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兩黨突然達成共識,可能要撕毀中資企業(yè)陸橋集團對達爾文港的99年租約。這事兒從2015年簽合同開始就爭議不斷,現(xiàn)在連當初批準的自由黨都反水了。
背后水有多深?說白了,這根本不是單純的商業(yè)糾紛,而是中美地緣博弈的又一爆點。
看看地圖就明白達爾文港多要命——它正卡在南海和東南亞的咽喉位置,美軍2500名海軍陸戰(zhàn)隊每年輪換都經(jīng)過這里。中國公司控制這個港口,相當于在美澳軍事合作的心臟地帶插了根針。
美國海軍學院的專家早警告過,中方運營方完全可以監(jiān)控盟軍動向,甚至戰(zhàn)時故意拖延補給。更別說中國在全球91個港口都有類似布局,從斯里蘭卡到希臘,每一個都讓美西方憂心忡忡。
但最諷刺的是,當年澳大利亞國防部和情報機構(gòu)ASIO可是親自給這筆交易開過綠燈的。2015年他們覺得風險可控,現(xiàn)在突然改口,無非是地緣政治劇本換了主角。
那時候中國還是澳洲鐵礦石最大金主,現(xiàn)在呢?AUKUS潛艇協(xié)議都簽了,阿爾巴尼斯政府嘴上說著"不想選邊站",身體卻很誠實——訪華時對港口問題裝傻充愣,回國就準備動手,這套路眼熟不?
更神的操作是,澳大利亞可能學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套路:不找新買家,直接國有化。既不得罪美國,又避免刺激中國,還能立個"國家安全"的牌坊,一箭三雕。
中國直言這是"道德問題"。但現(xiàn)實很骨感,受“中國威脅論”的影響,現(xiàn)在連港口這種基建項目都被扣"間諜風險"的帽子
西方現(xiàn)在盯死中國兩個殺招:一是物流系統(tǒng),說能竊取全球貨運數(shù)據(jù);二是港口起重機,美國國會愣說里面藏了監(jiān)聽設備。這套"安全焦慮"組合拳打下來,商業(yè)合同分分鐘變政治問題。
這場博弈的結(jié)局其實沒懸念。澳大利亞鐵了心要跟美國綁死,哪怕賠違約金也得撕約。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后續(xù)影響——新西蘭的港口、東南亞的鐵路會不會是下一張多米諾骨牌?中國"一帶一路"的海外項目正被西方用放大鏡挑刺,從"經(jīng)濟合作"變成"安全威脅"只需一紙政令。而對夾在中間的小國來說,選中國投資要擔心美國制裁,選西方又沒錢搞建設,這才是最無解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