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買個電話手表能隨時聯(lián)系孩子,沒想到剛用3天,就被自動扣了298元會員費。”8月16日,市民王女士拿著女兒的兒童電話手表,懊惱地向記者展示扣費記錄。近年來,主打“定位、通話、安全”功能的兒童電話手表成為家長給孩子的標配,但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低價兒童電話手表暗藏消費陷阱,從誘導付費到隱私泄露,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手表剛到手時,孩子興奮地擺弄各種功能,彈出一個‘免費試用7天學習資源’的窗口,我隨手點了確認,想著不合適再退?!蓖跖炕貞洠?天后她并未收到任何提醒,直到手機收到銀行扣款短信,才發(fā)現(xiàn)被自動續(xù)費298元/年。當她聯(lián)系客服要求退款時,對方卻以“已過猶豫期”為由拒絕。
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售價50元至200元的低價兒童電話手表銷量可觀,其宣傳頁面多突出“視頻通話”“九重定位”等功能,卻對內置的付費內容含糊其詞。記者隨機采訪10位家長,有6人表示曾遭遇類似扣費:有的是“故事會員”自動續(xù)費,有的是“游戲道具”誤購,還有的是“云存儲擴容”被默認勾選。
“孩子認字不多,點進彈窗就可能觸發(fā)付費,有些按鈕設計得特別隱蔽,成年人都容易誤操作?!笔忻駝⑾壬膬鹤釉谕媸直韮戎糜螒驎r,誤買了198元的“鉆石禮包”,“退款過程耗時半個月,客服反復要求提供孩子操作視頻,最后只退了一半費用”。
除了消費陷阱外,定位的準確性和隱私安全更讓家長揪心。前段時間,市民張女士的兒子放學后未按時回家,她通過手表定位顯示孩子在“XX商場附近”,可全家找了1個小時也沒發(fā)現(xiàn)孩子,最后才知道孩子在小區(qū)花園玩耍,手表定位偏差超過1公里?!瓣P鍵時刻指望不上,這安全功能不是白搭嗎?”張女士無奈地說。
記者注意到,部分兒童電話手表還存在“社交漏洞”。市民趙女士發(fā)現(xiàn),10歲的女兒通過手表“好友圈”添加了陌生賬號,對方頻繁發(fā)送游戲鏈接,“幸虧及時發(fā)現(xiàn),萬一誘導孩子透露家庭信息,后果不堪設想”。
業(yè)內人士提醒,家長選購兒童電話手表時需避開三大“雷區(qū)”:一是警惕“超低價+多功能”噱頭,這類產品往往壓縮安全成本;二是仔細查看權限設置,關閉不必要的麥克風、攝像頭授權;三是選擇支持“家長遠程管控”的品牌,可實時查看消費記錄和社交動態(tài)。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