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澤連斯基在記者會上宣布烏軍在俄烏戰(zhàn)場上“贏了”。因為俄軍在前線的損失,是烏克蘭的3倍。
澤連斯基舉例稱,俄軍在前線每天損失1000名士兵,烏克蘭每天的損失是340人,大致比例是3比1。除此之外,烏克蘭和俄羅斯在火炮上的損失比例是1比2.4,無人機是1比1.4,如果烏克蘭有足夠的無人機供應,這個數(shù)字可以輕松突破1比2.5。
那就不禁要問了,既然俄羅斯的戰(zhàn)損是烏克蘭的3倍,那為什么烏東四州烏軍還是丟了?這在邏輯上說不過去。這時候就有人會說了,俄軍用的是人海戰(zhàn)術,才拿下烏東。但這似乎又存在一個邏輯上的致命硬傷。
截止到去年年底,烏克蘭官方宣布陣亡人員總數(shù)量為46萬人,總傷亡人數(shù)為196萬人。按照澤連斯基給出的比例,俄羅斯陣亡人數(shù)應該超過130萬人,傷亡人數(shù)接近600萬人。俄羅斯一共有1.4億人口,算男性7000萬人,那每11個俄羅斯男人中,就有一個在俄烏戰(zhàn)場受傷或者陣亡。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竟然沒有宣布戰(zhàn)爭總動員,而只是進行了部分動員,征召了30萬人的部隊。
而反觀烏克蘭,損失了46萬的部隊,烏克蘭征兵部門就開始滿大街抓壯丁了。兩相對比,高下立判。所以,澤連斯基這話根本沒啥可信度,只能說是自欺欺人。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澤連斯基的這番表態(tài),處于一個十分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
8月12日,澤連斯基作出這番表態(tài);
8月13日,澤連斯基趕赴德國,參加歐洲領導人與特朗普的視頻會議;
8月15日,特朗普和普京將在阿拉斯加與普京舉行視頻會晤。
這兩天,對烏克蘭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直接決定烏克蘭未來的命運。
所以,澤連斯基表態(tài)的背后,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贏而贏,而是想辦法讓別人相信,烏克蘭能贏。
澤連斯基前往德國,參加與特朗普的視頻會議,目的就是協(xié)調歐洲和美國的立場,讓特朗普與普京的談判,更加符合歐洲和烏克蘭的利益。
俄烏戰(zhàn)爭打到現(xiàn)在,澤連斯基手里也的確沒什么底牌,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還是拜登留下來的政治遺產,特朗普也不會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新的援助。
看到特朗普的轉向,歐洲雖然還是表示會盡量支持烏克蘭,但已經遠遠沒有前兩年那么轟轟烈烈了。
想要改變這一局面,澤連斯基的選擇其實就只有一個,在俄烏戰(zhàn)爭中取得優(yōu)勢,掌握主動權,歐美才可能繼續(xù)對烏克蘭提供援助,只有這樣歐美的繼續(xù)投資才能換來回報。所以不管烏克蘭頂不頂?shù)米?,澤連斯基只能宣布烏克蘭贏了。
除此之外,即將在8月15日舉行的“特普會”,核心議題是俄烏戰(zhàn)爭的?;饐栴}。特朗普也說會議會涉及“領土交換”的問題,這就意味著這場談判是圍繞雙方現(xiàn)有的戰(zhàn)線談判。
因此,澤連斯基必須要向特朗普傳遞一個明確的信息,即烏克蘭有能力反推戰(zhàn)線,才有可能讓特朗普在談判中展現(xiàn)出更加強硬的態(tài)度,烏克蘭也可以拿到更多的好處。
但俄烏戰(zhàn)爭的走向幾乎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歐洲還在堅持的原因其實就只有一個,俄羅斯不能把大炮架在歐盟的大門口,維持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存在以作為歐盟的緩沖區(qū)。
俄羅斯的目標就是烏克蘭絕對的中立化和去武裝化,確保俄羅斯的腹地不會暴露在北約的威脅下。
美國就更不用說了,把俄羅斯消耗跨了,把歐盟吸干了,同時還把烏克蘭的國有資產和礦產搞到手了,美國沒有繼續(xù)打下去的動力了。
只要俄羅斯不尋求完全控制烏克蘭,美歐俄三方利益基本上就得到平衡了。也正是在這基礎上,才有了這場美俄元首會談。
甚至可以說很多事情,其實早已經在桌底下解決了,這場會談只是走個過場而已,只有澤連斯基認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