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恭喜,有人嘆惜。
在經(jīng)歷了上一段糟糕的婚姻,她依然選擇相信愛情,是可喜的。
但在綜藝上再婚伴侶張維伊的表現(xiàn),實屬讓人有些失望。
無論是家庭背景、社會地位還是名氣,張維伊都遠不及董璇。
董璇,選擇再次入婚姻的局,到底是圖啥?難道這次真的錯了嗎?
1
在節(jié)目中,張維伊帶著董璇和自己的好兄弟們一起吃飯。
在飯桌上,張維伊的好兄弟們道出了他的家庭背景。
從小母親去世,父親在他參加喜劇節(jié)目比賽那一年,也去世了。
父母離世后,他一直很孤獨,過年都沒地兒去。
所以,對于家的渴望,他遠超一般人。
在席間,張維伊的好兄弟一直說:
“ 姐姐可以有姐姐的世界,但是張維伊的世界里只有你。”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情感勒索。
這段飯局,看似幾個好兄弟都把董璇捧得恨到,實則PUA董璇。
飯了,到了結賬的時候,董璇推著張維伊說:
“你趕緊先去把單買了,我們請客,不能讓他們買單?!?/p>
結果,張維伊到了前臺,弄了半天,支付不了——卡上沒錢。
董璇看不下去,就直接掃碼支付了。
結果,張維伊特別不高興,臉上掛不住,就是不走,偏執(zhí)地讓收銀員把錢退掉。
咱就說,沒錢就沒錢吧,既然都領證結婚了,誰支付又有何差別呢?
在回誰家的問題上,兩人也吵起來,可能是前面吃飯的情緒還沒消除。
董璇明確表示自己已經(jīng)困到極限,很累,想要休息......
但張維伊表示自己二十多天沒見董璇了,很想她,最后還是執(zhí)意帶董璇去他家。
畢竟,新婚燕爾,兩人膩歪想睡一起,也正常。
可董璇到了張維伊家,卻依然在糾結“很晚、困、送孩子......”的問題。
還說張維伊一來就打亂自己的時間節(jié)奏了。
張維伊覺得特委屈,覺得自己就是想跟她在一起,怎么做什么都不對。
大男子主義,自卑敏感,偏執(zhí),情緒不穩(wěn)定,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其實,不是只有張維伊有問題,董璇也有很大的問題。
咱就是說,既來之則安之,依然很晚很困了,就別叨叨,早點睡,第二天早起送孩子,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兩人結婚了,又不住在一起,董璇主要考慮自己的孩子是女孩,加上家里還有老人,生活習慣不一樣,不太方便。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
既然不想讓對方融入自己的家庭,介入自己的生活,為何要結婚呢?
談談戀愛就好了!
既然將兩者割裂開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全然地平衡好兩邊,必然會產(chǎn)生很多矛盾。
張維伊作為一個原生家庭就缺愛,對家庭有極度渴望的人,必然是希望董璇能時刻陪在身邊的。
更何況,人家還是一個年僅37歲的青壯年,結婚不就是解決獨守空房的問題嗎?
而董璇,作為一個媽媽和女兒,孩子尚小,老人已老,都需要她,無論是金錢還是精神,都離不開她。
工作之外,她需要花費雙倍甚至更多的時間給到孩子和老人,才能彌補生活中的那些空缺部分。
董璇和張維伊的不同頻,一開始就存在的。
2
董璇,有名氣、有事業(yè),有孩子。
通過解救前夫,她已經(jīng)在圈粉無數(shù),獲得好的印象了。
后面的資源,自然少不了,事業(yè)也會越來越好。
可是她,為了給張維伊一個家,再次將自己關進圍墻里。
張維伊,如今只是一個喜劇演員,實力還是有的,但是也是一直不火。
如果不是董璇,相信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名字。
不管是事業(yè)、顏值、經(jīng)濟......
而且自卑又敏感。
兩人的懸殊太大。
很多東西不涉及婚姻,會簡單純粹得多,一旦套上條條框框,就會從享受變成負擔。
也不知道董璇到底圖啥?
有網(wǎng)友特指出她會下意識地圣母心泛濫,對前夫如此,對如今的張維伊也是如此。
她會張維伊從小獲得的愛,覺得他需要她,所以迫切地想要給他一段婚姻,給他足夠安全感。
簡單地說,就是享受被需要的感覺。
殊不知,這段沒有理清楚的婚姻,都會變成彼此的束縛,甚至是更重的負擔。
如果不再是要孩子,董璇真的完全沒必要結婚。
就像倪萍說的,董璇不夠有智慧。
對于董璇來講,有錢有閑有孩子,談談戀愛就好,不需要再次走進婚姻這場困局里。
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說愛別人,愛的前提是自我完整。
婚姻是兩個都很好的人并肩前行,不是一個人被另一個人揣在兜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