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地鐵治安問題再次成為焦點。短短不到一周,皇后區(qū)、布朗克斯、曼哈頓接連發(fā)生多起持刀傷人案件,受害者橫跨男女老少,部分甚至與嫌犯素不相識。這一連串血案,讓通勤族感嘆:坐地鐵仿佛變成了一場“豪賭”。
案件發(fā)生在8月9日凌晨4時。一名29歲男子乘坐F線南行列車,列車即將駛?cè)胙蕾I加179街站時,一個陌生男子突然搭話:“你在看什么?”
這名男子禮貌回應(yīng)“我不想惹麻煩”,卻換來一記惡毒的襲擊——嫌犯掏出銳器劃傷了他的臉。
受害人被緊急送醫(yī),目前情況穩(wěn)定。警方確認嫌犯與受害人毫無瓜葛,是一起典型的隨機暴力。
媒體曝光監(jiān)控畫面,并表示嫌犯膚色較深、留有胡須,作案時頭戴深藍色漁夫帽、身穿深藍短袖襯衫。警方已公布照片,并呼吁市民通過“止罪熱線”(800-577-TIPS) 或 CrimeStoppers 應(yīng)用提供線索。
就在不到24小時后,8月10日晚間8:49,布朗克斯2號線南行列車接近Bronx Park East 站時,又發(fā)生一起持刀攻擊。
33歲男子與一名女子發(fā)生爭執(zhí),女子竟直接拿出利器劃傷對方頸部。警方確認嫌犯身份為39歲女子 Diana Perez,已當場被捕。受害人暫無生命危險。
再往前追溯,8月6日晚,曼哈頓華爾街站內(nèi),一名29歲女性在北行3號線車廂遭遇恐怖場景。
嫌犯突然掏出刀具,瘋狂亂砍,導(dǎo)致她的手臂、手掌與背部多處撕裂傷。更令人發(fā)指的是,嫌犯還趁機搶走她的手機后逃之夭夭。至今嫌犯仍未落網(wǎng)。
8月5日,一名25歲女性在切爾西23街地鐵站的進站臺階處,也無端遭一陌生男子持刀襲擊,再度凸顯地鐵治安之嚴峻。
紐約市地鐵每天承載近400萬乘客,是城市命脈。但治安問題由來已久。根據(jù)紐約警局 (NYPD) 數(shù)據(jù):
2023年地鐵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疫情前上升約30%。
2024年,地鐵內(nèi)共發(fā)生近500起刀具相關(guān)案件,平均每天就有1至2起。
進入2025年夏季以來,隨機攻擊、無差別傷人案件屢屢登上頭條。
不少治安專家指出,紐約地鐵“治安波動”背后,有三大結(jié)構(gòu)性問題:
無家可歸者與精神疾病患者比例上升—— 地鐵車廂常被當作臨時避難所,部分人缺乏醫(yī)療干預(yù),容易出現(xiàn)暴力行為。
警力分配不足—— 雖然市府承諾增加警察,但巡邏往往集中在曼哈頓中城,邊緣社區(qū)如布朗克斯和皇后區(qū)夜間警力不足。
司法系統(tǒng)循環(huán)—— 即便被捕,很多輕罪或初犯嫌疑人很快獲釋,形成“抓了放、放了再犯”的惡性循環(huán)。
“每天坐地鐵都像賭博?!币晃换屎髤^(qū)通勤族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上班沒有其他選擇,但心里總擔心是不是哪天就輪到自己?!?/p>
有市民表示,自己已開始刻意避開深夜和凌晨時段的地鐵,但對餐飲、醫(yī)療等夜班工作者來說,避開并不現(xiàn)實。
面對民怨,紐約市長和警局多次重申會“加大警力”,并強調(diào)市民仍應(yīng)信任公共交通。但現(xiàn)實是,短短一周四起案件,讓“治安改善”的承諾顯得力不從心。
公共安全倡議團體呼吁:
增加夜間巡邏與便衣警察
提升地鐵監(jiān)控覆蓋率
對精神健康危機人群提供更多干預(yù)渠道
但政策從宣布到見效,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從皇后區(qū)到布朗克斯,從曼哈頓到切爾西,短短一周內(nèi),紐約地鐵再次被暴力血案籠罩。受害者無一例外,都是普通上班族與通勤者,對于每天仍有數(shù)百萬乘客必須依賴地鐵,暴力的陰影已無法忽視。
當天匯率
1 美元=7.19人民幣
美國同城分類信息網(wǎng)免費發(fā)布平臺!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