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了武當山,果然秀麗雄奇,超然不凡。
武當山最值得看的,就是建筑和山體渾然一體的那種“自然之妙”,南巖、紫霄宮、金頂……幾乎每一處道觀殿宇,都修在“天上”,推門就是千仞絕壁,抬眼就是云霞萬里,這種真正超脫的“仙氣”,是那些仙俠影視劇都表現不出來的。
你不得不服中國人的審美,這樣的勝境居然真實存在,居然是人修出來的,武當山可以滿足你童年時期對仙俠的所有想象。
武當山雖然是“仙山”,但特別有人味兒,滿山的游客不是沖著求仙問道來的,大多就是游山玩水,背著手看風景,還有就是徒步愛好者專挑小路練腿去了。
道教名山和其他宗教的廟宇有很大區(qū)別,那就是香火味不重,沒有什么大師拉著你上香、算命、開光……武當山的道爺們就主打一個松弛感,打拳的打拳,閑逛的閑逛,喝茶的喝茶,還有的逗貓逗狗,和游客一樣拿著手機拍云海夕陽。
你不會看到任何一個道士主動和你搭話的,和你搭話的往往都是山坡上賣香瓜、棗子、飲料、手串和桃木劍的大媽。
武當山的商業(yè),非常有湖北味兒,主打一個隨性、粗糙、躺平、愛買買不買滾,不要打擾老子打瞌睡……也非常有“道法自然”的味兒,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武當山每年門票就能賣出50多億,是真的金山銀山。
這武當山,還是紅色的,它大部分建筑的外墻,都涂成了朱紅色……如果你夠仔細,還能發(fā)現更紅的“文物”,在太子坡還真觀,有一面墻,正面寫著“實行土地革命”!背面寫的是“紅軍是工農貧民的軍隊”!
武當山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比如——“打倒八大豪紳!”“開倉放糧分財產!”“不打菩薩,保護廟宇和文物!”“尊重道教和群眾的風俗習慣!”,紫霄宮有一間房子,直接就是紅三軍的司令部,門兩旁的對聯(lián)是——“推翻國民黨統(tǒng)治,建立蘇維埃政權”!
這里當年確實是紅三軍的司令部,也是鄂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核心。
1931年2月,賀龍領導的紅軍改編為紅三軍。5月,紅三軍由洪湖戰(zhàn)略轉移進入鄂西北,突破國民黨部隊十余個團的圍堵進入武當山區(qū)。此時的紅三軍約有一萬余人,由賀龍任軍長,鄧中夏任政治委員,孫德清任參謀長,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
紅三軍著手建立以武當山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并依托武當山北麓的元和觀、回龍觀、太子坡、劍河橋、十八盤一線,憑天險構筑防御工事,阻擊來犯的國民黨軍隊。6月,國民黨51師向紅三軍陣地發(fā)起進攻,紅軍在回龍觀、太子坡、劍河橋分別進行阻擊,并在十八盤利用有利地形大敗十倍于己的敵軍后,紅軍向紫霄宮進發(fā)。
當時,武當山地區(qū)的貧苦百姓不甘忍受地主老財的殘酷欺壓,紛紛揭竿而起,抗稅抗捐,打富濟貧,這片地區(qū)的群眾基礎很好。紅三軍在武當山與國民黨軍進行了激烈的戰(zhàn)斗,他們打土豪分田地,發(fā)動群眾,建立蘇維埃政權,還團結了大量的道教人士。
紅三軍進駐武當山,開倉濟民,廢除苛捐雜稅,開展打土豪、焚地契、分田地,得到了大量民眾的支持。他們遵照省委“尊重宗教,保護殿宇”的指示,提出不準燒菩薩、打道士,不準在殿宇里住兵、養(yǎng)馬,不準強迫群眾改變宗教信仰的“三不準”紀律要求。也讓道教人士重新認識了紅軍。
當賀龍帶領紅軍隊伍來紫霄宮時,武當道總徐本善親自帶領紫霄宮道士50余人在東天門外夾道歡迎。他看到紅三軍陣容整齊,紀律嚴明,心中油然生出敬意。徐道長吩咐道眾騰出紫霄宮父母殿的西耳房作為紅三軍司令部,還指派幾名武藝高強的徒弟作為賀龍軍長的護衛(wèi)。當時,因為接連攻打石花街、均州城,激戰(zhàn)十八盤,紅三軍損失很大,傷病員在五六百人以上,徐道總把紫霄宮西道院收拾出來作為紅三軍后方醫(yī)院,同時派出幾名深諳醫(yī)術的道醫(yī)為紅軍治病療傷。
徐本善道長性情豪爽,有俠義氣概,嫉惡如仇,對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甚為不滿,同時對紅軍為窮苦百姓打天下的義舉頗為認可,所以極盡所能相助。他甚至把紫霄宮庫房庫存的準備度災荒的糧食拿出來支援紅軍。安排弟子梁合啟等人采集中草藥,使用武當 “刀槍金創(chuàng)散”給紅軍治傷,并安排徒弟梁合啟、水合—及徒孫王教化、羅教培等人協(xié)助治療及護理紅軍傷病員。
徐本善作為武當內家拳高手,還曾和賀龍切磋過武藝,剛好賀龍也擅長武術,當年也是江湖上的傳奇人物,俠名滿天下,兩人非常投緣,經常一起探討拳法。
徐本善還曾主動參加紅軍的軍事行動,截獲了國民黨五十師的槍支彈藥。1931年初秋,國民黨五十一師從光化縣走水路運送大批槍支彈藥,徐本善連夜帶領段合煙、李合林等弟子趕赴光化同紅軍戰(zhàn)士一起隱蔽埋伏在孫家灣。待運送槍支彈藥的船一到,徐本善利用與運送槍彈的敵兵連長比武的機會,配合紅三軍一舉俘虜了押運槍支彈藥的敵人,繳獲了三船槍彈……徐道長當時已經年過七旬,依然武德充沛。
紅軍主力轉移時,賀龍將幾百名傷病員托付給徐本善道總照管,并代表部隊向徐本善道長贈送1公斤黃金和一些銀元,作為傷病員的治療生活費用,給徐道總贈寫了一副對聯(lián):“偉人東來氣盡紫,樵歌西去云騰霄”,對聯(lián)的前兩個字‘偉樵’就是徐本善道總的道號,而后面兩字‘紫霄’就是指在紫霄宮紅軍與道人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
武當山紫霄宮后有一株古銀杏樹,當地村民稱之為“紅軍樹”,名字正是源于犧牲在此的6位紅軍烈士。
為將紅三軍扼殺在武當山,國民黨五十師李柱中旅等向山上發(fā)起進攻。為保護紫霄宮和道人們的安全,紅三軍軍長賀龍率領紅軍主力與敵激戰(zhàn),重創(chuàng)十倍于己的敵人。敵人不甘失敗,卷土重來。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為爭取主動,賀龍率紅三軍主力于6月14日翻越武當山向房縣轉移。
當年7月,紅三軍撤離武當山地區(qū)去開辟房縣蘇區(qū)后,武當山道總徐本善率道人王教化等,精心治療隱蔽留下的紅軍傷病員,并幫助他們化裝成香客、道士,順利護送找到紅軍部隊。紅軍戰(zhàn)士臨別時,你一塊我一塊湊了35塊銀元給王教化,表示感謝,盛情難卻,王教化暫時收下了銀元。解放后,王教化將33塊銀元獻給國家,剩下兩塊銀元,捐獻給武當山道教協(xié)會作為紀念。
1931年7月18日,國民黨調集重兵向武當山撲來,包圍了紫霄宮。此時,紅軍指揮機關、修械所和大部分紅軍傷病員已安全轉移到房縣。
找不到指揮所,敵人就把在紫霄宮養(yǎng)傷的紅三軍傷病員搜了出來,威逼他們交出“當官的”,并揚言不交的話就全部槍斃。生死關頭,為了保護戰(zhàn)友,有6位重傷員挺身而出,搶著說自己是紅軍領導。
在紫霄宮西道院后的古銀杏樹下,這6位紅三軍戰(zhàn)士不幸遭反動派槍殺。戰(zhàn)士們犧牲后,武當山的道人們和當地村民悄悄將紅軍烈士的遺體就地掩埋,這塊地方,也被叫做“紅軍坪”。
1932年秋,徐本善道長被國民黨民團打了黑槍,犧牲于武當山東天門,時年72歲。
他是革命烈士。
武當山,占了一個“武”字,這里是道教戰(zhàn)神、北方真武大帝的道場,真武大帝是凡人修成的神,一輩子忙得很,不是在斬妖除魔,就是在消滅瘟疫災禍,因此被稱為九天蕩魔天尊,也叫玄天上帝,是道教戰(zhàn)力最強的神仙……一開始只是北極四圣之一,到了明代,因為被明成祖朱棣推崇,一舉成為僅次于三清四御的存在,他常年鎮(zhèn)守北方,掃蕩群魔,實際上,這是永樂大帝本人的神格化。
武當山還是傳說中張三豐傳道的地方,三豐派和別的道教宗派不一樣,他們是以武入道,拳腳棍棒刀槍劍戟來者不拒,追求在鍛煉和戰(zhàn)斗中中悟到天地間的規(guī)律,講究一個以德服人。
道教的祖師爺,既不是獨善其身的逍遙派,也不是阿附權貴的庸碌小人。太平道的張角,是救助民眾,向腐朽王朝發(fā)出“蒼天已死”怒吼的大英雄;五斗米道的張陵,是設置義米、賑濟貧弱的忠厚人;葛洪和陶弘景,既是治病救人的醫(yī)師,又是動手鉆研的科學家……歷代很多著名道士,本身都是服務于民眾的手藝人。
其實道家的思想,也和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樣,他們所謂的“逍遙”、“超脫”,其實是要掌握強大的力量;他們追求的“自然”,更加類似于“公平”,“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老子提出“玄同”理念,強調萬物平等,天地亦無偏私。
“道法自然”,這個道,就是宇宙的規(guī)律,宇宙的規(guī)律是熱力學定律,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是趨向于公平的,但人類階級社會不一樣,人類階級社會總是“劫貧濟富”,掠奪走窮困者的余財,去養(yǎng)肥富人,讓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這是唯物的世界觀。
但這一切總會迎來終結,因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事物的盛衰、強弱,總會發(fā)生變化的,事物發(fā)展到極致時必然轉向其對立面,強者會衰朽,弱者也會成長變強,局勢會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樸素的辯證法。
所以在近現代史上,武當山是紅色的,也不奇怪,它有這個基礎。
武當山的“武”,應當是斬妖除魔、維護正義、救亡圖存、鋤強扶弱、濟世救人的“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