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法律規(guī)定,依法處理獵捕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涉及的動物主要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三有”保護動物。
什么是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是指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和經(jīng)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準按照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管理的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分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什么是“三有”保護動物?
“三有”保護動物是指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最近查處的鳥當中畫眉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腰文鳥、暗綠繡眼、黃腹山雀、棕頭鴉雀均為“三有”動物。
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行政案件處罰和刑事案件處罰都必須明確野生動植物種類以及價值金額,因此需要由相關部門對野生動植物先進行種類鑒定,然后根據(jù)《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再進行價值評估。
野生動物種類如何鑒定?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20年12月《關于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對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種屬類別,非法捕撈、狩獵的工具、方法,以及對野生動物資源的損害程度、食用涉案野生動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等專門性問題,可以由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偵查機關或者有專門知識的人依據(jù)現(xiàn)場勘驗、檢查筆錄等出具認定意見。難以確定的,依據(jù)司法鑒定機構(gòu)出具的鑒定意見,或者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gòu)、海關總署等指定的機構(gòu)出具的報告,結(jié)合其他證據(jù)作出認定。
野生動物價值如何認定?
在完成種類鑒定后,根據(jù)《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2017年10月25日國家林業(yè)局第46號令)規(guī)定,野生動物整體的價值,按照《陸生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標準目錄》所列該種野生動物的基準價值乘以相應的倍數(shù)核算。
(一)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按照所列野生動物基準價值的十倍核算;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按照所列野生動物基準價值的五倍核算;
(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按照所列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核算。
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有實際交易價格的,且實際交易價格高于按照本方法評估的價值的,按照實際交易價格執(zhí)行。
以漢中市常見的朱鹮為例,根據(jù)《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基準價為100000元,作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按上述條款價值核算為100000元/只x10倍=1000000元/只。
以漢中市常見的畫眉為例,根據(jù)《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基準價為1000元,作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按上述條款價值核算為1000元/只x5倍=5000元/只。
以漢中市常見的白腰文鳥為例,根據(jù)《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基準價為300元,作為陜西省重點保護或“三有”保護動物,按上述條款價值核算為300元/只x1倍=300元/只。
違法行為查處
違法行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立案調(diào)查,按行政處罰案件進行處理,如在調(diào)查案件過程中發(fā)現(xiàn)涉案金額達2萬元以上將移交公安機關按刑事案件進行查處。
行政處罰案件處罰依據(jù):《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六條明確禁止違法獵捕、運輸、交易野生動物及破壞棲息地,違者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并處罰金(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為國家一級或二級保護的,處獵獲物價值二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沒有獵獲物或者獵獲物價值不足五千元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為省級重點野生動物或者“三有”保護動物的,處獵獲物價值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獵獲物或者獵獲物價值不足二千元的,并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為其他野生動物的處獵獲物價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獵獲物或者獵獲物價值不足一千元的,并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處罰措施:1.沒收與罰款(沒收獵捕物、違法所得,并處罰款);2.行為限制(吊銷特許獵捕證或經(jīng)營許可證);3.生態(tài)修復(責令限期恢復棲息地或賠償資源損失)。
刑事案件處罰依據(jù):《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guī),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第一款規(guī)定以外的在野外環(huán)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十九條規(guī)定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并處罰金(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為國家一級或二級保護的,處獵獲物價值二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沒有獵獲物或者獵獲物價值不足五千元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為省級重點野生動物或者“三有”保護動物的,處獵獲物價值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獵獲物或者獵獲物價值不足二千元的,并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為其他野生動物的處獵獲物價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獵獲物或者獵獲物價值不足一千元的,并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處罰措施:1.沒收與罰款(沒收獵捕物、違法所得,并處罰款);2.行為限制(吊銷特許獵捕證或經(jīng)營許可證);3.生態(tài)修復(責令限期恢復棲息地或賠償資源損失)。
刑事案件處罰依據(jù):《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guī),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第一款規(guī)定以外的在野外環(huán)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在漢中分布的國家一級保護
野生動物有(15種)
朱鹮、金雕、羚牛、大鴇、東方白鸛、白冠長尾雉、青頭潛鴨、彩鹮、白尾海雕、豹、林麝、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43種):鳶、蒼鷹、大鵟、灰臉鸉鷹、白尾鷂、赤腹鷹、雀鷹、紅腹角雉、勺雞、紅腹錦雞、黑頸鸝鵜、紅角鸮、領角鸮、普通鵑鸮、鷹鸮、縱紋腹小鸮、長耳鸮、短耳鸮、斑頭鵂鵑、灰鶴、白琵鷺、大天鵝、鴛鴦、花臉鴨、斑頭秋沙鴨、水雉、燕隼、紅隼、小鴉鵑、橙翅噪鶥、紅嘴相思鳥、畫眉、狼、黑熊、青鼬(黃喉貂)、豹貓、毛冠鹿、赤狐、(中華)鬣羚、(中華)斑羚、巖羊、阿波羅絹蝶、金裳鳳蝶。
在漢中常見的三有動物主要有
刺猬、果子貍、豬獾、狗獾、小麂、松鼠、竹鼠、烏梢蛇、王錦蛇、天牛、龜瓢蟲、蟾蜍、蒼鷺、白鷺、牛背鷺、綠頭鴨、麻雀、黃雀、喜鵲、杜鵑、八哥、烏鶇、黃腹山雀、暗綠繡眼、棕頭鴉雀、紅嘴藍鵲、麻雀、啄木鳥等。
來源:陜西省林業(yè)局 漢中市林業(yè)局
提供法院最新動態(tài)
實現(xiàn)審務、政務的全方位公開
著力打造便民、為民的司法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