元藝術載體,將地域文化推向全國乃至國際舞臺。
2025年1月,“詩韻迎新春 瑞雪兆豐年”第十一屆中國詩歌春晚總會場暨“中國雪都”阿勒泰冰雪詩歌春晚在雪都大劇院盛大舉辦,這是中國詩歌春晚總會場首次走出北京。晚會以“金山飛雪”“山歌響起”“雪舞銀蛇”“江山多嬌”四個篇章串聯(lián),深度融入阿勒泰本地民族文化元素?!吨袊┒柬灐返募w朗誦與十二米書法長卷相映成趣,“岑參”穿越演繹《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搭配民族樂器演奏,讓冰雪之美與詩歌之韻共振。
“詩韻迎新春 瑞雪兆豐年”第十一屆中國詩歌春晚總會場暨“中國雪都”阿勒泰冰雪詩歌春晚在雪都大劇院盛大舉辦。
影視作品成為阿勒泰文化輸出的新名片。今年,電影《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在北京首映,這部由田壯壯擔任藝術總監(jiān)的影片,由《阿利亞的吉爾巴拉》《風的約定》等5部短片組成,均取材于阿勒泰現(xiàn)實生活,展現(xiàn)了各民族融合共生、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作為首部基于自主標準制作的超高清LED電影標準影片,它以“影像+文化+技術”的多維表達,讓阿勒泰的草原、氈房、風雪通過鏡頭走向全國。影片于7月18日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上線,片尾主題曲《阿勒泰之歌》也將同步登陸各大音樂平臺。
電影《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在北京首映。
非遺藝術的活態(tài)傳承,讓阿勒泰故事更具感染力。2025年8月,“金山回響?非遺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呼麥、綽爾專場演出在五百里?風情街舉行,1300余名觀眾共沐非遺盛宴。作為2008年就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如今,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鄉(xiāng)的巴圖巴依爾?阿爾贊(自治區(qū)級呼麥傳承人)、喬龍巴特?阿勒先(國家級綽爾傳承人)正帶著這些古老藝術走進游客心間,讓“金山回響”傳得更遠。
非遺傳承人在舞臺上演奏呼麥與綽爾,讓古老藝術在現(xiàn)代煥發(fā)生機。
培苗育林:厚植土壤促生長
文藝的繁榮,離不開土壤的滋養(yǎng)。阿勒泰市注重文藝人才培養(yǎng)與文化生態(tài)建設,通過政策扶持、交流平臺、品牌活動,為文藝發(fā)展注入持久動力。
品牌活動搭建展示舞臺。已連續(xù)舉辦二十四屆的“金山之夏”文化藝術暨百日廣場文化活動,是阿勒泰市的文化名片。2025年6月至9月,每周不同主題的專場演出在五百里?風情街上演,涵蓋民族文化、紅色經典、青春時尚等領域,讓各族群眾在歡聲笑語中共享文化成果。正如阿勒泰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巴合達提?木拉提所言:“這不僅是展示平臺,更是促進民族團結、推動社會和諧的載體?!?/p>
"金山之夏"文化活動現(xiàn)場,精彩的歌舞表演,讓臺下觀眾沉浸其中。
人才培養(yǎng)澆灌成長沃土。阿勒泰市文化館常年開設免費藝術培訓班,讓文藝之花扎根基層。2025年7月,來自長春的援疆舞蹈老師李恭至帶來“援疆專家專題課”,免費教授東北秧歌、中國古典舞等,學員們從基礎站姿到復雜動作變換,一遍遍打磨技藝。“希望通過培訓讓更多人愛上傳統(tǒng)舞蹈,讓兩地文化交流更緊密?!崩罟е琳f。
李恭至老師正在帶領全體學員進行排練。
情連四海:文化交融譜新章
阿勒泰市的文藝作品始終以真實為底色,傳遞著民族團結的心聲,也架起了連接世界的橋梁。
2025年6月,“感知幸福中國新疆行”參訪團走進阿勒泰,46名中外成員探訪阿爾泰山中草藥博物館,了解道地藥材培育與民族醫(yī)藥傳承。漫步樺林公園,感受生態(tài)保護與民生改善的成果。
中外參訪者在阿爾泰山中草藥博物館交流,感受民族醫(yī)藥文化的魅力。
《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禮上,“全球青年多維對話”活動熱鬧非凡。埃及、馬來西亞等國青年現(xiàn)場學習呼麥、“黑走馬”舞蹈,品嘗特色美食,在互動中感受文化交融的暖意。
從詩歌詠唱到銀幕光影,從畫筆勾勒到非遺展演,阿勒泰的文化之花在金山腳下持續(xù)綻放,這里的每一幅畫作、每一段舞姿、每一首詩歌,都承載著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見證著文化傳承的生生不息。這片土地的故事,正通過多元的藝術形式,被越來越多人聽見、看見、愛上,在文化潤疆的生動實踐中,書寫著金山腳下的時代新篇。
(阿勒泰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韓玲)
一審:熱孜萬.玉山
二審:郭平
終審:阿依秋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