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克里斯蒂娜·波基琴科都在等待丈夫維塔利的電話,確認他還活著。自三年前俄烏沖突爆發(fā),導彈襲擊第聶伯羅以來,波基琴科帶著15歲的兒子馬克逃離家鄉(xiāng)后,便再未與丈夫團聚。 隨著15日普京與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會晤臨近,波基琴科似乎看到一點這場沖突終結的希望:“我必須堅信這次(兩人的)會談能推動世界改變,會達成某些協(xié)議?!?這是在阿拉斯加上千名烏克蘭難民的共同愿望。
▲波基琴科和兒子在阿拉斯加
通過當時美國拜登政府的援助計劃,波基琴科母子在4700英里外的美國阿拉斯加找到了庇護所,目前波基琴科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療養(yǎng)院工作。遠在異國,波基琴科三年來一直被“丈夫會像前線犧牲的親友一樣隨時離去的恐懼”籠罩著:“這是我最大的痛苦,也是我淚水的根源?!彼f,“兒子每個生日都許愿能和父親團聚?!?/p>
38歲的杰姆琴科仍記得俄烏沖突爆發(fā)時被爆炸驚醒的清晨。輾轉波蘭來到美國阿拉斯加后,她的孩子們在當?shù)厝雽W學習英語,“我在超市做收銀員。”杰姆琴科說,盡管熱愛新生活,她仍擔憂參戰(zhàn)的前夫安危。對于即將舉行的俄美領導人會議,她表示:“我希望這次會晤能為漫長的沖突畫上句號。”
▲科瓦爾與丈夫以及4個兒子在阿拉斯加
雖然在拜登政府時期拿到了難民身份,但特朗普政府最近暫停了居留延期的審批,許多烏克蘭家庭陷入身份困境。目前,已有至少12個烏克蘭家庭因身份失效已離開阿拉斯加。佐婭·科瓦爾與37歲的建筑工人丈夫帶著孩子們經波蘭輾轉至阿拉斯加。談及這次普京的到訪,科瓦爾說:“我真心希望這次會晤能真正終結悲劇,而非只短暫停火。”
護士出身的塔蒂亞娜·庫茲尼佐娃下周即將失去在阿拉斯加的合法居留身份,50歲的她兩年前從哈爾科夫經波蘭來到阿拉斯加。她說,雖然在阿拉斯加找到了愛情,和58歲的美國公民約翰·塔爾訂了婚,但她不愿因身份原因而倉促結婚,獲得留下來的資格。
紅星新聞記者 沈杏怡
編輯 郭莊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