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的防城港,一位女市委書記的履歷格外引人關注。她叫黃江。
8月14日至15日,黃江帶隊赴天津、唐山招商考察。短短兩天行程,馬不停蹄,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她不僅出席推介會,還親自上臺介紹防城港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產業(yè)政策,與企業(yè)家面對面洽談。有人調侃:“這是書記當‘業(yè)務員’了。”但這也許正體現了她的風格,不等不靠,主動出擊。
一個市委書記愿意放下架子,親自到處招商,說明了兩件事:一是她的工作態(tài)度足夠敬業(yè);二是防城港這座城市,正處在迫切需要發(fā)展突破的關鍵時刻。
黃江的仕途起點并不常見。
她1990年考入廣西師范大學外語系,四年本科后,又繼續(xù)讀了英美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她成為桂林旅游高專的一名英語教師。那時候,她的人生軌跡非常清晰:或者走學術之路,做一名英語專家;或者在教育崗位上穩(wěn)扎穩(wěn)打,逐步升任教授、院長。
短短幾年,她從普通教師做到旅游外語系副主任,黨委委員,仕途剛露苗頭。但誰也沒想到,2002年,她的人生突然轉彎:直接空降到賀州市,擔任副市長。
從大學講臺到副市長的跨越,跨度之大,令人咋舌。有人說這是“機遇”,也有人說這是“組織的信任”。無論如何,這一步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此后,黃江在賀州、北海、防城港多地輾轉任職,崗位跨度更大。她當過區(qū)政府副區(qū)長,也做過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甚至還去過外交部掛職副司長。這樣的經歷,讓她具備了超出一般地方干部的國際視野。
2017年,她來到北海,先是副市長,后來還兼任市委宣傳部部長、紅十字會會長、計生協會會長等多個職務。她的工作范疇越來越寬:從外事到宣傳,幾乎無所不包。
這些看似繁雜的履歷,實際上是她不斷積累的“能力拼圖”。每一塊拼圖,都在為未來的“完整畫像”打基礎。
2021年,黃江履新防城港市長,僅一個月后就轉正。三年任期,她主抓經濟發(fā)展和東興試驗區(qū)建設,推動口岸合作,招商引資,改善營商環(huán)境。
2024年9月,她升任市委書記,不久后又兼任防城港軍分區(qū)黨委第一書記。到這一步,她才真正成為這座城市的“掌舵人”。
防城港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面向東盟的窗口,又是邊境安全的前沿。既要發(fā)展經濟,又要守好國門。這樣的城市,對市委書記的要求,比一般地市更高。
在外界眼中,黃江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女領導”。她的氣質干練,皮膚白皙,看起來完全不像五十多歲的人,甚至還帶著幾分時髦感。這種形象,使她在各種公開場合中容易被記住。
但相比外貌,真正讓人關注的還是她的工作態(tài)度。有人評價,她是“行動派書記”:凡是招商、重大項目、重點企業(yè),她都親自過問,不擺架子,也不怕辛苦。
防城港的發(fā)展,過去常常被認為是“區(qū)位好,但潛力沒完全發(fā)揮”。如今,有了北部灣城市群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面向東盟的政策加持,這座城市迎來了新機遇。
回望她的人生,從講臺到政壇,從英語教師到市委書記,這樣的轉變少之又少。她自己或許也沒想到,當年手里拿著粉筆,如今卻要在政壇上掌握一座城市的方向盤。
這種跨越背后,有個人的努力和機遇,更有組織的考量。但不可否認,她已經完成了從“教育者”到“管理者”,再到“領導者”的身份轉變。
今天,她和防城港的命運,已經緊緊綁在了一起。對于這座邊陲城市而言,她不僅是一名書記,更是未來幾年發(fā)展的最大變量。
從講臺到市委書記,這樣的故事,本身就足夠傳奇。而接下來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