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起源于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教的一個叫“塔基亞原則”的教義完全不了解,甚至連這個詞都從未沒有聽過,導致分辨不了是非黑白的情況,把好當做壞,把壞當做好,甚至把仇恨自己的人視為偶像。
塔基亞原則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具有掩蓋、偽裝的意思,指當阿拉伯穆斯林處于不利的處境,或想要達成某種重要目的時,可以隱藏自己真實的宗教信仰,不用每天都往境外阿拉伯的方向跪拜五次和執(zhí)行繁雜的宗教禮儀,以避免暴露身份。
其使用的方法和依據(jù)來自《可蘭經(jīng)》第3章第28節(jié): “信道的人,你們不可舍與迷信者為盟友,誰犯此禁令,誰不得真主的保佑,除非你們對他們有所畏懼而假意臣服,主使你們可以隱蔽自己保證安全?!?/p>
還有《可蘭經(jīng)》第9章第7至8節(jié): “在真主及其使者們看來,以物配主的迷信者們怎么能與尊貴的信道者們簽訂盟約呢?”
當時的阿拉伯人先知穆罕默德認為,迷信者沒有誠信可言,因此高貴的信士們不用對敵人遵守誠信,不管怎樣,敵人遲早會背叛盟約,你們應(yīng)當主動討伐他們,因為即使對方?jīng)]有盟約,但也可能背叛盟約。
補充: 阿拉伯人穆斯林認為的迷信者,指凡是不信他們的安拉的人就是迷信,因為他們認為安拉創(chuàng)造了一切事物,尤其創(chuàng)造是人類,但許多人遺忘和丟失了自己的一神教信仰,而去迷信多神和崇拜祖先。
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曾將塔基亞原則運用的淋漓盡致,以供信徒后人學習。
在一千多年前,當穆罕默德和不信伊斯蘭教的中東各族作戰(zhàn)的時候,穆罕默德在處境不利的情況下被迫求饒,使對方與自己簽訂停戰(zhàn)協(xié)議,并表示自己信守承諾絕不再侵入對方領(lǐng)地和傳播宗教,雙方?jīng)Q定停戰(zhàn)十年,并簽訂《侯代比亞和約》。
該條約的內(nèi)容,穆罕默德一個都沒有遵守。例如,說好的只能在麥加朝覲,但不能向他人傳播伊斯蘭教,結(jié)果穆罕默德的人在進入麥加城后,一直暗中傳教,發(fā)展秘密聯(lián)絡(luò)人,并安排奸細潛伏在城中。
不僅如此,說好的停戰(zhàn)10年,結(jié)果穆罕默德在簽訂條約的第2年,突然就在某日夜里發(fā)動奇襲,趁著對方?jīng)]有防備,加上城中潛伏已久的塔基亞原則偽裝真實身份的秘密信徒的里應(yīng)外合,助其開門和提供城內(nèi)情報,穆罕默德在一天之內(nèi)很快便攻占了麥加城,取得了這一重大勝利,并成為日后伊斯蘭國家的戰(zhàn)爭準則廣泛使用。
從此,《侯代比亞和約》也被視為侯代比亞原則,指穆斯林與敵對勢力的盟約可以不做效,他們的理由是:
“敵對勢力沒有尊貴的阿拉伯信仰,所以肯定是不守誠信的,即使敵對勢力遵守條約,但終有一天他們都會背離盟約,因此我們要先下手為強才行,避免對方可能的背叛,所以他們可以不遵守盟約?!?/p>
通過塔基亞原則和侯代比亞原則,使得阿拉伯人后來向周邊地區(qū)的傳教擴張和戰(zhàn)爭行動變得靈活多變,令人防不勝防。
因為普通人很難判斷他們到底有沒有加害之心,昨日還可能是友善的街坊鄰居,明日可能就完全變成另一副相反的模樣。
不僅如此,阿拉伯人對塔基亞原則的運用已經(jīng)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遠不止我們想的那么簡單,畢竟塔基亞原則除了掩蓋的意思,還有獲取他人信任的意思,因為掩蓋就是為了獲取信任,因此如何獲得他人信任,便是塔基亞的重要目標之一。
歷史上,阿拉伯人是十分熱衷經(jīng)商的民族,他們遷徙各地貿(mào)易往來,但其他族群又反感阿拉伯人喜好一邊經(jīng)商,一邊傳播伊斯蘭教,因此許多國家對阿拉伯人的商人都有官府管制,避免他們生出事端。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國官府雖然對阿拉伯人傳教管制的很嚴格,但阿拉伯人同樣也想出了許多辦法進行應(yīng)對。
例如,一些阿拉伯人為獲取他國官府和人民的信任,甚至會自己主動揭露或反對自己人。像什么,批判一些阿拉伯人在歷史上的負面信息、給所在國的主體民族說好話,或給自己的阿拉伯人說壞話,從而引起所在國的人放松警惕和信任自己。
甚至,還故意在阿拉伯人比較聚集的地帶溜達散步,并與當?shù)氐陌⒗伺浜涎輵颍[矛盾爭吵給神州人民看,從而讓自己獲得更多信任,說自己為了捍衛(wèi)華夏揭露阿拉伯人,遭受了許多不友好對待。
隨著越來越多人的信任,某天再搖身一變對眾人說: “其實你們誤會阿拉伯人了,阿拉伯人還是很好的,伊斯蘭教是善良寬容的,我跟你們說……”開始驚天大反轉(zhuǎn)。
例如,某些所謂的揭露陜甘西北歷史的人,裝模作樣到西安的一些街道,又機緣巧合給人逮到,接著吵架鬧得沸沸揚揚。
就在人們對揭露陜甘教亂而在線下與人爭吵的此人高度贊揚和信任,并且是在事件熱度最高漲的時候,第二天此人迅速發(fā)布歌頌伊斯蘭教歷史悠久、鼓吹清真寺是西北地區(qū)璀璨的文化寶地、一直以來都是保教愛國、贊美清真寺環(huán)境優(yōu)美、還受到大清嘉獎,底蘊深厚,甚至嚴厲批判“秦不留回”是沒有任何歷史依據(jù),且十分狹隘反動地主階級編造的謠言,與他此前的視頻完全是相反的畫風,令人猝不及防。
簡單來說,就是先裝模裝樣的批評陜甘的一些歷史,從而獲取認同和關(guān)注,然后再在之后通過各種方式,想辦法獲取更多的信任,例如主動與一些伊斯蘭教人士進行連麥或?qū)υ捊涣?,與對方進行爭吵,最好是吵的面紅耳赤,這樣才足夠真實。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粉絲,對其內(nèi)容也逐漸信任,便開始悄無聲息的洗白和美化陜甘西北的歷史,這時雖然狐貍尾巴都露了出來,但不了解塔基亞原則的人卻就此深陷井底,完全信任對方的所有言論。
例如,告訴自己的粉絲: “雖然陜甘西北曾經(jīng)發(fā)生過那些不好的歷史,但這其實是另有原因,是因為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暗中挑撥,慈禧太后西逃都是他們護駕,慈禧好贊美他們是派衍天方,保教愛國,你們污蔑伊斯蘭教,是想不承認大清國嗎?”
例如,告訴自己的粉絲: “雖然馬化龍和白彥虎等人確實信仰伊斯蘭教并叛亂,但他們不能代表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是很美好的、是和平的、是善良的,我們不能因為少部分的人,就否定偉大的伊斯蘭教,他們都是保教既保國,不能誤解他們?!?/p>
更有甚者如自稱某名校宋師傅之人,更是表現(xiàn)為明粉或皇漢的身份,自稱華夏民族主義者,對清朝統(tǒng)治的黑暗進行所謂的揭露而收獲許多追隨者。結(jié)果,轉(zhuǎn)頭就發(fā)布了反對漢文明歷史是中華正統(tǒng)的言論,并批評“漢正統(tǒng)論”是狹隘偏見的錯誤觀點。
許多人對阿拉伯人的塔基亞原則,連聽都沒聽過,即使略微了解也只知道塔基亞原則是掩蓋的含義,可又有幾人知道塔基亞原則最重要的含義是“獲取信任”這四字?
文章的最后,希望諸位切記,無論如何首先得判斷所閱信息的作者是否有阿拉伯人之塔基亞原則的相關(guān)立場和背景,了解作者的族裔立場和宗教信仰,這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項,這其實就像平常吃飯一樣,你總不能吃來不明白的人送來的飯吧?既如此,來路不明的信息,同樣也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別稀里糊涂的就被人忽悠。
尤其是在閱讀或觀看關(guān)于與陜甘西北歷史的文章或視頻時,先判斷清楚作者的具體族裔和宗教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與這方面有關(guān)的資料和信息,許多都來當年伊斯蘭教之徒孫的編寫和宣傳。
畢竟作為百年前其中一方當事人后代,對這方面的事普遍很關(guān)心,有不少用民間謠傳作為史料依據(jù)的情況,如果你輕信他們所謂的“老一輩所說”那就貽笑大方了,畢竟什么立場說什么樣的話,肯定是說對自己有利的,信他們的人真是有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