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你說陳老總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1958年秋天的一個夜晚,水靜放下電話,一臉疑惑地問丈夫楊尚奎。
電話是警衛(wèi)處長打來的。話很短,事兒卻不小。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同志,請她明早八點,去他下榻的濱江招待所吃飯。水靜心里直犯嘀咕。丈夫楊尚奎是江西省委第一書記,陳老總來南昌視察,要請客吃飯,按理說也該是請他們夫婦二人??蛇@通電話,偏偏只點了她一個人的名。更奇怪的是,哪有請客趕在早上八點的?這分明是一頓“早飯局”。事出反常,必有緣由。
楊尚奎看著妻子滿腹狐疑的樣子,也一時想不明白,只能寬慰道:“去了不就知道了嘛!老首長還能有什么壞事不成?!痹捠沁@么說,但這份不同尋常的邀請,確實讓這個平靜的夜晚多了一絲懸念。
水靜和陳老總當(dāng)然是認(rèn)識的。說起來,這已經(jīng)是她第三次見到這位聲名赫赫的元帥了。第一次是在山東臨沂,她還是新四軍里的一名普通干部,臺下的她仰望著臺上作報告的陳毅,只記得他嗓門洪亮,講話風(fēng)趣,像個磁場,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了過去。可惜,那時天差地別,連句話都沒能說上。第二次見面,也是在1958年的春天,因工作有過一面之緣,同樣沒有深談。
這一次,陳老總到南昌,楊尚奎和水靜作為東道主,第一時間就去招待所探望。陳毅是楊尚奎的老首長,情誼非同一般。水靜熱情地挽留,希望老首長能在南昌多待幾天,好好看看這座英雄城的建設(shè)。陳老總卻擺擺手,爽朗大笑,說自己公務(wù)纏身,明天一早就得趕回上海。正是因為知道他行程如此緊張,這頓突如其來的“早飯局”才更顯得撲朔迷離。
第二天,水靜懷著好奇心,準(zhǔn)時趕到了濱江招待所。工作人員將她引到客廳,沒等她坐穩(wěn),陳老總就從樓上下來了,人未到聲先至:“水靜同志,你好啊!”他沒有繞圈子,直接就揭開了謎底。原來,他今天真正想請的客人,是賀子珍大姐。他明天就要走了,臨行前想跟老戰(zhàn)友聚一聚,吃頓飯,聊聊天。
陳老總解釋說,他跟賀子珍大姐雖然很熟,但畢竟男女有別,單獨吃飯總覺得不太妥當(dāng)。因此,他想請一位女同志作陪,思來想去,覺得水靜同志最合適。一方面,水靜和賀子珍彼此熟悉,關(guān)系也不錯;另一方面,水靜的丈夫楊尚奎又是省委書記,請她出面,既合情也合理。
聽到這里,水靜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不禁對陳老總的細(xì)心周到暗自佩服。這份體貼,已經(jīng)超越了普通的工作關(guān)系,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和關(guān)懷。同時,她也有些心疼。堂堂一位元帥、外交部長,得忙到什么份上,才要把與老戰(zhàn)友的私人情誼,擠占在早餐這片刻光陰里呢?
正說著話,賀子珍也到了。她一進(jìn)門,看到水靜,便微笑著點了點頭。陳老總更是熱情地迎上去,緊緊握住她的手,親切地問候道:“大姐,您好嗎?”賀子珍笑著回答:“我很好。”這聲“大姐”,叫得格外自然。有意思的是,陳毅的年紀(jì)其實比賀子珍要大。這一聲稱呼,承載的是一段特殊的歷史記憶。那是從井岡山時期就結(jié)下的情誼,因為賀子珍是毛主席的妻子,所以陳毅、朱德這些老戰(zhàn)友們,都習(xí)慣性地尊稱她一聲“大姐”。這聲稱呼,無關(guān)年齡,只關(guān)乎那段崢嶸歲月里結(jié)下的深厚情誼。
賀子珍搬到南昌后,生活上受到了省委無微不至的照顧,方志純朱旦華夫婦,楊尚奎水靜夫婦,都待她如親人。她把這些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陳老總,言語間滿是感激。陳老總聽了,欣慰地點著頭。老戰(zhàn)友們晚年能過得安穩(wěn),是他最大的心愿之一。
飯菜很快上齊,三位老戰(zhàn)友圍坐一桌,邊吃邊聊。氣氛很是融洽。陳老總的胃口出奇地好,吃飯的樣子甚至可以用“狼吞虎咽”來形容。在水靜看來,這恰恰是身體康健的表現(xiàn)。一個人只有精神頭足,身體沒毛病,吃飯才香。看到老首長吃得這么痛快,她心里也跟著高興。
席間的氣氛正好,水靜又忍不住舊事重提,再次挽留陳老總:“老總啊,您看大家這么久沒見,話都說不完,不如就多留兩天吧?”陳老總聽了,再次哈哈大笑,這次的笑聲里,多了一絲無奈和真誠的渴望:“想啊,想得要命,做夢都想!”他坦言,自己是真想留下來,看看南昌的工廠,逛逛八一南昌起義紀(jì)念館,和老朋友們好好敘敘舊。但是不行,他吃完這頓飯就得動身,中午前必須趕回上海,下午還有個重要的外事會議等著他。
聽到這里,水靜和賀子珍都沉默了,心中滿是遺憾。尤其是賀子珍,她望著眼前這位豪爽依舊的老戰(zhàn)友,思緒不由得飄回了九年前。那是1949年,她剛剛回國不久,滿懷希望地想去北京,卻未能如愿,心情正值低谷。途經(jīng)上海時,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得知消息,說什么也要見一面。
當(dāng)時,陳毅在上海大廈設(shè)宴,隆重款待了賀子珍以及同行的方志純等人。時隔多年再見,陳毅依然尊敬地稱她“大姐”,她也依舊親切地叫他“小陳”。稱呼未變,情誼也未變。席間,陳毅熱情地邀請賀子珍留在上海生活,并承諾會安排好一切。這份在困頓中雪中送炭般的關(guān)懷,讓賀子珍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至今想起來,心里都暖洋洋的。
一頓早餐的時間,實在太短。陳老總匆匆吃完,便起身告辭,趕赴機(jī)場。水靜和賀子珍將他送到門口,看著他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在那個激情燃燒又無比繁忙的年代,老一輩革命家之間的情誼,沒有那么多花哨的表達(dá)。它就蘊(yùn)藏在這樣一頓精心安排的早餐里,一聲跨越時空的“大姐”里,一次次想留卻又不得不走的匆忙告別里。這是一種含蓄而厚重的情感,簡單、純粹,卻足以抵擋歲月的侵蝕,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溫潤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