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一場看似普通的中日學術交流,卻讓日本媒體集體炸鍋。
中方代表的一句話,撕開了日本最不愿面對的歷史傷疤。
"不是非得沖繩,也可以是北海道要獨立。" 這句話如同投向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
——《壹》——
被掩埋的王國真相
1879年4月4日,琉球王宮內,最后一位國王尚泰被日本軍警強行押上馬車,這個延續(xù)了507年的獨立王國,就這樣在一夜之間被抹去。
沒有簽約,沒有談判,只有刺刀和恐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琉球王國曾經(jīng)是個真正的主權國家, 1853年到1859年間,琉球分別與美國、法國、荷蘭簽署修好條約。
這些白紙黑字的國際條約,證明著琉球的獨立地位。
更震撼的事實藏在歷史深處,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楊載出使琉球, 從那時起,琉球便開始向中國朝貢,這種關系持續(xù)了整整507年。
不是殖民,不是占領,而是一種特殊的宗藩關系。
中國在琉球沒有一兵一卒,沒有總督府,沒有殖民官員,琉球人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只是在重大事務上尋求中國的指導。
這種關系,比今天很多所謂的"主權國家"都要獨立。
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突然宣布:琉球是日本的"琉球藩",理由是什么?沒有理由,就是因為實力夠強,就可以重新定義歷史。
清政府當場抗議,中日兩國為此進行了數(shù)年談判。
日本的態(tài)度很明確:既然你們清朝打不過我們,那琉球就是我們的, 這就是典型的強盜邏輯,1874年,日本找了個借口入侵臺灣, 聲稱要為"琉球人"報仇。
問題是,琉球人什么時候成了日本人?
這種顛倒黑白的操作,日本玩得爐火純青,1879年,武力吞并琉球后,日本立即改名為"沖繩縣",連名字都要改掉,生怕留下任何獨立的痕跡。
這種文化滅絕的手法,后來在臺灣、朝鮮都用過。
——《貳》——
二戰(zhàn)后的"私相授受"
1945年,日本投降,按照《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guī)定:"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注意,這里沒有琉球,美軍占領琉球后,成立了"琉球民政府"。
注意這個名字,不是"沖繩民政府",而是"琉球民政府",美國人很清楚,琉球不是日本的,1951年,美國和日本簽署《舊金山和約》。
中國沒有參與,中方鄭重聲明:這個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
中國絕不承認,1972年,美國把琉球"歸還"給日本,這就是著名的"私相授受",兩個強盜分贓,從來不問主人同不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立場很明確。
美國私下授予日本的琉球管理權,與《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相悖,應該是非法無效的,很多人以為日本是"單一民族國家"。
這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北海道的真正主人,是阿伊努人。
在阿伊努語中,"阿伊努"就是"人"的意思, 他們稱北海道為"阿伊努茅希利",人居住的地方,這片土地,阿伊努人生活了幾千年。
1869年,明治政府在沒有任何協(xié)商的情況下,將"蝦夷地"改名為"北海道"。
阿伊努人一夜之間成了"日本人",沒人問過他們愿不愿意,1899年,日本政府頒布《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 聽起來是保護,實際上是滅絕。
阿伊努人被禁止說母語,被強制改日本名字,被禁止一切傳統(tǒng)習俗。
最殘忍的是,1903年開始,日本政府把阿伊努人送到博覽會展覽, 就像動物一樣,供游客觀賞,牌子上寫著"舊土人",仿佛他們不是人類。
——《叁》——
種族滅絕的鐵證
2007年的統(tǒng)計顯示,1萬5000名阿伊努人中,能流利說阿伊努語的不到10人, 平均年齡80歲以上,一個民族的語言,幾乎被徹底消滅。
阿伊努人被迫學習"文明"的生活方式。
不準狩獵,不準捕魚,不準舉行宗教儀式,他們的土地被沒收,分給日本移民, 在自己的家園,成了少數(shù)民族。
2023年4月,日本文化人類學會會長公開向阿伊努人謝罪。
承認學術界參與了對阿伊努人的系統(tǒng)性迫害,但這個新聞很快被日本媒體壓下去,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搜到,2019年,日本終于承認阿伊努人是"原住民族"。
但這個承認是有水分的,法案中明確排除了自決權和教育權。
換句話說,你是原住民,但你不能獨立,阿伊努人的態(tài)度開始發(fā)生變化,年輕一代不再隱瞞身份,反而以阿伊努人的身份為榮。
他們開始質疑:既然我們是原住民,為什么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2016年,阿伊努人組織了民族解放組織,日本政府的反應是冷嘲熱諷,甚至制造"阿伊努人是下等物種"的言論。
這種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在21世紀居然還存在。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明確規(guī)定了日本的領土范圍,只有四個主要島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外加"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
注意,這里的"吾人"是同盟國,不是日本。
《開羅宣言》更是明確: "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這里的"其他土地",包不包括琉球?
琉球明明是個獨立王國,被日本武力吞并,當然屬于"以武力攫取之土地"。
——《肆》——
日本投降書的約束力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在投降書上簽字, 投降書第六條明確寫道:"余等為天皇、日本國政府及其后繼者承允忠實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條款。"
這是日本政府的莊嚴承諾,白紙黑字,無法抵賴。
按照國際法,條約必須遵守,日本不能一邊享受和平紅利,一邊違背投降承諾,1972年,中日建交時,《中日聯(lián)合聲明》再次確認。
日本政府"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8項的立場"。
這意味著,日本政府至今仍然受《波茨坦公告》約束,2007年,聯(lián)合國通過《土著人民權利宣言》, 明確規(guī)定土著人民享有自決權。
阿伊努人作為北海道的原住民,理論上享有這項權利。
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典型的"選擇性執(zhí)行", 一方面承認阿伊努人的原住民地位,獲得國際聲譽,另一方面拒絕給予實質性權利,維護既得利益。
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法,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隨著國際社會對原住民權利的重視,日本的處境會越來越尷尬,今天的日本,正在為歷史買單, 明治維新以來的擴張主義,留下了太多歷史包袱。
琉球問題、北海道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更深層的問題是,日本從未真正反思過自己的侵略歷史,德國可以為二戰(zhàn)道歉,為什么日本不能為侵略琉球道歉?
南非可以為種族隔離道歉,為什么日本不能為迫害阿伊努人道歉?
歷史不會因為回避而消失,真相不會因為掩蓋而改變,當年種下什么因,今天就要結什么果,這就是歷史的邏輯,也是正義的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