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感,是故作鎮(zhèn)定,即便生活艱辛,也不愿表露脆弱,唯恐家人掛念。
8月19日,一位博主在高速公路收費站附近,發(fā)現(xiàn)一位騎著三輪車的老奶奶,在烈日下向過往車輛揮手,似乎在尋求幫助。
盡管車流不斷,卻沒有一輛車停下。
博主觀察片刻,覺得老奶奶并無惡意,便上前詢問她的目的地。
起初老奶奶說自己要去鄭州,隨后又改口說并不親自前往,只是希望有人能幫忙將一些物品送到鄭州,交給她的孫子。
她邊說邊指向三輪車上的面粉和蔬菜,物品不多,也并不昂貴。
但這些食材被老奶奶用多層布包裹得十分仔細,上面還蓋著一把雨傘。
博主注意到,老奶奶自己在烈日下滿頭大汗,卻把傘遮在蔬菜上,忍不住問:“為什么給菜打傘?”
老奶奶只是淡淡回應(yīng):“蔬菜怕曬?!?/p>
這句話背后的情感,博主卻聽得明白——她寧愿自己忍受高溫,也希望孫子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博主被這份細致打動,也為老奶奶年邁仍頂著烈日攔車送菜感到心酸,便問為何不讓孫子親自來取。
老奶奶神情有些落寞,說孫子在鄭州送外賣,已經(jīng)很久沒回家了。
她年紀大了,不會乘車,三輪車也無法上高速,只能嘗試用最原始的方式,拜托路過的熱心人幫忙捎?xùn)|西。
但在這酷暑中等待了兩個多小時,才遇到博主這個愿意幫忙的人。
為了一個許久未歸的孫子,付出如此多,值得嗎?
博主心生感慨,決定伸出援手,表示愿意幫忙帶東西。
老奶奶聽后非常高興,覺得兩個多小時的等待終于有了意義。
當博主將面粉和蔬菜裝上車后,老奶奶拿出幾張零錢,遞給博主,略顯不好意思地說:“不能讓你白跑一趟,你要多少你自己拿!”
博主被這份質(zhì)樸打動。
他們才認識不到十分鐘,老奶奶甚至不知道博主的姓名和電話,卻愿意托付物品,還主動給報酬,這份信任令人動容。
博主只拿了20元,表示足夠,并詢問了祖孫二人的聯(lián)系方式,臨時充當了一回“快遞員”。
臨別前,老奶奶請博主帶話給孫子,說她知道孫子很忙,不怪他很久沒回家,但真的很想他。
博主深受感動,抵達鄭州后聯(lián)系了孫子,說明情況。
然而,孫子接到電話后的語氣卻顯得有些煩躁,帶著些許責備:“我不是說了別捎?xùn)|西,怎么還送來了?”
聽起來,他似乎在埋怨奶奶添亂。
這讓博主對孫子的第一印象并不好,甚至覺得老奶奶為這樣的孫子付出,有些不值。
但為了不辜負這份親情,博主仍然勸說孫子前來取東西。
沒想到,與孫子見面后,博主對他的看法徹底改變。
在約定地點,博主看到一個年輕男子騎著外賣車,后座上還帶著一個孩子。
孩子戴著口罩,頭發(fā)剃光,全程沉默。
博主詢問后才得知,這個孩子患了白血病,平時由母親照顧,這兩天母親發(fā)燒,男子只能一邊送外賣,一邊照顧孩子。
聽到這些,博主心中一陣酸楚,告訴男子奶奶托他帶話,說很想他。
男子聽后,情緒瞬間崩潰,蹲在路邊默默流淚,向博主傾訴自己的經(jīng)歷。
他今年25歲,和妻子育有一兒一女,但半年前,3歲的兒子被確診為白血病。
為了治療,他帶著家人來到鄭州,花光了積蓄后,他開始一天打兩份工,早上送外賣,晚上在地鐵站直播,常常深夜才回家。
盡管生活艱難,他從未放棄。
但面對奶奶的關(guān)心,他終于忍不住情緒,卻也不敢長時間哭泣,只能強忍淚水繼續(xù)奔波。
處理完情緒后,他告別博主,繼續(xù)帶著孩子送外賣。
博主深受觸動,決定做點什么。
于是他聯(lián)系老奶奶,提出可以帶她去鄭州看孫子,車接車送,不收任何費用。
老奶奶嘴上說不好意思,怕給孫子添麻煩,但語氣中難掩期待。
最終,在博主的堅持下,老奶奶答應(yīng)前往。
博主再次驅(qū)車前往收費站,老奶奶早已端著一碗餃子等候,但她仍希望只送餃子就好。
在博主的再三勸說下,她終于坐上車,前往鄭州。
為不打擾孫子工作,博主沒有提前告知,只是謊稱還有物品未送達,約在孫子直播的地鐵站見面。
當博主帶著老奶奶到達時,孫子正在空蕩的地鐵站里滿頭大汗地對著手機直播。
雖然老奶奶不懂孫子在做什么,但得知他在工作后,她沒有打擾,只是安靜地坐在樓梯轉(zhuǎn)角,默默看著他。
直到深夜,直播間無人觀看,孫子才結(jié)束直播。
這時,博主帶著老奶奶走上前。
孫子看到奶奶的那一刻,震驚不已,隨即跪地抱住她,淚流滿面,傾訴著思念。
孫子從小由奶奶帶大,感情深厚,雖許久未歸,思念卻從未減少。
博主感動萬分,掏出相機,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
老奶奶為孫子端來親手包的餃子,雖已涼透,但孫子含著淚水一口一口吃下。
因為,這一碗餃子,他想念已久。
孫子告訴奶奶,他其實很想回家,但抽不開身,他思念奶奶,卻不敢說出口,怕讓她擔心。
正因如此,他才故意表現(xiàn)得冷淡,哪怕奶奶責備,也不想讓她為自己操心。
但奶奶又怎會不懂孫子的用心?
所以,即便孫子不愿收東西,她仍堅持送去,哪怕孫子說錢夠用,她也總會悄悄塞些積蓄過去。
最后,博主將打印的照片,連同那20元“快遞費”,一起交給了這對祖孫。
雖然能做的不多,但這份善意讓他們倍感溫暖。
孫子曾在社交賬號上提問:“一個男生要走多遠,才能成為男人?”
或許,當他扛起家庭的重擔時,就已經(jīng)完成了從男孩到男人的轉(zhuǎn)變。
25歲的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與擔當。
我們多久沒有和家人好好談?wù)勑牧耍?/p>
愿看到這篇文章的每個人,都能拿起電話,向家人說出思念與牽掛。
本文信息來源:
【1】博主賬號,2025年8月20日發(fā)布。
【2】男子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