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各領風騷幾十年,昨天我們討論了AMD如何取代英特爾的四十年霸主地位。今天,曾經(jīng)的“農(nóng)企”X86處理器在除了筆記本之外的幾乎所有細分市場都奪得了優(yōu)勢地位。比如游戲主機,從索尼PS5到Xbox Series X均采用了AMD方案,再如PC游戲掌機。
當前市場上的大多數(shù)PC游戲掌機都搭載了AMD的銳龍Z系列處理器,僅有少數(shù)例外。微星Claw8 AI+和Claw7 AI+采用英特爾酷睿Ultra 200V系列CPU,宏碁暗影騎士(Nitro Blaze)則選用AMD銳龍8040“鷹點”系列(其底層架構與多款銳龍Z系列芯片一致),而新發(fā)布的GPD Win5搭載了AMD最強勁的移動芯片——銳龍AI Max系列。聯(lián)想拯救者Go系列、華碩ROG Ally及ROG Ally X、微星Claw A8,乃至Xbox掌機,均采用銳龍Z系列;SteamDeck則使用定制AMD APU,雖與銳龍Z1系列相近,卻并非完全相同。
掌機偏愛AMD APU有諸多原因,但這些優(yōu)勢也可能輕易轉化為劣勢。畢竟,若所有掌機都搭載幾乎相同的硬件和架構,它們之間還有真正的差異嗎?或者說,不過是換了個“皮膚”的同款硬件?
硬件停滯:缺乏競爭的創(chuàng)新困境
通常而言,競爭加劇是推動創(chuàng)新的重要動力,這一規(guī)律適用于幾乎所有行業(yè),科技領域不例外、英特爾時代不例外、AMD時代也不會例外。如果主流游戲掌機都選擇AMD同一系列的不同硬件,那么行業(yè)停滯便在所難免。
當然,掌機游戲PC仍是小眾產(chǎn)品,盡管從整體來看,掌機已流行了數(shù)代。這種形態(tài)具備持久的生命力,即便真正的“主流掌機”選擇定制操作系統(tǒng)和簡化界面(如任天堂Switch及Switch 2)。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較新的掌機并未采用AMD芯片,而是選擇了英偉達APU。
盡管目前還遠未到因依賴同一架構而導致PC游戲掌機性能過時的地步,但需注意的是,AMD銳龍Z系列芯片并非個個都實力超群。銳龍Z2 Go基于老舊的Zen3架構,而銳龍Z2采用Zen4架構,本質(zhì)上與銳龍Z1 Extreme相差無幾。在AMD最新一代掌機芯片中,僅有銳龍Z2 Extreme和銳龍AI Z2 Extreme搭載了最新的Zen5架構,并配備AMD在移動設備上最強的Radeon 890M集成顯卡。
因此,即便同屬“全新”的銳龍Z2系列,這些芯片的性能也參差不齊。如果你購買了搭載Z2 Go APU的掌機,卻期待它擁有最新最強的硬件,難免會失望。聯(lián)想拯救者Go S(Windows版)受此影響最大,但它不會是唯一搭載弱性能硬件的掌機PC。在競爭有限、難以推動AMD持續(xù)升級的情況下,這一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幾代銳龍Z系列中延續(xù)。
設計同質(zhì)化:不止于硬件的撞臉
然而,讓這些掌機失去獨特性的,遠不止硬件相似。太多掌機游戲PC的外觀設計如出一轍。
掌機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空間確實有限,但并非毫無可能。SteamDeck在搖桿下方配備了兩個觸控板,便于操作;任天堂Switch、Switch2和聯(lián)想拯救者Go則采用混合設計,控制器可從屏幕上拆卸單獨使用。其他掌機均未采用這種“Joy-Con式”設計,也未添加觸控板。
事實上,多數(shù)其他PC掌機的外觀幾乎一模一樣,還存在諸多共性缺陷:偏移的搖桿布局、棱角分明的邊緣、扁平的機身,這些設計都可能帶來人類工程學上的不適。盡管搭載AMD芯片的掌機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整體設計和功能卻高度相似,常常讓人感覺只是在選擇品牌——Valve、華碩、宏碁、微星還是聯(lián)想。
非AMD的破局者仍在,并非一片灰暗
如前所述,市場上仍有搭載其他硬件的掌機。任天堂Switch2搭載定制英偉達APU(盡管是2020年的老架構),沿用Joy-Con式控制器設計,此次還升級了磁吸功能(當然,Switch 2完全屬于不同賽道,擁有任天堂四十年的生態(tài)積淀,而所謂的“PC掌機”積攢兩年的銷量還抵不上Switch2發(fā)售第一個月)。
微星Claw 8 AI+和Claw 7 AI+作為英特爾的旗艦掌機(至少目前是),在初代Claw慘敗后實現(xiàn)了不錯的“救贖”;即便是GPD Win5,也通過搭載超強的銳龍AI Max芯片(少數(shù)配備NPU的AMD掌機之一),以及采用創(chuàng)新的Strix Halo APU,與其他AMD掌機形成了差異。
因此,我們尚未陷入所有掌機完全同質(zhì)化的境地,但PC游戲掌機確實需要更多差異化元素。至少現(xiàn)在,廠商可以選擇在掌機上安裝基于Arch Linux的SteamOS而非Windows,這算是一點突破。但如果能在操作系統(tǒng)之外看到更多多樣性,那就更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