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國國防報)
我的新作《瞄準》(人民日報出版社,2025年8月),收入《缺口》《虛光》《瞄準》《七秒》《天空有云彩》《軍歌不僅是用來唱的》等6部軍旅中篇小說。其中的情感紋理和精神圖景,源自我和我的戰(zhàn)友們。
在營區(qū)里,作為帶兵人,排長確實有些特別。排長的年齡不一定比班長大,很多班長的帶兵實踐和經(jīng)驗遠比新排長豐富。入伍第3年,我考取初級指揮院校,一年半后回到部隊任實習排長。在我們排,無論年齡和兵齡,我都沒有絕對優(yōu)勢。帶兵先強己,我和戰(zhàn)士們一起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用汗水與傷疤贏得大家的信任。
面對那些調(diào)皮的戰(zhàn)士,我不會想著修剪他們的缺點,而是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鼓勵他們向“當一名好兵”的目標邁進。當年,排里一名戰(zhàn)士軍事素質(zhì)過硬,是全排數(shù)一數(shù)二的訓練尖子,但他很自卑。我和他聊天時,常用他的訓練成績表揚他。他傾聽我的反饋時很高興,與我的關系也越來越好。有一天,他對我說:“排長,其實有自卑感挺好的,這能讓我看得清自己,更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边@讓我想到槍的缺口,看起來有不完整之憾,但正因為有了缺口,精準瞄準才得以實現(xiàn)。如此,也就有了《缺口》這篇小說。
我相信,走上從軍路、走進軍營,在訓練場摸爬滾打、在槍林彈雨中沖鋒,是許多人的夢想。戰(zhàn)場是顯現(xiàn)軍人價值的高光之地。軍人的最高使命是消滅戰(zhàn)爭,還世界一片安寧。在革命與戰(zhàn)爭年代,消滅戰(zhàn)爭的主要手段是以戰(zhàn)止戰(zhàn)。在和平與發(fā)展仍是時代主題的今天,消滅戰(zhàn)爭的首要手段是以備止戰(zhàn)、以武止戈。練為戰(zhàn),在戰(zhàn)場之外的軍人,每天都在為戰(zhàn)爭而準備。軍營這座大熔爐把一塊塊生鐵鑄成好鋼。
“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這句話從我們踏進營門的第一天就能聽到,爾后一直流淌在軍營生活中。從飯前唱歌到訓練場比武,軍人都要有搶占高地的勇氣和行動。青春、陽剛、干凈,種種令人向往的品質(zhì)在軍人身上得到集中體現(xiàn),也讓軍營生活中激烈的對抗和真誠的團結融在一起,形成軍營特有的氣息。
新兵入伍,要完成從普通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zhuǎn)變。我一直記得當年新兵班長常對我說的話:“什么是軍人?就是長大的真男人。什么是軍營生活?就是把路走好?!焙髞砦肄D(zhuǎn)業(yè)到地方,每當我講起部隊的一些人和事,大家都覺得特別新奇。與別人談起軍旅文學,他們大都認為軍旅題材的作品有些小眾,離遼闊的社會生活有些遠。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直至近些年,我才意識到這里面有誤解,或者說我們沒有洞察到軍營生活的內(nèi)質(zhì)。軍營生活再怎么特殊,其里與社會生活其實是一致的。有一次,我們退役戰(zhàn)友假日聚會,回憶起部隊,大家說的關鍵詞都是美好、快樂或有趣。后來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說軍營生活真有什么特別之處,那就是大家都有十足的血性,都在摸爬滾打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與別人再談及軍旅文學時,我說,大家從中可以讀到軍人與眾不同的形象和人生;不只是當過兵的人,多數(shù)人都能從中讀到自己,都能在字里行間與自己相遇。
(北 喬)
(中國國防報 2025年8月14日第三版)
責任編輯:李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