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裝都不帶裝一下了。就在剛剛,普京剛回到俄羅斯,歐洲就準備秋季大軍演,評估北約開戰(zhàn)的準備情況。
這一次北約秋季軍演,有14個歐洲國家參加。不一樣的是,美國不再作為主力和領導者。北約秋季軍演,將由德國軍方直接指揮和領導,德國軍隊將直接出動8000多人,以及1000多輛坦克裝甲車等裝備。
但德國這次當“話事人”可不是臨時起意。2022年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后,默克爾時代“國防軍開個坦克都得現(xiàn)修履帶”的窘境徹底反轉。
2024年德國軍費暴漲28%,砸下885億美元直接躋身全球第四軍事土豪,光“豹2”坦克就囤了1821輛,比整個波蘭軍隊的裝甲家底還厚實。
更絕的是,德國一邊買35架F-35戰(zhàn)斗機當“硬通貨”,一邊偷偷把二戰(zhàn)時期的坦克工廠改造成無人機生產線。
現(xiàn)在連萊茵金屬公司都開始用3D打印技術造炮彈引信——這波操作,連美國軍工復合體都得喊“內卷王”。
可這么一來,美國的“太上皇”地位就打臉了。以前北約軍演就像美國的“個人秀”,2018年“三叉戟接點”演習5萬人里美軍占了快一半,連指揮帳篷里的咖啡都是星冰樂味的。
但這次德國主導的秋季軍演,美國象征性派了幾艘兩棲艦意思意思,連指揮頻道都從“英語優(yōu)先”改成了“德語+英語雙語模式”。
諷刺的是,德國參謀部里負責協(xié)調的25個聯(lián)絡官,居然有一半是從波蘭、荷蘭挖來的“臨時工”——這哪是軍演,分明是歐洲版“權力的游戲”海選現(xiàn)場。
而歐洲這波“叛逆期”操作背后其實是真金白銀的焦慮。2024年北約成員國軍費集體破紀錄,32國里18個達到GDP占比2%的標準,連瑞典這種中立國軍費都暴漲34%。
這種“軍備競賽”本質上是對美國信任危機的應激反應:當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會上說“歐洲該自己交保護費”時,德國國防部連夜把“豹2”坦克的部署圖從“防御東普魯士”改成了“封鎖加里寧格勒”。
不僅如此,德國聯(lián)合法國偷偷搞的“未來空戰(zhàn)系統(tǒng)”第六代戰(zhàn)斗機項目,連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招標書都沒拆開就扔進了碎紙機——這操作,比手機從美區(qū)切到日區(qū)還徹底。
但歐洲的“自主夢”也有現(xiàn)實的骨感。雖然德國這次拉了14個國家搞演習,但意大利和匈牙利偷偷在背后吐槽:“8000億歐元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怎么看都是給德國軍工企業(yè)送錢”。
更尷尬的是,德國空軍現(xiàn)在連個完整的電子戰(zhàn)中隊都湊不齊,還得從西班牙借“臺風”戰(zhàn)斗機當“臨時工”。
德國參謀部用來指揮演習的加密通訊系統(tǒng),核心芯片居然還是美國高通的——這場景,像極了手機調成英文模式后發(fā)現(xiàn)某些功能還得切回中文才能用的無奈。
而俄羅斯這邊的反應也堪稱是“教科書級反殺”。當?shù)聡箍嗽诓_的海轟隆隆開過,俄軍在加里寧格勒部署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突然開始頻繁試射,連黑海艦隊的老掉牙巡洋艦都裝上了最新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突然宣布,將對波蘭的天然氣供應削減到原來的15%——這招“能源反制”,比手機調成飛行模式還直接切斷歐洲的“電量”。
歸根結底,這場軍演的背后,是歐洲對“安全自主”的瘋狂試探。
當?shù)聡?000多輛坦克裝甲車排成“鋼鐵長城”時,他們真正想展示的不是肌肉,而是一種態(tài)度:就算美國真的撒手不管,歐洲也能靠“豹2”坦克和萊茵金屬的155毫米榴彈炮,在東歐平原上畫出自己的“安全區(q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