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車整了個大動作,說白了就是提車前必須先把錢全打完,不然定金直接沒收。這事聽著就讓人鬧心,以前訂車流程明明是先交定金鎖單,等車造好了再付尾款拿車,現(xiàn)在突然變卦,搞得不少人都懵了。我身邊有朋友本來想買小米車,現(xiàn)在直接打退堂鼓,說這哪是賣車啊,分明是變相要人先交全款再生產(chǎn),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嘛?
其實小米也不是對所有人都這么狠,他們說是專門針對那些“不靠譜”的客戶。比如說有人訂了車之后老是往后拖提車時間,或者明明選了分期付款卻一直不去辦手續(xù)。懂行的都知道,這類人十有八九是黃牛。黃牛早先那會兒可賺翻了,小米剛上市那陣子,搶個訂單占個坑,等車造出來轉(zhuǎn)手就能賺兩萬塊,一百個訂單就是兩百萬,簡直比上班強多了。但現(xiàn)在黃牛日子不好過了,二手車市場飽和,賣不出好價錢,與其提車后虧錢,不如直接放棄定金跑路。
小米這時候突然改規(guī)則,說白了就是想清理這些黃牛訂單。他們指著合同條款說這事不違規(guī),因為訂車時都簽過協(xié)議,上面寫著“通知付尾款后7天必須結(jié)清,否則違約”。聽起來挺有道理,但仔細一琢磨問題就來了。比如說國慶節(jié)放七天假,剛好趕上這7天期限,銀行又不上班,那不是直接逼人違約嗎?我有個朋友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結(jié)果定金全打了水漂。
網(wǎng)上有人說小米這是“霸王條款”,但打12315投訴基本沒用。為啥?因為法律上“霸王條款”得是明顯坑消費者的,比如故意不交車或者亂收費,但小米這條款其實沒違反這些。消費者該付的錢還得付,就是時間卡得緊了點。不過話說回來,要是真遇上特殊情況,比如家里急事耽誤了,這7天期限也太不近人情了。
波哥在文章里建議把7天自然日改成7個工作日,這樣節(jié)假日不算進去,至少能給普通人喘口氣的機會。說實話我覺得這個建議挺實在的,畢竟誰家沒個突發(fā)情況?但評論區(qū)一堆人罵波哥是小米水軍,說他收了錢才幫小米說話。其實波哥也沒偏袒誰,他最后還問了一句:小米現(xiàn)在這么著急要錢,那他們之前吹噓的那些訂單量里,到底有多少是黃牛搞的鬼?
這事讓我想起之前網(wǎng)上有人說小米早期訂單很多,但其實大部分都是黃牛占的坑。要是真把黃牛訂單剔除,剩下的真實用戶可能連一半都不到。這不就跟某些直播帶貨的虛假銷量一樣嗎?表面看著熱鬧,實際水分大得很。
現(xiàn)在買車的人也學(xué)聰明了,誰還敢再跟風(fēng)搶購?萬一遇到黃牛攪局,自己反而成了冤大頭。我有個表哥本來想買小米車,現(xiàn)在直接去4S店看現(xiàn)車了,他說與其玩命搶預(yù)售,不如實打?qū)嵏跺X拿車。
說到底,小米這波操作確實堵住了黃牛的路,但普通消費者也跟著遭殃。要是合同條款能再靈活點,或者加個特殊情況說明,可能爭議沒這么大?,F(xiàn)在搞得兩邊都不討好,黃牛罵他們小氣,普通用戶嫌他們摳門,最后受傷的還是品牌口碑。
你看特斯拉賣車都是全款預(yù)付,但人家至少退款政策透明,不像小米這樣動不動扣定金。比亞迪那邊分期付款雖然麻煩,但至少不會突然改規(guī)則坑人。小米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是不是該在用戶體驗上再用心點?
現(xiàn)在網(wǎng)上都在傳小米的訂單數(shù)據(jù)有問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次事件之后,肯定有不少人對小米的預(yù)售模式失去信心。與其搞這些套路,不如踏踏實實造好車,把合同寫明白,讓消費者買得舒心,這不比什么都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