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據(jù)聞。
葉偉信與鄭保瑞,繼合作《九龍城寨之圍城》后,將拍新電影《不是人》,并找來郭富城和古天樂二人聯(lián)手。
這個消息,前幾天剛好講過。
但鑒于筆者的孤陋寡聞,當(dāng)時并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個“不是人”法。
也與另一位叫“燕”的朋友狂猜,這是不是一部另類警匪片,抑或是驚悚、懸疑或人格分裂電影,而主角“不是人”?
直到評論區(qū)一位老港片迷“Sam”開口,“《火鳳燎原》作者陳某的成名作就是《不是人》?!?/p>
這是不是猜中了?
一九九八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
這一年。
成龍、周潤發(fā)和李連杰三大港影巨頭,聯(lián)袂去了好萊塢,只留下周星馳一人獨守香港影壇。
新偶像郭富城和鄭伊健崛起,二人以一部大制作漫改電影《風(fēng)云雄霸天下》,聯(lián)袂將雙周一成、李連杰及多部好萊塢片,盡數(shù)擊敗。
舊日王朝開始動搖。
也就在這一年。
四大天王在香港樂壇之爭,正熾烈如火。
郭富城創(chuàng)下天王年代,連莊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的唯一紀(jì)錄,并將香港樂壇男歌手頂級大獎一并收入囊中。
此舉實乃空前未有之盛況。
而誰也不曾想到,這竟是香港樂壇的最后巔峰。
一代王朝,行將落幕。
說來有趣。
一位筆名叫“陳某”的漫畫家,則在這一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套漫畫,也即上文提到的《不是人》。
漫畫的主要內(nèi)容,是替一些著名的三國人物“翻案”。
他將呂布、貂蟬、關(guān)羽、魏延、諸葛亮和姜維等歷史人物之間的心路歷程,以另一種角度編寫,全面推翻了大眾固有的印象。
這確實相當(dāng)有意思。
漫畫只有兩卷。
上卷講,“曹操與劉備圍攻下邳,呂布兵敗被俘,不久即遭斬首,但軍兵們所關(guān)注的,卻是呂布那如花似玉的寵妾貂蟬,為了不讓貂蟬的美貌繼續(xù)禍國殃民,關(guān)羽決定……”
下卷說,“魏延因與諸葛亮曾有舊怨,在先帝死后即不受重用,魏延滿腹悲憤。諸葛亮死后,遺計姜維、馬岱斬殺魏延……”
那么,以此《不是人》,葉、鄭二人會選哪一個故事?
如果為真,恐怕完全無需糾結(jié)。
筆者以為,這肯定會選擇《不是人》上卷。
故事從兵荒馬亂的歲月和野獸般的呂布講起,從他如何以一敵百、悍勇無雙,如何弒義父丁原、轉(zhuǎn)投董卓,又如何殺掉董卓,攜貂蟬而走,后得陳宮之助,踞下邳而立。
然好景不長。
如前述梗概,在曹操與劉備的夾攻之下,呂布兵敗被殺。
事情至此,迎來一個轉(zhuǎn)折。
美到禍亂天下的貂蟬,該如何處置?
武圣關(guān)羽登場。
他孤身一人,夜探牢獄。
而面對如此一個美得“驚心動魄”又一心求死的貂蟬,號稱千秋忠義的“美髯公”關(guān)羽,是一意孤行,以掌中一柄青龍偃月刀,斬去禍根,還是最終不忍,來一場月下釋貂蟬,又或者淪陷于美色,納貂蟬于室?
筆者以為,以戲路廣闊、表演層次豐富的郭富城,飾關(guān)公之糾結(jié)、大義與心思之電轉(zhuǎn),以古天樂演呂布之粗獷,皆可為佳。
甚至可成系列,一再反轉(zhuǎn)。
問題在于,此《不是人》是不是彼《不是人》?
來看看影迷的討論。
“燕”認(rèn)為,“如果是漫畫改,為何新聞不加前綴?還有怎么可能拿到基金扶持,香港基金扶持有要求一原創(chuàng),二,是宣揚香港本土文化。漫畫是魔改三國,哪哪都不沾邊”,其次,“如果是三國,哪怕魔改,現(xiàn)在的香港影市都承受不起這種大投資?!?/p>
該怎么看?
就新聞?wù)f新聞。
與《不是人》同時,不但《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展獲895萬撥款,就連入圍“串流平臺內(nèi)容開發(fā)計劃”的《信一傳》,都得到了120萬的資金支持。
至于本土文化,不見得只有香港一隅的本土邊緣題材,才能夠得到支持,就沖著電影的全香港演員班底,就應(yīng)該能得到認(rèn)同。
這無須糾結(jié)。
所以筆者認(rèn)為,“原創(chuàng)”和“本土”這兩個概念,或要斟酌,而《不是人》就算是漫改和三國題材,也應(yīng)該同樣符合香港電影發(fā)展基金的要求。
反而是“大投資”這一條,頗有針對性。
連《九龍城寨之龍頭》這樣已有堅實根基的大制作,都尚未落地啟動,葉、鄭二人當(dāng)真敢貿(mào)然開拍另外一部大制作電影?
就算他們敢拍,又有哪家電影公司敢接招?
這很現(xiàn)實。
另一位“Sam”則說,“如果要改陳某的這部漫畫,不如改他另一部更出名的《火鳳燎原》?!?/p>
理論上沒錯。
但很顯然,鄭保瑞是一個追求“表達”的導(dǎo)演。
這從他歷年來的《狗咬狗》、《意外》、《智齒》、《命案》甚至是《九龍城寨之圍城》等作品中,就可窺一二。
如果票房是第一考慮,他就斷不會說出,“拍西游電影,只是能賺一點錢”這樣的話。
而他不但追求“表達”,也希冀思想,比如就拿《九龍城寨之圍城》來說,熱衷港式動作電影的影迷,只看到“熱血動作”這一層,卻并不知道,江湖的暗黑與史詩般的敘事,才是最終托起整部電影口碑的基石。
所以當(dāng)筆者見到“續(xù)集打就行了”這種觀點,總不由嘆息。
如果只是“打”就可以,那么多龍虎武師,那么多全國武術(shù)冠軍,為什么幾乎再也跑不出來又一個動作巨星?
嚴(yán)格來講,鄭保瑞是“作者導(dǎo)演”一掛。
選《不是人》而非《火鳳燎原》 ,或情理之中。
消息暫僅只鱗片爪。
可知者,唯葉、鄭、郭、古將聯(lián)手一戰(zhàn),至于究竟如何一個“不是人”法,現(xiàn)階段都只是影迷層面的各種猜測。
只不過,在香港影壇群星躊躇、諸多電影公司束手之際,有這么一個消息傳出,已是積極信號。
言下之意,是港片未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