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有兩起獨立游學營的新聞,讓我看得背脊發(fā)涼。
一個是前不久澳大利亞的短期游學團,“一死一被捕”的大新聞。
一名14歲的中國交換生在寄宿家庭中被刺傷后送醫(yī)不治,另一名13歲的中國交換生在現(xiàn)場被逮捕。將被警方正式以謀殺罪起訴。
另一個發(fā)生在云南大理。
8歲自閉癥男孩,在一家“封閉管理”的獨立游學營失蹤,全城震動。
在經(jīng)過社會各方幾天的努力搜救,昨天終于找到,但遺憾的是孩子已在山溪旁失去了生命。
這兩起事,一個命案,一個溺亡,背后都是同一個關(guān)鍵詞:獨立游學營。
暑假期間,家長高高興興花錢,把孩子送高大上的“獨立游學營”,希望他們能玩得開心、長點見識、學點東西,結(jié)果換來的是永遠的遺憾和無盡的絕望。
太可怕了。
01
— Dr小魚 —
獨立游學營
為什么爆火?
這幾年獨立游學營非?;鸨?,深受城市家長的喜愛。
我特別理解個中原因。
一是,時間和錢。
中產(chǎn)父母都要上班,寒暑假希望孩子能過得充實,還能去旅旅游。
但如果自己帶孩子出門,要請假,一家人的機票酒店各種費用加起來是不小的一筆錢。
給孩子報一個靠譜的、有品質(zhì)的獨立游學營,貴是貴點,但怎么也比一家人出游便宜得多。
把孩子送去一兩周,自己不僅可以安心工作,還能從帶娃中解脫出來,給自己放個小假期。
二是,性價比。
中產(chǎn)家庭做什么事都要問個“有沒有用?”。
自己帶孩子出門旅游,花一大筆錢,只是“旅了個游”,好像沒學到什么東西。
而游學營是既能旅游,又能學知識,還能開闊眼界,交朋友,鍛煉獨立能力。
一個項目把多種需求都包圓了,聽起來就特別有“性價比”。
三是,從眾心理。
一到寒暑假,朋友圈里同齡孩子不是在國外插班,就是在國內(nèi)某高端游學。
如果自己家什么都沒安排,總覺得會“落后”。
于是,即便內(nèi)心對游學營沒什么興趣,也免不了隨個大流。
03
— Dr小魚 —
獨立游學營的風險
比想象的要大
我經(jīng)常跟身邊的朋友說,如果想讓孩子參加夏令營游學營,最好是參加親子營,或者自己多花一份錢跟著去。
因為,我們根本承擔不起孩子的一點閃失。
特別是那種封閉式管理營,家長看不到的,如果一旦出事,你連介入的機會都沒有,知道了已經(jīng)晚了。
哪怕是有資質(zhì)的營地又怎么樣?
出了事,就算能賠錢,對父母來說也毫無意義。
而去國外游學住寄宿家庭,就更加危險了。
國外的寄宿家庭絕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有愛和溫馨。
大多數(shù)寄宿家庭的主人都是把接收寄宿孩子當做一份“生意”,是為了拿補貼賺錢的。
所以,經(jīng)常會發(fā)生克扣學生伙食,對學生冷暴力等情況。
孩子心靈上或身體上受了傷害,或發(fā)生打架斗毆等事件,就追悔莫及了。
澳洲游學營事件,警方到案發(fā)現(xiàn)場
04
— Dr小魚 —
暑假
可以有很多好安排
我不是說所有的游學營都不好,而是說應該謹慎選擇游學營。
對年紀小、獨立能力普通的孩子,我更建議家長親自帶孩子參加。
父母如果要上班沒時間,周末去周邊玩玩也可以,近處也有好風景。
旅行的快樂不在于時間的長短和遠近,關(guān)鍵是心情。
哪怕是帶去博物館、看展覽,或爬山、去郊野公園,也長見識學知識。
真想出國游學插班,完全可以自己申請,家長全程陪同。
這樣既能體驗國外課堂,又能保證安全。
總之:無論做什么,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