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姨退休后迷上了養(yǎng)生,每天刷手機看健康文章。上周,她看到一篇《醬油含致癌物,吃多易得肝癌》的帖子,嚇得立刻把家里的生抽、老抽全扔了,轉頭買了好幾瓶標著“零添加”的醬油,還叮囑老伴:“以后咱家只吃這個,安全!”
老伴老張拿著新買的醬油直皺眉:“這‘零添加’就真沒問題?質期反倒更長,價錢還貴了一倍多...”胡阿姨不以為然:“人家說了,沒防腐劑、沒色素,肯定更健康。”
老張實在是納悶,標著“零添加”就真的更安全嗎?老祖宗吃了幾百年醬油,要真致癌還能留到現在?
一、“零添加”是不是噱頭?
我國食品安全法相關條例規(guī)定不得在食品標簽、說明書以及廣告內標注“不添加”、“不含有”字樣,所謂的“零添加”更多是企業(yè)為了營銷而創(chuàng)造的概念。宣傳“零添加”,并不意味著就安全,二者不能劃等號。
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鋒表示,從目前的技術角度來看,的確可以讓食品做到0添加。但是醬油的生產大部分都離不開添加劑的幫助,只要是符合標準的添加劑使用,則不用擔心。
二、網絡上瘋傳的“醬油禁忌”,科學嗎?
網絡上關于醬油的傳言有不少,這些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一起來一一了解。
? 醬油會致癌?
網上的說法稱,醬油的顏色是依賴于焦糖色素調節(jié),焦糖色素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4-甲基咪唑。而4-甲基咪唑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列為了2B類致癌物,即對人類致癌證據不充分的物質。
這并不代表吃醬油就會致癌,焦糖色素是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規(guī)定,4-甲基咪唑的含量需要控制在200mg/kg以下,只要是符合標準的產品,不會威脅健康。
? 有傷口吃醬油會留疤?
疤痕組織是皮膚受傷后膠原過度增生形成的鮮紅色肉芽組織,其是否出現與體質、傷口位置、嚴重程度以及愈合情況等因素相關。在傷口愈合的過程中吃醬油,醬油內的成分并不會參與,也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對此無需擔心。
? 吃醬油會長痣?甚至變大?
痣是皮膚黑素細胞增多所致的,與遺傳、發(fā)育缺陷、紫外線照射、藥物、外傷以及激素水平等因素相關,和飲食沒有多大關系,跟吃醬油更是關系不大。
? 醬油里全是重金屬?
網上有個很熱議的說法稱醬油內都是重金屬,有測評博主對此專門進行了實驗,20款醬油中有16款檢出了鎘、6款檢出了砷、1款檢出了鉛。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十分害怕?
其實不用擔心,檢出≠超標,這些檢出重金屬的產品均低于國標限量,與相關標準還有很大的距離。之所以有重金屬,是因為大豆是長在土里的,土里可能有一些重金屬,在加工后有微量的殘留,這么點量的殘留不至于會影響健康。
三、醬油千萬不能吃太多,尤其是這2種!
醬油是個鈉含量很高的調味品,在日常攝入時一定要注意控制量。一白瓷勺(10ml)的醬油內大約有1.5~2g的鹽含量,而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日鹽攝入量為5g,一勺的醬油就占了一天攝入量的一半。
長期過量攝入那元素,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還會讓腎臟負擔加重,增加腎臟疾病的發(fā)生率。且攝入過量鈉元素時,身體在排鈉的同時也會帶走鈣質,時間長了會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另外,鈉攝入過量會給胃黏膜帶來不良刺激,增加胃部疾病,乃至胃癌的發(fā)生風險。
醬油除了要控制攝入量外,還需要選好品類,這兩種醬油最好別吃。
1、“配制醬油”
配制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原材料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制作而來的,這類醬油的香味較淡,食品添加劑含量較多,經常攝入對健康不好。
2、“甜醬油”
高糖飲食攝入會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
醬油是日常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之一,但在食用時一定要選好產品,同時要注意控制攝入量,過量攝入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參考資料:
[1] 《“零添加”是智商稅嗎?醬油該如何選?》.央視新聞.2025-03-21
[2] 《這種每天吃的食物有重金屬?實測20款后,真相是……》.老爸評測.2025-05-07
[3] 《吃醬油犯了這個錯,小心傷胃、毀腎、骨頭變脆!》.家庭醫(yī)生在線.2024-07-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