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ale of Sex and Intrigue in Imperial Kyoto
一千年前,紫式部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小說《源氏物語》 。她是誰?
本文即將刊登于《大西洋月刊》2025年10月號,印刷版標題為“The Ghost of Lady Murasaki.” 本文作者:勞倫·格羅夫 (Lauren Groff)是新書《The Vaster Wilds》的作者。攝影:Takako Kido
四月中旬,我飛往日本,因為我癡迷于一本11世紀的日本小說《源氏物語》。同時,我也迫切地渴望逃離我的祖國。文學(xué)的精髓在于,它能將讀者從灼熱的現(xiàn)實中拉升到更高的地方,讓我們能夠看到腳下浩瀚的時間之景。從云端,我們觀看著季節(jié)和歷史的輪回更迭,并從這樣一個事實中獲得一絲苦澀的慰藉:人類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無法阻止世界燃燒的物種。
我很納悶,《源氏物語》怎么會在此時此刻如此吸引我:這是一部狂野、令人困惑的作品,很多人認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小說,作者是一位神秘的女性,我們永遠不知道她的真名,但我們稱她為紫式部,或紫式夫人。這部小說長達一千多頁,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充滿了神秘的詩歌。它講述了那些生活在習俗、宗教、教育、財富、特權(quán)、政治、等級制度、審美觀等方面與21世紀美國人截然不同的人的故事,以至于他們的大部分關(guān)注點在時間和語言的屏障下對我們來說幾乎難以理解。
即便如此,這本我近三十年前初次接觸的小說,卻依然讓我念念不忘。我再一次被它那完全陌生的世界觀和文體所吸引。與大多數(shù)西方文學(xué)不同,紫式夫人的故事并非由亞里士多德式的弧線故事引導(dǎo),逐步達到高潮,然后是結(jié)局。相反,這部小說是情節(jié)式的,充斥著反復(fù)出現(xiàn)的意象和思想:迅速凋零的櫻花,天空中飄過的云朵,秋葉,以及這世間生命短暫而令人心酸的短暫。嫉妒戀人的靈魂附身于主要人物,令他們感到厭惡;一代人的丑聞在下一代人身上回響,并最終轉(zhuǎn)化成另一種形式。在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生的九個世紀前,紫式夫人就將魔幻現(xiàn)實主義融入了她的故事中。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能跨越時間的回響,自有其道理,但《源氏物語》對我如此迫切地訴說,卻遠非我所能察覺。我想在她自己的城市——現(xiàn)在的京都——找到那位作者的鬼魂,那里當時是日本帝國的首都。我想讓她大聲一點跟我說話。
中世紀女性一直令我著迷,尤其是那些富有藝術(shù)氣息的中世紀女性,她們的作品似乎不斷突破時代的界限,從而以一種奇特的視角展現(xiàn)她們筆下的地方。在我2021年的小說 Matrix中,我想象了12世紀作家瑪麗·德·法蘭西的一生。她是已知的第一位法語女詩人,她的一系列宮廷詩歌《萊伊斯》(Lais)充滿了奇異的活力。關(guān)于她,人們只知道兩個事實:她名叫瑪麗,來自法國,但居住在英國。我曾在這兩個國家生活過,但日本的平安時代(794-1185)與我的想象相去甚遠。
京都的夜晚圖片。
我們對平安時代宮廷文化輪廓的了解,使得《源氏物語》的?存在本身就充滿奇跡。宮廷中出身高貴的女性生活既孤立又充滿政治色彩:她們是氏族體系中的棋子,而男性通過婚姻獲得社會地位和權(quán)力。貴族階層盛行一夫多妻制,丈夫的妻子們被劃分成不同的等級。一旦結(jié)婚,統(tǒng)治階級的女性幾乎完全隱居,被迫用屏風和扇子遮住臉。幾乎沒有宮廷女性學(xué)習讀寫漢字——這是帝國官僚機構(gòu)的官方語言。
作為回應(yīng),宮廷女性發(fā)展了一種書面日語,這在紫式部族(可能出生于 973 年)成長的過程中還相對較新。除了物語(源自口頭傳統(tǒng)的虛構(gòu)故事)之外,第一批完整的日語散文文本是女性的自傳體作品。該時代另一部至今仍享有盛譽的著名作品是紫式部族同時代人清少納言所著的關(guān)于平安宮廷的色情日記《枕草子》。天皇貴族中的男性也熱衷于閱讀日語文本,但沒有人,無論男女,費心將《源氏物語》作者的真實姓名記錄下來,盡管作者在世時就被公認為技藝精湛的作家。她的筆名是“紫色”,以向故事中的一位核心女性人物致敬:她是同名源氏的童妻,也是她最親愛的愛人,源氏是一位既有皇室血統(tǒng)又有平民血統(tǒng)的王子。式部,意思是“禮儀之職”,與作家本人也沒有任何關(guān)系:它指的是她父親在宮廷中的地位。
和丈夫抵達京都的那天晚上,我興高采烈地拖著行李箱,沿著寺町街漫步。據(jù)說,紫式部族年輕時曾與父親在此居住。夜幕降臨,京都展現(xiàn)出最迷人的魅力。盡管成群結(jié)隊的游客渴望觸摸這座城市精心維護的層層歷史,但京都依然散發(fā)著深沉的柔和與靜謐。京都的建筑傳統(tǒng)上是木質(zhì)的,因此在過去的一千年里,京都的大部分地區(qū)屢遭火災(zāi),被夷為平地,又多次重建。然而,老城區(qū)的街道雖然一塵不染,幾乎沒有異味,卻似乎保留著一些中世紀的韻味:小樓鱗次櫛比,底層的小店面在圓形燈籠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明亮。
寺町街如今大部分已改為帶頂棚的拱廊,與紫式部族時代的面貌大相徑庭,但其精致卻平易近人的氛圍卻與這位作家眾所周知的人生軌跡相符。她出生于一個日漸式微的家族,是當時最顯赫的藤原家族的一個小分支。她的出身與文學(xué)息息相關(guān):她的父親、祖父、曾祖父和兄弟都是著名的詩人。她的日記讓我們得以窺見她內(nèi)心的私密思緒。日記講述了她年輕時如何偷聽父親教弟弟中文,并最終證明自己是更優(yōu)秀的學(xué)生?!罢婵上皇悄腥?!”她描述父親的語氣。女性能夠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是一件非常怪異的事情,以至于她“假裝看不懂屏風上的文字”,這些屏風用于分隔房間,遮擋女性的身體。她“擔心如果人們聽到有關(guān)她能力的謠言會怎么想”。
從廬山寺的陽臺望去的源氏花園
人們聚集在鴨川河畔——京都常見的夜景
公元996年,她依然未婚,而在當時的貴族階層中,女性往往在很年輕時就被期望出嫁。那一年,她隨父親北上前往越前。她的父親被任命為地方長官,這被視為一種恥辱,因為離開京都越遠,權(quán)力也就越微弱。到了二十多歲時,她返回京都,嫁給一位年長許多的親戚——藤原宣孝。《枕草子》中對他有生動的描寫,說他是一個張揚浮夸的人物,并且有許多妻子。兩年后,宣孝在一次瘟疫中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女兒。這個女兒后來成為一位詩人,被稱為大弐三位。在守寡期間,大約在11世紀初,她因悲痛或是出于無聊,開始用日語寫作《源氏物語》。
因為《源氏物語》描寫了許多丑聞般的戀情,閱讀它一度成為狂潮,就像今天人們追看一部高品質(zhì)的電視劇。大約在它的章節(jié)開始流傳并贏得贊賞的同時,紫式部被召入一條院(即一條天皇)的宮廷——這是一個極其講究美學(xué)的世界。在那里,她進入了彰子皇后的侍奉行列。彰子是當時權(quán)勢最大的男人——藤原道長的女兒,也是天皇的第二皇后。彰子身邊聚集了一批精通音樂、繪畫和詩歌的才女,當她發(fā)現(xiàn)紫式部能夠讀寫漢文時,便請求她秘密授課。
紫式部的日記透露出一種如籠中鳥般的困境——她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要不斷為《源氏物語》增添新篇章。道長甚至會闖入她的私室,偷走她尚未完成的稿件。她在宮廷里十分孤獨,在爭強好勝的女官間始終保持冷淡。她日記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那一刻,禮法的屏障被撕開,她那過于熾烈的自我閃現(xiàn)出來。她談到宮中的女官如何看待她:“沒有人喜歡她,”她代替她們的口吻寫道,“她們都說她矯飾、笨拙、難以親近、性情尖刻、過分沉迷自己的故事、自高自大、動輒作詩、目中無人、脾氣乖戾、輕蔑他人?!?/p>
在1013年之后——那或許是她40歲之時,也是她在宮廷記錄中最后一次被提及的年份——她去世了。
石山寺弘堂
在京都舊城的一家小旅館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溫泉——也就是按性別分開的公共浴池,位于地下室。我和丈夫穿著拖鞋、身著傳統(tǒng)的棉質(zhì)浴衣(yukata)從房間走下來。我們被告知系浴衣時要左衽壓右衽,因為右衽壓左衽是日本人給死者穿衣的方式。然后我們提水一桶一桶地把自己刷洗得通紅,再浸入浴池中。那時已是深夜,熱氣把旅途的疲憊一點點從我的骨頭里驅(qū)散。我漂浮著,開始做夢,心中隱約覺得:雖然我對紫式部的愛只能通過美麗的抽象來解釋——在她的作品中與她的心靈相遇——但或許我可以通過這具無需言語的動物之身,開始理解一些關(guān)于她的真實。
《源氏物語》?前幾章扎根于童話物語,但這本書很快就演變成一部奇特的作品,一部宮廷愛情故事,講述了源氏王子半個世紀的人生,然后在源氏死后,講述了下一代人的生活。源氏,被稱為“光芒四射的王子”,是天皇和他最寵愛的妻子的兒子,但沒有強大的家族來保護她的孩子。就像紫式部族一樣,源氏既是局內(nèi)人,又是局外人。小時候,他以平民身份進入宮廷,但他卻成為了最英俊、最有才華的男人,輕松蓋過了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未來的天皇。他也瘋狂而大膽地性感:十幾歲時,他勾引了他父親,也就是現(xiàn)任天皇的一位妻子,并生了一個兒子。盡管源氏后來結(jié)過幾次婚,但他依然在宮廷里盡情地勾引著最美麗的女人,這游戲既關(guān)乎肉欲,也關(guān)乎精神和詩意的渴望。大約26歲時,他因丑聞纏身而被流放到須磨海邊多年。在那里,他開始了另一段戀情,并生下了一個后來成為皇后的孩子。當他洗心革面重返宮廷后,他依然從未停止追逐女人。
我和丈夫起得很早;即使在日本,我們也能和鳥兒一起起床。幾個小時后,商店都關(guān)門了,于是我們又去了趟溫泉,然后出門尋找咖啡——我們得知,在日本早上8點之前很難找到咖啡,除非你喜歡街邊自動售貨機里買的罐裝冰咖啡。就這樣,我們發(fā)現(xiàn)了日本7/11的奇妙之處,那里有各種新鮮美味的食物,比如飯團(裹著海苔的米飯金字塔),以及享譽國際的雞蛋沙拉三明治。白面包松軟無比,里面夾著酸甜順滑的雞蛋餡,這成了我們隨時都想吃的零食。我們坐在一塵不染的京都路邊,喝著熱咖啡,吃著雞蛋沙拉三明治,而黎明時分的街道上空無一人,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的世界。我突然感覺自己短暫地生活在時間之外,不是生活在 21 世紀,也不是京都平滑的重寫本中可見的任何其他世紀,而是生活在徘徊的雙重時間之中,這是閱讀一本偉大小說的體驗。
我確實認為《源氏物語》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的偉大之處部分源于其自相矛盾之處。源氏王子被奉為宮廷典范,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叛逆者;他是一位多情的冒險家,卻又深愛著他摯愛的妻子之一紫式部。敘事不時地穿插到他的意識中,反映出他內(nèi)心的矛盾和一定程度的內(nèi)在性,這使得這本書具有革命性。我認為,內(nèi)在性對于一部小說的成名至關(guān)重要,而缺乏內(nèi)在性,使得其他一些學(xué)者提出的文學(xué)史上“處女作”式的作品,例如阿普列尤斯的《金驢記》,失去了其資格。
小說對源氏和他年輕妻子紫式部關(guān)系的刻畫尤其深刻,其內(nèi)在張力尤為強烈。源氏發(fā)現(xiàn)她時,她大約十歲,是個迷人的孩子。他綁架了她,將她囚禁在一所孤零零的房子里,將她塑造成他理想中的完美妻子,并在她十幾歲時娶她為妻。小說將這一切描繪成一場浪漫的邂逅。但散文同時也清晰地展現(xiàn)了紫式部視角下正在發(fā)生的事情:這個男人,最初以養(yǎng)父的身份出現(xiàn)在她面前,卻在她年幼時來到她的床上,對她施以痛苦的侵犯,違背了她的意愿,讓她痛苦不堪。所有關(guān)心她的人,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去幫助她。
春光院庭院里的一棵松樹
石山寺的《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的雕像
源氏四處尋覓風流韻事,突然間,敘事透露他已于52歲時去世。至此,《源氏物語》的故事線開始反轉(zhuǎn):接下來還有13章,主要以京都南部的宇治城為背景,講述了兩位下一代男子爭奪年輕公主浮舟的愛情的故事。他們卑鄙的手段讓浮舟陷入絕望,她的痛苦成為了敘事的焦點。最后一章以神秘而反浪漫的方式為全書畫上了句號——浮舟棄世出家——我第一次讀到它時,感到一陣震撼,因為它與西方敘事所灌輸?shù)哪欠N頓悟式或啟示式的結(jié)局截然相反。
當我?guī)еゾ┒加瓮娴南敕ㄖ刈x這本書時,我開始讀最后幾章,感覺這本小說在堅定地自我否定。故事粗暴地背棄了之前的關(guān)注點,聲稱它一直以來教導(dǎo)我們重視的那些東西——心痛、命運的起伏、對美學(xué)的關(guān)注——最終都變得毫無意義;仿佛作者對男性的冷漠失去了耐心,而這種冷漠在小說中被奉為宮廷優(yōu)雅的標志,在很多篇幅中都如此。
任何文本的讀者都能理解其一半的含義。對我這個21世紀初的美國女性來說,敏感而自由奔放的紫式部族如今似乎正飽受平安宮廷墨守成規(guī)的壓力。我讀著她對人物內(nèi)心狀態(tài)的激進描繪,仿佛它們是作者自身叛逆靈魂的噴發(fā)?;蛟S這種顛覆性的解讀是我自身的愿望滿足。但京都本身似乎也認同這一點。這座城市適合熱愛歷史、欣賞模糊性的人。神社隨處可見,精心維護和修復(fù),是一代又一代崇拜它們的人們的死亡警示。四月的櫻花樹,短暫的粉色盛放,似乎充滿了“物哀”的精神——日本人認為事物無常,既有淡淡的憂傷,也有無常之美。在這里,紫式部的作品從未消失,同時也從未停止以新的形態(tài)和變化來適應(yīng)當下。
在春光院舉行的茶道儀式上,寺主川上善隆高文牧師為參加者的茶杯斟滿茶水。
在野宮神社的入口處,扭曲的繩索是神圣空間與普通空間之間的界限。
拂曉時分,我們驅(qū)車沿著鴨川前行,身旁是被最后幾朵櫻花點綴的跑步者。和我們一起的還有攝影師城戶貴子,以及她大學(xué)時代的朋友(也是嘻哈舞者)加賀正明。加賀正明曾擔任過小學(xué)生的歷史導(dǎo)游,那天被邀請擔任我們的司機。當我問起《源氏物語》時,貴子聳了聳肩?!懊總€人都知道源氏,”她說?!八呀?jīng)深入我們的骨髓了?!钡驼鞫家呀?jīng)幾十年沒讀過這本書了。
如同莎士比亞在英語世界的作品一樣,《源氏物語》在日本已是一部千年不朽、無處不在的典籍,“無需真正閱讀便可稱之為‘已讀’”,達特茅斯學(xué)院教授丹尼斯·沃什伯恩在其2015年譯本的導(dǎo)言中寫道(在我看來,這是最好的譯本,文筆清晰易懂)?!对词衔镎Z》問世后不久,便激發(fā)了眾多同人小說和插畫創(chuàng)作。此后,各個世紀的藝術(shù)家們都以這個故事為棱鏡,折射出各自時代的美學(xué)、政治和精神關(guān)懷。它的遺產(chǎn)無處不在——能劇、情色戲仿、佛教儀式、廣告、漫畫、游戲、動畫電影。在宇治的《源氏物語》博物館,我們觀看了一部影片,影片中一個少女變成了一只貓,最終投入源氏的懷抱,源氏的臉上浮現(xiàn)出一種奇異的“ahegao”(意為“性高潮”)表情。對小說的致敬兼收并蓄,不斷演變,既不敬又忠實。如今,在紫式部族和她筆下人物曾經(jīng)常去的地方,也能找到對這部作品的回響。
天剛亮,正佐帶我們來到日本最古老的神道教神社之一——下鴨神社。下鴨神社始建于678年,在紫式部族在此供奉神祇時,它已是一座古老的神社。神道教是一種本土的萬物有靈信仰體系,其出現(xiàn)早于佛教傳入日本。如今,神道教的祭祀場所與佛教寺廟和諧共存。環(huán)繞神社的森林本身就是神,即“強大的神靈”。我們看到人們清晨帶著他們的柴犬散步,向系著繩帶、懸掛著紙質(zhì)閃電的樹木鞠躬,這才發(fā)現(xiàn)這些樹木也是神。源氏在被流放到須磨之前,曾造訪過這片樹林,并作了一首詩,祈愿這片森林有一天能夠洗清對他的不公。隨著太陽升起,大多數(shù)神道教神社用來驅(qū)邪避災(zāi)的朱紅色顏料開始閃耀奪目。在主神社,Masa 教我們?nèi)绾纹矶\:將一枚小硬幣扔進一個帶板條的木槽里,鞠躬兩次,拍手兩次,祈禱,然后再次鞠躬。我們祈禱著,感受到了這里強大的精神力量,也因為向世界傳遞感恩的火花永遠不會有害。
神也可能具有負面力量,神社并不總是通往和平的門戶。在《源氏物語》中,上賀茂神社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時甚至是沖突的場所。我們到達時,上賀茂神社在炎熱的午后陽光下顯得喧鬧、擁擠且過于明亮。在一個令人難忘的場景中,源氏的情人之一,嫉妒心極強的六條夫人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葵,都乘坐牛車來到上賀茂,在葵祭或野姜節(jié)期間觀看源氏騎馬經(jīng)過,很快就開始爭搶最佳觀賞位置。六條夫人嫉妒的靈魂最終進入葵的身體,使葵感到惡心,直至她死去。后來,年輕的紫也被那個惡靈附身。
皇宮于1855年按照平安風格重建。
紫式部之墓
我們到得太早了,錯過了五月中旬舉行的野姜節(jié)。屆時,身著平安時代服飾的祭祀者將從京都御所前往神社。我很高興能避開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睹其風采。京都御所本身在過去幾個世紀中曾多次被燒毀,并于1855年按照平安風格重建。其規(guī)模之宏大令人嘆為觀止,其屋頂由層層疊疊的柏樹皮構(gòu)成,并用竹條捆扎固定,拐角處呈現(xiàn)出令人驚嘆的弧形。周圍則是耙好的碎石草坪,以及修剪整齊的樹木公園,更增添了它的宏偉氣勢。
貴子從未到過這里——“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日本,”她低聲說道。片刻之后,一陣響亮的警報響起:她跳過了城墻周圍的護城河去拍照,被衛(wèi)兵訓(xùn)斥了一頓后,她又輕快地跳了回來,笑著。宮殿里,房間昏暗寬敞;在平安時代,這些房間會被屏風和窗簾隔開。我想象著紫式部試圖在這個地方寫作,用薄薄的絲綢隔絕他人的喧囂、聲音和氣味,試圖將自己和煩惱忘卻在寫作中。我看到她正在寫的這本書,將成為她與世界之間的另一道屏障,而這本書帶來的名聲,恰恰相反,反而將她與這個世界聯(lián)系得更緊密。
盡管紫式部族在日記中記錄了她在宮廷中的孤獨與疏離,但她童年時期的故居之一卻離這里只有幾英里遠。廬山寺是一座天臺宗的深色木結(jié)構(gòu)寺廟,據(jù)說就位于她祖屋的所在地。幾百年前,大火燒毀了原來的住所,但在寺廟靜謐庭院外的房間里,有一個小型展覽,展出了卷軸和鍍金貝殼,上面裝飾著小說中的場景。正門上的一塊牌子宣稱是紫式部族的,并自豪地稱她為“世間偉人”。
真佐帶我們來到一條繁忙道路旁的另一個安靜的庭院,在那里我們找到了紫式夫人的墓地。墓地里有兩座維護得整整齊齊的土丘,兩座墓碑。據(jù)說,紫式夫人的古老遺骨就埋在大土丘之下;較小的土丘之下,埋葬著比紫式夫人早兩個世紀的詩人小野高村的遺骨,他被認為是地獄靈魂的守護神。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被配對的,但傳說紫式夫人的仰慕者擔心她那本不光彩的作品會讓她遭受來世的懲罰,于是將他們并排安放,以便他能幫助她離開冥界。我默默地向她的遺體道謝,感謝她為我所鐘愛的這本書留下的痕跡?;貞?yīng)我的是墻外街道上鳥鳴和車水馬龍的聲音。一輛垃圾車緩緩駛過,用日本小孩的聲音循環(huán)播放著警告的錄音,打破了這片莊嚴的氛圍。
或許,這本書最重要的拍攝地點是一座名為石山寺的八世紀寺廟,它位于京都以東,坐落在俯瞰日本最大淡水湖泊琵琶湖的山坡上。傳說紫式部族在丈夫去世后到訪此地,凝視著八月的明月,靈感迸發(fā),寫下了這本杰作。石山寺是我們參觀過的神社中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擁有徒步小徑和俯瞰湖景的視野,但我們遇到的游客卻寥寥無幾,或許是因為從京都出發(fā)需要換乘兩次火車。寺內(nèi)散布著紫式部族的雕像,每一尊雕像都描繪的是一位額頭寬闊、頭發(fā)蓬松、手握毛筆的女性形象。一進門,我就感受到了一種奇特而神圣的能量。
銀閣寺的花園
我相信,地點如同人一樣,承載著記憶,而當?shù)攸c記憶浮現(xiàn)時,它會通過身體傳達。場地上的一座小型博物館展出著平安時代手寫文字的古代卷軸,以及紫式部族或許曾向其祈禱的古代佛像。石山寺從巨大的、參差不齊的硅灰石板中拔地而起;寶塔像小帽子一樣聳立在山頂;紫藤高懸;湖面波光粼粼;涼風和四月的陽光透過樹葉,輕柔地灑落在我們的肌膚上——一種我一直在尋找的模糊理解終于到來。在那里,我的身體仿佛認出了紫式部族早已逝去的身影,她也曾像我一樣,像動物一樣站立在那里,注視著石頭,嗅著樹林和湖水的氣息,感受著微風拂過,感受著她肌膚上的溫暖。我被一些我只在理智上知道的真相所吸引:紫式部族作為她那個時代的女性,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氣,當她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平安時代的日本文學(xué)時,她一定感受到了多大的孤獨和不安全感。
我們拾級而上,來到宏偉的寺廟,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尊觀世音菩薩的雕像。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憐憫的神祇。我們拋錢,搖鈴,鼓掌,向觀世音菩薩祈禱,祈求他能拯救我們這個受傷的世界。
在日本之旅結(jié)束時,我對真正的紫式部了解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少。她并沒有像夜里的幽靈一樣來找我。雖然在京都,我感受到了一位比我想象中更具叛逆精神的藝術(shù)家,但她并沒有發(fā)出明確的信號,要我打破那些制造了當代悲劇的毒害性敘事。我對她生命中的那些令人心痛的事物,以及那些文字之外的她,并沒有更多的理解。
然而,我的身體比頭腦更能理解《源氏物語》以及它那位奇妙的作者。首先是通過味覺:在琵琶湖附近的一家旅館——以地熱溫泉聞名——我們吃了一頓懷石料理。這是一種依季節(jié)而定的多道餐,每一道菜的味道、質(zhì)地與香氣都經(jīng)過精心編排。這頓飯沒有亞里士多德式的高潮弧線,沒有所謂的“主菜”,每一道都同樣重要,各自需要被細細品味。清湯之后是新鮮到仿佛仍在顫動的生魚片,接著是燉煮的咸魚,然后是烤制的菜肴,如此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延續(xù)了三個極致精美的小時。這頓飯是片段式的、有規(guī)律的,拒絕了“高潮”的概念,而全然沉浸于當下。
在禪宗天龍寺,我們漫步于我所見過的最美的花園,視覺讓我領(lǐng)悟到更多。日本花園不像許多歐洲花園那樣崇尚對稱。它們并非圍繞任何中心點建造。相反,它們的建造注重質(zhì)感、色彩和季節(jié)。據(jù)說,天龍寺的花園保留了14世紀建造時的原貌。當時,設(shè)計師兼住持夢裳漱石將周圍的山丘融入花園的格局,這種傳統(tǒng)被稱為“借景”。因此,花園中的任何地方都有其獨特的完美視野;每個地方都蘊含著新的思考。建筑物周圍整齊的礫石路,使人意識到當下,也意識到萬物的無常。當我漫步其間,我變得極度敏感,仿佛看到了圖案、重復(fù)、質(zhì)感、轉(zhuǎn)瞬即逝,以及視角的變換:錦鯉、池塘、石頭、杜鵑花、山茶花、松樹、垂枝櫻花,以及遠處綠意盎然的山丘。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了一張《源氏物語》的三維地圖。
隨后,在春光院的茶道冥想儀式上,身著華麗紫色袈裟的川上尊文法師,用它睿智而隱晦的方式,將我的身體一直以來訴說的話語傾訴了出來。我們坐在房間里的墊子上,房間通向一個涼爽的花園,我們被引導(dǎo)著進行了長時間的冥想。冥想結(jié)束后,法師告訴我們,開悟當然沒有單一的定義。自我是一個不斷變化、無常的現(xiàn)象,大腦和身體在時空中不斷變換,自我和他者之間沒有清晰的界限。他告訴我們,西方人追求確定性,而我們應(yīng)該擁抱模糊性;模糊性是自然的一部分。他說,要品嘗用冷水浸泡過的茶,我們應(yīng)該先用舌尖品嘗,然后再用舌根品嘗。先嘗鮮味,再嘗花香。先嘗苦味,再嘗甜味。
旅行提示
鞍馬溫泉
在京都,距離真正的地熱溫泉最近的地方要到市區(qū)外三十分鐘的路程。精明的旅客會在辦理完酒店入住手續(xù)后,立刻乘坐電氣列車上山,一邊泡在露天溫泉里驅(qū)散時差,一邊欣賞夕陽。我們第一晚太累了,沒有去,結(jié)果在整個旅程中都懊悔不已。請一定要吸取我們的教訓(xùn)!據(jù)說這處溫泉在冬天尤為迷人,飄雪時景色尤佳。和大多數(shù)溫泉一樣,鞍馬的浴池按性別分開。雖然在日本許多地熱公共溫泉里禁止紋身,但據(jù)我們所知,來這里的朋友即使有紋身也沒遇到任何問題。
520 Kuramahonmachi, 左京區(qū), 京都, 601-1111, 日本
春光院茶禪儀式
身著紫色僧袍的川上崇文禪師也像一縷燦爛的陽光,風趣幽默,見解深刻,讓您恨不得將這段經(jīng)歷延長一倍。他帶領(lǐng)游客——坐在墊子上(不過也有椅子供坐直的游客使用)——進行兩次簡短的禪修;向他們展示如何品嘗優(yōu)質(zhì)的宇治綠茶;帶領(lǐng)他們參觀寺廟;并發(fā)表一場富有哲理的講座,內(nèi)容豐富,數(shù)月之后您還會回想起他的話。禪室外的花園里鮮花盛開,蝴蝶翩翩。寺內(nèi)鍍金屏風上裝飾著柏樹、仙鶴和牡丹,這是 19 世紀畫家狩野永學(xué)的作品。這是一個寧靜的休息場所,可以幫助您在參拜其他神社之前恢復(fù)精神。
42 Hanazonomyoshishinjicho, 右京區(qū), 京都, 616-8035, 日本
京都手工藝中心
孝文禪師演講的其中一個教訓(xùn)是,在日本傳統(tǒng)上,藝術(shù)和工藝是相同的;工匠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握著一把完美平衡的手工刀,你就會明白,一件日常用品如何能像畢加索的畫作一樣,成為一件藝術(shù)品。雖然京都有很多專門經(jīng)營特定工藝品的商店,但在這個安靜、光線充足的地方,琳瑯滿目的商品——陶瓷茶具、優(yōu)雅的花鳥畫、絲綢和服——絕對會讓你忍不住買個更大的行李箱,把所有禮物都裝回家。
17 Shogoin Entomicho,左京區(qū),京都,606-8323,日本
仁和寺的晚櫻
日本人對櫻花(櫻花)如此重視,以至于日本氣象協(xié)會每年春天都會發(fā)布全國范圍的櫻花預(yù)報。如果你錯過了京都的櫻花季,位于京都西北部的仁和寺,即使在四月中旬之后,也能欣賞到晚開的御室櫻花。我覺得這種體驗簡直是超現(xiàn)實的:在仁和寺風景如畫的江戶時代五層寶塔下,一片粉色的櫻花田隨風搖曳,很難不讓人心動。同時,我感覺自己仿佛找到了一張立體的明信片,上面描繪著最真實的日本風情。
33 Omuroouchi, 右京區(qū), 京都, 616-8092, 日本
Ryō-shō
京都遍布米其林星級餐廳,但要找到像Ryō-shō這樣既私密(只有八個吧臺座位和一間包廂)、價格相對親民、食材又如此新鮮的餐館,卻并不容易。這家二星餐廳位于祇園町南側(cè)一條氛圍獨特的小街上,街道被紅燈籠點亮。主廚藤原誠在食客面前親手呈上一頓精致悠然的多道懷石料理;為每一道菜搭配精心挑選的飲品;用餐結(jié)束后還會親自送客到門口致謝。那份款待之心,也成了餐食風味的一部分。
我是個魚素者——我不認為魚有靈魂——但我還是沒能抗拒嘗一口丈夫的姬牛肉。那肉質(zhì)柔嫩如黃油,美味到讓我絲毫不為吃掉一個有靈性的生物感到內(nèi)疚:仿佛主廚的極致用心減輕了這種犧牲。
Ryō-shō的意思是“超越天空”,而每一口豐腴的滋味,都足以讓人瞬間忘卻一切,只沉浸在舌尖的感受之中。
570-166 Gionmachi Minamikawa, 東山區(qū), 京都, 605-0074, 日本
二條城
在京都之旅中,我專注于平安時代,發(fā)現(xiàn)皇宮令人震撼,但建于江戶時代(1603-1868 年)即幕府統(tǒng)治時期的二條城很難不讓人心生敬畏。這是故意為之。城內(nèi)的二之麿御殿是第一任幕府將軍在京都時的住所,其設(shè)計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了敬畏之心。每個房間——我不知道有多少個房間,因為房間通向另一個房間,我很快就進入了神游狀態(tài)——都裝飾著大量的鍍金屏風和木雕。地板被稱為“夜鶯”地板,腳下傳來小鳥的鳴叫聲;有人說這種聲音效果是一種防盜措施,但實際上,這是釘子在地板夾上吱吱作響的結(jié)果。嘰嘰喳喳的聲音、游客們擠在一起的氣味、木頭的深色、極簡的窗戶、精致的裝飾——所有這些都能讓 21 世紀的游客感覺仿佛穿越時空。
日本京都市中京區(qū)二條城町 541 號,郵編 604-8301
先斗町小巷
我們在京都吃過的最瘋狂、最刺激的飯菜,都是些意外的收獲。我們喜歡這種漫步進餐廳,用谷歌翻譯翻看菜單,指點著任何看起來有意思的菜品,或者說,在佛羅里達的家鄉(xiāng)哪兒都吃不到的菜品。我吃到了人生中最美味的煙熏鰻魚,那地方有很多巨大的塑料箱,里面放著各種奇形怪狀、帶刺的、我認不出的海洋生物,等著被扔進籃子里煎炸。這條小巷緊鄰京都的主干道鴨川,里面擠滿了精致的小酒吧和烤雞肉串,是坐在戶外欣賞人來人往的絕佳去處——各種年齡、國籍和醉意程度的人。
日本京都市中京區(qū)604-8014
本文作者:勞倫·格羅夫 (Lauren Groff)是新書《The Vaster Wilds》的作者。
說明:本號刊發(fā)來自各方的文章,是為了獲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代表本號支持文章中的觀點。由于微信公眾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次,無法即時更新,本站目前在騰訊新聞發(fā)布最新的文章,每天24小時不間斷更新,請收藏以下地址(請完整復(fù)制),隨時刷新:
https://news.qq.com/omn/author/8QIf3nxc64AYuDfe4wc%3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