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蘇敏是中年覺醒、勇敢追求自由的代表。
所以,她成為眾多女性的精神榜樣,并且借此徹底走紅。
甚至借助網絡輿論,順利離婚,拿回屬于自己的人生。
可如今再看,她才走紅4年,就被打回原形。
她的種種操作,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吃相如此難看?這次,網友徹底坐不住了。
被嘲諷?
觀眾評分8.6,單日票房破1億,10天票房破5億。
《浪浪山小妖怪》,無疑成為暑假檔電影黑馬。
最關鍵的是,它沒有過多宣傳,卻讓觀眾自愿獻上票房。
在蘇敏幫忙宣傳之前,《浪浪山小妖怪》被看做當代打工人的真實寫照。
但在描述殘酷現(xiàn)實的同時,它傳達出的溫暖也令人動容。
孩子看奇幻冒險,成人看生存寓言,更適合全家人感受溫馨親情。
而《浪浪山小妖怪》的口碑,甚至引來人民日報的主動稱贊。
可誰也沒想到,一場簡單的宣傳活動,就讓它的口碑從天堂墜入地獄。
8月12日,電影上映的第10天,票房已經將近6億。
原本,它可以“安然無恙”的繼續(xù)增長票房。
可偏偏在宣傳活動中,團隊請來蘇敏和傅首爾發(fā)言。
《浪浪山小妖怪》電影本身,是想讓觀眾珍惜身邊的美好。
就比如電影中的豬媽媽,讓無數觀眾為之感動。
可蘇敏卻說,希望“豬媽媽也能離開浪浪山”。
更是拿自己逃離婚姻的經歷,用來鼓勵影片中的豬媽媽。
另一邊,傅首爾也忙著宣告自己的獨立人生。
但是,電影的主調是“闔家歡樂”!
“請?zhí)与x家庭的人宣傳親情片,是行為藝術?”
“兩位反家庭代表,來鼓勵眾人離婚?”
事后,有大量觀眾因蘇敏站臺宣布退票。
“早知有她,絕不買票”“成功勸退全家”等言論刷屏。
而電影評論也從夸贊變成抵制。
在此之前,電影就因為致敬《黑神話悟空》被批“辱女”。
如今卻邀請“離婚獨立”“出走主婦”來宣傳。
甚至還因為傅首爾和蘇敏,觸發(fā)男性觀眾的集體抵制。
原本的溫馨家庭,蘇敏和傅首爾眼里為何只有束縛呢?
而蘇敏的“逃離家庭”人設,也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此時再回看過往,也更能發(fā)現(xiàn)她“傳奇經歷”中的爭議。
換自由?
原本的蘇敏,本該是賢妻良母的代表。
外人眼中的她,家庭幸福美滿。
可自己的真實生活,只有自己最清楚。
她的原生家庭重男輕女,自己從小就要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
母親身體不好,家里兄弟又多,她是老大,幾乎是替媽媽扛起了家。
同學們課間玩耍撒歡的時候,她都得往家跑著給弟弟們做飯。
上班后,掙的工資也全得交公補貼家用,下班回家還要繼續(xù)忙碌。
23歲時,她為逃離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選擇結婚。
但她和丈夫僅僅只見過兩面,根本不了解對方的性格。
可當時的她,想不到其他辦法,只能靠結婚來改變。
本來以為嫁人后日子能好過些,可蘇敏卻是從一個坑跳進另一個坑。
結婚沒多久,她就下崗回家,成為“免費保姆”。
照顧老人孩子,所有家務活都是她的。
可丈夫卻根本看不見她的付出,只覺得妻子靠他養(yǎng)活,完全沒有個好臉色。
在經濟上AA制,連買菜錢都逐筆盤問,甚至因妻子刷卡而修改密碼。
蘇敏出門和熟人多說兩句要被責罵,坐姿不淑女也要被挑刺。
丈夫帶來的壓抑和窒息,讓她患上抑郁癥。
甚至還曾因為絕望拿刀刺向胸口,結果丈夫只覺得她腦子有病。
更讓她無法理解的,是丈夫在外面對陌生人都和顏悅色。
唯獨在家里對她拳打腳踢,處處看不順眼。
蘇敏曾無數次想過離婚,但為了孩子卻又一再隱忍。
她怕女兒在學校受欺負,怕影響女兒以后結婚被影響。
等到蘇敏退休,女兒生下雙胞胎,她又開始忙著帶外孫。
反觀丈夫,退休生活就是玩樂釣魚,不幫忙還要各種挑剔。
而蘇敏,再次被窒息感她淹沒。
終于,在2020年,她開著二手車離開家庭,換來自由。
后來,她的經歷在網上走紅,引來萬千女性的共鳴。
但家庭中女性的共鳴,或許就代表著男性的無法接受。
所以,她走紅至今都爭議不斷,輿論更是兩極分化。
輿論場?
走紅后,蘇敏重新找回自己,更掌握經歷主導權。
2025年,她支付丈夫16萬離婚補償金,終結38年的婚姻。
這一次,終于變成她在經濟層面上對丈夫的“嫌棄”。
離開家的過程中,她經歷過無數困難,甚至被搶劫。
但卻從來沒有等到過丈夫的主動關心。
丈夫僅有的三次聯(lián)系全是討錢,連注意安全都沒說。
后來她提出離婚時,丈夫關心的也只有錢。
旅行過程中,蘇敏看到天地的遼闊,更感受到人生的遼闊。
所以,她用16萬買斷38年的壓抑生活,換來真真正正的自由。
而她的故事也被拍成電影,甚至還人物原型身份亮相戛納。
此時的蘇敏,標簽從“拋夫棄子”逆轉為“女性覺醒代言人”。
從家庭主婦到戛納紅毯,蘇敏的人生天翻地覆。
她更是成為當代女性獨立、逃離家庭的代表,風光無限。
而蘇敏,也成為眾多女性的榜樣。
可這,并不代表她的輿論風評,能永遠被認可。
喜歡她的人,夸她有勇氣,值得欽佩。
不喜歡她的人,卻罵她“拋夫棄子”“教壞婦女”。
甚至嘲諷“如果祥林嫂開直播,早成頂流”。
就比如《浪浪山小妖怪》,或許電影是傳達“新生”。
但和家庭婚姻的“出走”,并無關系。
而蘇敏,卻只想著宣傳自己的經歷。
甚至想帶動電影中的豬媽媽,也一起走出家庭。
蘇敏的經歷,固然令人欽佩,可若是追求極端,就只會適得其反。
就像電影中的豬媽媽,她對家庭付出,但她樂在其中。
而身為看客的蘇敏,又為何非要讓別人和自己走一樣的路呢?
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硬生生地湊一塊,觀眾能不迷糊嗎?
對于電影而言,或許是為名利而畫蛇添足、弄巧成拙。
對于蘇敏而言,或許也同樣如此。
曾經為自由出走的她,又是否在名利場中丟失本心呢?
結語
從自駕走紅成為女性榜樣,蘇敏用38年隱忍換4年風光。
可如今,她卻在宣傳中曲解主題,過度消費“逃離”人設,吃相難看。
曾經的精神符號跌落神壇,4年走紅路抵不過口碑崩塌。
當蘇敏從“自救者”淪為“流量人設”。
她的“覺醒”表演終將背離女性主義的初心。
網友的憤怒與失望,終究讓她被打回原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