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8月13日盤中,滬指摸高至3688.63點,一舉突破2024年“9·24”行情3674.4點的高點,距近10年高點也僅一步之遙。股指上行催生了顯著的財富效應,2024年9月18日至2025年8月12日,A股可比總市值增長32.3萬億元;即便剔除大股東及5%以上重要股東所持股份,A股自由流通市值也增長了14.8萬億元,這些財富切實轉化為投資者的財務性收入。
盡管指數來到相近點位,但其內在邏輯卻截然不同?!?·24”行情屬于典型的短期脈沖式行情,而在2024年10月8日沖高回落之后的10個月里,A股走出了市場更為期待的“小步慢?!毙星?。為何A股能持續(xù)走強?筆者認為可從三個方面進行觀察。
一是政策利好密集落地,為資本市場穩(wěn)健運行筑牢了宏觀基礎。
“9·24”行情始于當時極端低迷的市場環(huán)境,彼時股指處于多年低點。當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時,關于宏觀政策、資本市場等方面的重要表述,一舉扭轉了市場低迷情緒,點燃了投資者信心。不過,當時的市場主要由樂觀預期驅動,從技術層面看存在調整需求。更關鍵的是,政策落地需要一個漸進過程,需逐步轉化為實際行動并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才能讓股指走勢更健康。自去年10月起,宏觀經濟政策利好持續(xù)落地,例如央行持續(xù)降準降息、“兩新”補貼力度加大等。這些政策的落地效果已得到驗證:中國外貿數據經受住美國關稅戰(zhàn)考驗,前7個月同比增長3.5%;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完成全年目標的確定性極高。一系列政策的托底,為資本市場走強注入了底氣。
二是資本市場改革成效顯現,為市場穩(wěn)健運行夯實了制度基礎。
近一年半來,資本市場進入密集改革期,從融資端到投資端,再到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市場面貌已煥然一新。在投資端,公募基金改革降低了持有者成本,浮動費率、基金自購等機制實現“激勵相容”,提升了投資者獲得感;被動投資快速發(fā)展,紅利主題、自由現金流主題等新產品入市,降低了市場波動率;國有商業(yè)保險公司和公募基金長周期考核落地、養(yǎng)老金入市等舉措,為市場引入了源源不斷的長期資金;中央匯金公司作為“類平準基金”的地位得到明確,成為穩(wěn)定市場的“定海神針”。在融資端,“并購六條”、科創(chuàng)板設置科創(chuàng)成長層等舉措,提升了資本市場包容性,為硬核科技企業(yè)資本化提供了清晰路徑,激活了市場活力。同時,強監(jiān)管有力打擊財務造假、股價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壓實了中介機構責任,對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也予以處罰,再加上行刑結合的監(jiān)管模式,形成了強大震懾,讓資本市場風貌為之一新。
三是重回報、反內卷及新質生產力突破,為資本市場穩(wěn)健運行奠定了良好微觀基礎。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核心主體,其質量決定著資本市場的質量,而評價上市公司優(yōu)劣的關鍵指標,在于能否為投資者創(chuàng)造實實在在的回報。上市公司強制分紅制度的落地,成為倒逼企業(yè)提升經營質量的重要舉措。2024年A股公司合計現金分紅達2.4萬億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反內卷舉措同樣助力上市公司提升經營質量,例如汽車行業(yè)60天賬期的要求,既減輕了上游供應鏈企業(yè)的資金負擔,也讓整車企業(yè)得以更公平地參與競爭;光伏、鋰電、鋼鐵等行業(yè)的反內卷行動,則提振了產品價格,改善了企業(yè)經營狀況。此外,價格法修訂、規(guī)范地方招商引資等,將從制度層面有效治理“內卷式”競爭。新質生產力的突破對市場走勢也至關重要,“DeepSeek時刻”直接激活了整個科技板塊,還帶動了一級市場投融資;創(chuàng)新藥、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商業(yè)航天、核聚變等領域的技術突破,也為對應板塊創(chuàng)造了投資機會。
資本市場是一個復雜體系,其長期持續(xù)向好需要“萬事俱備”。從上述三個方面來看,有利條件已然齊備,市場向好的趨勢有望延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