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得幾十年
豈為衣食名利權
惟有丹心共日月
甘將熱血灑江山
金伯陽,這位寫下豪邁詩句的抗日英烈,用僅僅26年的短暫人生,踐行了自己忠勇報國的壯志。
1907年10月,金伯陽生于遼寧省旅順市鐵山鄉(xiāng)金家村。1924年,他投身革命,很快成長為東北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1925年,金伯陽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在黨的隊伍中不斷發(fā)光發(fā)熱。他先后擔任滿洲省委機要文書兼交通員、省委候補委員、省委常委等重要職務,為黨的事業(yè)四處奔波。
1932年秋,金伯陽與楊靖宇分別前往南滿鐵路沿線巡視工作。其間,楊靖宇將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為抗日力量的壯大奠定基礎。
1933年7月,金伯陽再次受命前往南滿巡視,并協(xié)助楊靖宇工作。在南滿,他全身心投入,不僅與楊靖宇緊密配合打擊敵人,還積極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他以滿洲省委巡視員的身份,多次與抗日軍蘇營長交談,成功將其部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南滿第一游擊大隊。面對繁重的工作,巡視期限已到的他,毅然向省委提出延長巡視期,只因心中裝著未竟的抗日大業(yè)。
1933年11月15日,部隊挺進金川縣境內的三角龍灣一帶。為掩護楊靖宇率主力部隊突圍,金伯陽帶領小分隊佯裝主力吸引敵人。在小金川村旱龍灣附近,他們遭遇偽軍邵本良部的襲擊。戰(zhàn)斗激烈,金伯陽看到戰(zhàn)友倒下,怒火中燒,奮勇回擊。然而,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拒絕戰(zhàn)友背他離開,奮力支起身體,將帶血的文件包和手槍交給戰(zhàn)士,堅定地說出“抓緊突圍”,隨后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金伯陽犧牲時,他的女兒金香蓉已出生四個月,可他卻全然不知。他的妻子包月娥一直帶著女兒與公公生活,對他參加革命的事毫不知情,只知道丈夫去北邊工作了。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包月娥才得知丈夫犧牲的消息,捧著毛主席簽發(fā)的烈士證,她終身未再嫁。
金伯陽的犧牲令楊靖宇悲痛萬分,楊靖宇將其犧牲經過報告中央。1935年,中共中央在《八一宣言》中,贊譽金伯陽為“為抗日救國捐軀的民族英雄”。
金伯陽年輕的的熱血
永遠灑在了這片黑土地上
他的精神如璀璨星辰
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激勵一代代中國人繼續(xù)奮勇向前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整理
圖片由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來源:中國吉林網
編輯:劉星彤 審校:劉怡彤
主編:曲翱 監(jiān)制:陳尤欣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