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勤儉節(jié)約雖然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過于節(jié)約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就拿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來說,有些舊東西看著“沒壞”,實則藏著看不見的風(fēng)險。今天就聊聊家里最該扔的6樣?xùn)|西,別讓節(jié)儉變成健康隱患。
(1)老化的塑料桶、臉盆:別等漏水才想起換
我家衛(wèi)生間那個藍色塑料桶,用了快十年,桶底早就發(fā)烏,邊緣還裂了道小縫。我媽總說:“湊合用唄,裝個拖把水怕啥?!?/p>
可你仔細看,老化的塑料表面會變得粗糙,容易藏污納垢,還會釋放出有害的小分子物質(zhì)。
尤其是裝熱水的時候,溫度一高,那些看不見的“毒素”可能就溶到水里了。更別說有些塑料桶開裂后,漏水滲到柜子里,還會滋生霉菌。
同時老化了的塑料制品,是非常脆弱的,稍微不注意,或者是用力過猛,就會壞掉,到時候就灑的屋子里到處都是水。
判斷塑料用品該不該扔很簡單:看顏色發(fā)不發(fā)烏、摸著手感是不是變脆、有沒有裂紋。像這種天天跟水打交道的東西,三五年就得換一次,別讓它偷偷傷害家人。
(2)開裂、缺口的碗碟:不只是不好看那么簡單!
我媽有個寶貝瓷碗,是我小時候摔缺了個角的,她一直留著盛咸菜。有次我的孩子用它吃飯,嘴唇被缺口劃了道小口子,現(xiàn)在想起來還后怕。
帶缺口的碗碟,邊緣特別鋒利,一不小心就會劃傷嘴。更麻煩的是那些有裂紋的陶瓷碗,裂紋里藏著的油污和細菌,就算天天刷也洗不干凈。想想看,用這樣的碗盛湯盛菜,等于把細菌直接送進嘴里。
有人說“碎瓷碗聚財”,這純屬迷信。吃飯的家伙事兒,就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有缺口就果斷扔,別拿健康換“節(jié)儉”。
(3)長期不穿的舊鞋子:留著占地方,還招蟲子。
鞋柜最底層,是不是總壓著幾雙“以后可能還會穿”的舊鞋?我老公那雙運動鞋,鞋底都硬得像塊板,他還說“散步時能穿”。
鞋子放久了,鞋底的膠會老化開裂,走路時容易打滑。更重要的是,不常穿的鞋子里陰暗潮濕,特別容易滋生霉菌和螨蟲。
尤其是汗腳的人,舊鞋里的細菌能存活好幾個月,再穿時可能會引發(fā)腳氣。
教你個簡單的辦法:把一年沒上腳的鞋子翻出來,鞋底硬邦邦、鞋里有異味的,直接打包扔掉。鞋柜空出來的地方,放點樟腦丸,家里都清爽不少。而且多數(shù)留著以后穿的鞋子,基本都不會再穿了。
(4)發(fā)霉的砧板、筷子:洗再干凈也沒用
我見過最嚇人的,是朋友家那塊木砧板,邊緣黑黢黢的,全是霉斑。她說:“我每次都用開水燙,沒事!”
可霉菌這東西,尤其是黃曲霉毒素,耐高溫還難殺死,就算開水燙、用洗潔精刷,也未必能徹底清除。
長期用發(fā)霉的砧板切菜,等于給飯菜“下毒”??曜右彩且粋€道理,那些開裂、掉漆的木筷,縫隙里全是細菌,用久了可能會拉肚子、鬧腸胃。
砧板和筷子是消耗品,木砧板用半年就得換,竹筷三個月就得更新。洗完后一定要晾干,別讓它們在潮濕的角落里“偷偷發(fā)霉”。
(5)掉涂層的電飯鍋:別讓米飯變“毒藥”
你知道嗎,電飯鍋的涂層是特氟龍,能防止米飯粘鍋底,而且是耐高溫、無毒的。
可涂層掉了之后,露出的金屬內(nèi)膽容易生銹,還會和米飯里的酸性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
更麻煩的是,米飯會粘在上面,刷鍋時難免用鋼絲球使勁擦,反而讓內(nèi)膽更“破”,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電飯鍋涂層一旦大面積脫落,就別再用了。買個新內(nèi)膽沒多少錢,總比吃著帶銹的米飯強。
(6)冰箱底層的“凍肉”:別信“凍著就不壞”
你家的冰箱最底層,是不是常年凍著幾塊“傳家寶”級別的肉——去年的臘肉、前年的排骨,很多老人都有這個習(xí)慣,而且還總說:“凍在冰箱里壞不了,過年再吃?!?/p>
但冷凍只是延緩細菌生長,不是“保鮮神器”。肉類凍半年以上,不僅口感變得干柴難吃,營養(yǎng)也流失得差不多了。
更可怕的是,有些肉凍久了會發(fā)生“凍藏性變質(zhì)”,表面看起來沒壞,其實已經(jīng)滋生了細菌,吃了可能會嘔吐、腹瀉。
冰箱里的凍肉,最好在3個月內(nèi)吃完。每次買肉時別貪多,吃多少買多少。定期清理冰箱底層,那些記不清什么時候凍的肉,別猶豫,直接扔掉。
其實啊,過日子不是“東西越多越好”,而是要懂得“斷舍離”。該扔的東西不扔,看似省錢,實則可能花更多錢看病。畢竟,家人的健康,可比那點“舍不得”金貴多了。
下次收拾家,不妨狠下心清理一次,你會發(fā)現(xiàn):家里變寬敞了,住著也更安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