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琴
中國空軍史上首位王牌飛行員
李 婷 黃 剛
英烈名片
樂以琴(1914年—1937年),原名樂以忠,四川蘆山人,中國空軍飛行員??谷諔?zhàn)爭中他總共擊落日軍戰(zhàn)機8架,被譽為“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一,有“空中趙子龍”“王牌飛行員”“江南大地之鋼盔”等美譽。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不幸殉國,犧牲時年僅23歲,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樂以琴
按國際慣例,在空戰(zhàn)中擊落超過5架敵機的飛行員被稱為“王牌飛行員”。樂以琴成為“王牌飛行員”時只有23歲,一生擊落了8架敵機,而他的生命也定格在了23歲。7月3日,我們走進這位抗日英雄的家鄉(xiāng)蘆山縣,在老宅里見到了他的家族后人樂近剛。
“小時候不懂事,總是問大人,我們家的大英雄‘六伯伯’(注:樂以琴在家中排行老六)去哪兒了?”樂近剛回憶,長輩總是耐心地說著“善意的謊言”:樂以琴正在訓練不能隨便回來。不過,小男孩天生就對英雄懷著崇拜之情,不斷追問著。再后來親人告訴他,樂以琴化作地上的花,天上的彩虹,在看著大家。
樂以琴生平事跡暨樂氏家風展
樂家家宅旁,是樂以琴生平事跡暨樂氏家風展,展覽以一張全家福為結尾。1937年初,樂以琴回家過年,在抗戰(zhàn)前拍下這張照片。這位大男孩抱著雙膝,笑著坐在整個家族的最前面,這也是他和家人的最后一張照片。蘆山縣博物館講解員宋越悅介紹,當時樂以琴就和親人交代,父母好在有兄弟姐妹照料,報效祖國也更能一往無前。
樂以琴和家人的最后一張全家福
樂以琴上學時被同學稱為“飛毛腿”和“球王”,1931年還作為田徑運動員參加全國運動會。得知“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日寇任意踐踏祖國的大好河山,樂以琴非常氣憤,決定投筆從戎,報考中央航空學校后被錄取。畢業(yè)后,他被編入杭州筧橋空軍第三期飛行科,進入航校學習飛行技術,師從“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首的高志航。
1937年7月7日,日軍進攻盧溝橋,中國軍隊奮起還擊,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由此揭開。樂以琴在“八一四空戰(zhàn)”中擊落敵機4架,首次出戰(zhàn)“一戰(zhàn)成名”。他的飛機編號為2204,令敵軍聞風喪膽。1937年8月21日,樂以琴奉命阻擊日機,在上海西郊又擊落敵機2架,成為我國空軍史上第一位王牌飛行員。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中國空軍能飛上天的戰(zhàn)機已不足20架。面對敵機圍攻,樂以琴毫不畏懼迎戰(zhàn),使兩架企圖左右夾擊他的日機相互碰撞,日機在空中爆炸而亡。
在雅安市雨城區(qū)張家山上有樂以琴的雕像,此處是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激戰(zhàn)中,樂以琴的戰(zhàn)機中彈失去控制,他被迫棄機跳傘。由于此前跳傘被日軍在空中射擊的經歷,樂以琴決定冒險推遲打開降落傘的時間,這樣可縮短在空中降落的時間,減少被日軍擊中的機會。不幸地是,開傘時間晚了一點,他落地時頭部受重傷去世,年僅23歲。
而他也在此刻用生命踐行曾立下的誓言:“西子湖之神諸鑒:我決以鮮血灑出一道長城,放在祖國江南的天野。”以樂以琴為代表的中國空軍第一代飛行員約有1700名,戰(zhàn)爭后僅幸存2人,犧牲時平均年齡為23歲。
來源:川觀新聞
撰稿:川觀新聞記者 李婷 雅安觀察 黃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