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2025年8月21日編譯消息:近日,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引發(fā)廣泛關注:意大利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自2001年以來超過英國,標志著兩國經濟格局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折。雖然英國的整體GDP規(guī)模仍然更高,但按人均計算,意大利已實現反超。
數據顯示,經生活成本調整后,意大利人均GDP達到60,847美元,高于英國的60,620美元。造成這一差異的關鍵并非經濟增長率,而是人口變化趨勢。英國人口持續(xù)增長,導致財富需要分配給更多人,從而拉低人均水平;而意大利人口呈下降趨勢,使得在經濟增長幅度相近的情況下,人均收入顯得更高。
在英國,經濟挑戰(zhàn)重重。失業(yè)率已升至4.7%,通脹水平逼近4%,是英國央行設定目標的兩倍,政府財政補貼支出也在持續(xù)增加。工黨政府試圖縮減福利體系,但屢遭內部阻力,不得不多次退讓。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警告稱,過去十年的經濟停滯可能削弱英國在發(fā)達國家中的地位,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甚至不如一些東歐國家。
相比之下,意大利近來意外獲得國際認可。英國《每日電訊報》發(fā)表評論稱,意大利的進步主要歸功于梅洛尼政府的多項改革,包括削減部分福利開支、推動司法體系簡化等,均得到國際分析人士的正面評價。與此同時,建筑業(yè)激勵政策和歐盟“下一代基金”資金的注入,為經濟注入了活力。政治穩(wěn)定性,也成為提升意大利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然而,意大利并非毫無隱憂。公共債務依然高企,約占GDP的130%,遠高于英國的100%。超級補貼(Superbonus)的結束也留下了沉重的財政包袱。此外,意大利的實際工資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而英國在這一點上表現更優(yōu)。
專家指出,這一“意大利反超”具有象征意義,意味著歐洲經濟版圖出現新的平衡。資本經濟研究公司分析師安德魯·肯寧漢姆認為,這一局面堪比上世紀80年代意大利短暫超越英國的情形。如今,意大利正走在經濟“翻身”的道路上,而英國則面臨生活水平被動搖的挑戰(zhàn)。(異域 編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