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國航空報)
王小影 姜晨薇
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慶安熱表處理分廠3302車間噴漆工段,在廠區(qū)東西主干道上有新老廠房兩個區(qū)域,宛如兩個“熔爐”。北面區(qū)域,王濤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護目鏡上凝著薄汗;南面區(qū)域,田松正拉著車子往烘箱里放零件,動作迅疾帶起一陣風。這兩位噴漆師傅,一位如精雕細琢的玉匠,一位似雷厲風行的快刀手,在油漆與高溫交織的世界里,書寫著各自的故事。
王濤投身噴漆工作一年多,雖入職時間不長,但干勁十足。此時,工段剛經(jīng)歷一場“升級戰(zhàn)”。過去,返工件堆在角落,那些帶著污點、水點的零件,按老標準是“允許存在3 ~5個臟點”的“合格品”??扇缃癞a(chǎn)品要求愈發(fā)嚴格,連針尖大的膠點都成了不可逾越的“紅線”。他這個初來乍到的年輕人,毅然挑起啃硬骨頭的重擔。
每天進入噴漆室前,他需要把自己裹進特制的防護服。天熱時,防護服里如同悶罐,35攝氏度的室溫紅線卡得嚴嚴實實,漆料在高溫下變得黏糊糊,噴槍一壓就易出疙瘩。他灑水拖地時總會多拖兩遍,角落積灰用毛刷尖一點點挑出,因為灰塵藏在零件紋路里,一旦噴上漆就會成為“疤”。擦洗零件工序,他改成“三重奏”:先用毛刷掃過每道棱邊,用壓縮空氣氣流帶走細塵;再用蘸著丙酮的無塵布輕擦表面,連螺絲孔里的膠漬都摳干凈;最后用干布收尾,零件表面都能映出他護目鏡后的眼睛。三遍噴漆如同修行,第一遍漆剛掛上,他就舉著刀片蹲下,對著光找瑕疵。有次,發(fā)現(xiàn)個小臟點,他趴在零件旁刮了10分鐘,直到處理干凈。第二遍、第三遍,每次都重復“掃射式檢查”,直至漆膜厚度符合工藝要求。脫防護服時,他的工裝能擰出半杯水,可看著零件在燈光下泛著均勻光澤,他笑著說:“漆料怕熱,咱人不怕?!?/p>
2007年,田松進廠,從學徒成長為經(jīng)驗豐富的師傅。零件一到,他便抄起噴槍急匆匆走了。
任務緊急是常事,有時周日傍晚剛躺下休息,車間電話就來了:“有批零件,明早必須交付。”他猛起身,往廠里沖。伴著烘箱嗡鳴聲,他一邊裝卸剛烘干的零件;一邊招呼徒弟幫忙。面對形狀復雜多變的零件,他憑借多年經(jīng)驗精準判斷積漆區(qū)域,噴槍在他手里快而準。遇到同事補漆需要幫忙,他便放下手中的活兒去幫忙,轉頭又風風火火趕進度。每次下班,他總會多留一會兒,關掉噴槍電源,檢查烘箱溫度,清理場地,交接本上記錄得清清楚楚。
噴漆房里,王濤正檢查新零件漆層厚度,田松那邊又傳來催促聲。一個在毫厘間求精準,一個在分秒里搶進度。他們把平凡的“活”干到極致,是最美的工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