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接70歲母親進城享福,吃飯時兒媳說了5個字,母親:我這就走
“婆媳之間隔層紗,說破了就傷人?!?/p>
這話我年輕時聽鄰居老太太說過,那時還不信,覺得只要我心善,兒媳就能待我如親娘。
可直到我七十歲被兒子接進城里“享?!?,吃飯時兒媳隨口說了五個字,我才明白,有些話,不是沖我說的,卻句句扎心。
我叫王秀芝,今年整整七十歲,江蘇鹽城人,年輕時在村里小學教書,干了一輩子,退休后就一直住在老家。
丈夫早年去世,我一個人把兒子李建國拉扯大,供他讀書、成家、買房。
他在南京做工程預(yù)算,娶了個城里姑娘蘇婉清,婚后育有一子,日子過得還算體面。
我一直不愿給他們添麻煩,住在老家種點菜、養(yǎng)只雞,日子清苦但自在。
直到今年春天,我摔了一跤,腿腳不利索,建國打電話來:“媽,您別一個人住了,搬來城里,我們照顧您?!?/p>
我聽了心里一熱,想著兒子孝順,兒媳也一直客氣,便收拾了幾件衣服,坐上高鐵進了城。
剛到家那天,婉清笑著迎我:“媽,您來了,家里熱鬧了?!?/p>
我心里暖洋洋的,想著這輩子沒白養(yǎng)兒子。
頭幾天他們確實照顧得周到,婉清做飯、建國陪我散步,孫子也黏我。
可沒過一周,婉清開始變得冷淡,飯菜簡單了,話也少了。
有一天中午,婉清做了三菜一湯,我夾了塊紅燒肉,剛放進嘴里,她突然說了五個字:“媽吃得真多。”
我愣住了,筷子停在半空。
建國低頭不語,孫子還在玩玩具。
我咽下那口肉,笑了笑:“我這就走?!?/p>
婉清愣了一下:“媽,我不是那個意思?!?/p>
我站起來:“婉清,你不是不孝,你只是不愿我在你家多待?!?/p>
建國急了:“媽,您別走,她就是嘴快?!?/p>
我擺擺手:“我老了,吃得多,話也多,住在你們家,礙事了?!?/p>
那天下午,我收拾了行李,坐上回老家的車。
車窗外陽光明媚,我卻覺得心里陰沉沉的。
回到老家,我重新種菜、養(yǎng)雞,鄰居見我回來都問:“你不是去城里享福了嗎?”
我笑了笑:“城里福氣太貴,我吃不起?!?/p>
幾個月后,建國來老家看我,帶了些補品。
他坐在院子里,低聲說:“媽,婉清后悔了,她說那天不該那么說。”
我看著他:“建國,家不是講面子的地方,是講心的地方。她那五個字,我聽懂了?!?/p>
他沉默了。
故事的最后,我想說:“嘴上無心,心里有意。”
誰若只圖眼前的“捷徑”,遲早會撞上親情的墻。
做人不能只靠嘴巴講孝順,關(guān)鍵時刻看的是心。
老話說得好:“婆媳之間隔層紗,說破了就傷人。”
親情不是客氣話,是一日三餐的真心。
誰真誰假,一句“媽吃得真多”,就能看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