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能看到褒、貶差距這么大的真人秀綜藝節(jié)目,《花兒與少年》真有你的,如今新一季開播,看到現在是要將“雙數季作妖,單數季友好”貫徹到底了嗎?
《花少7》
花少玄學:從爭議到好評的規(guī)律,卻被網友說“太假”
這么說《花少》并非是信口胡謅,這仿佛已經成了節(jié)目難以擺脫的 “玄學”,回顧節(jié)目過往,第二季中嘉賓之間的矛盾沖突不斷,“楊洋走丟”“倫敦橋大戰(zhàn)”“許晴崩潰” 等名場面至今仍被觀眾津津樂道。
這一季也讓節(jié)目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不過好處就是:依然讓節(jié)目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也讓觀眾對后續(xù)節(jié)目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三季在選人及節(jié)目風格上做出了調整,嘉賓們之間的相處異常和諧,節(jié)目氛圍溫馨,跟之前的畫風大相徑庭。
看來到了第七季,導演組似乎對以往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深刻總結,在錄制前 50 天,節(jié)目組便對嘉賓挨個進行采訪,甚至提及先前節(jié)目中的尷尬名場面,以此試探嘉賓們的態(tài)度,力求從源頭上規(guī)避風險。
果然這種精心籌備取得了顯著成效,第七季節(jié)目播出后,收獲了全網好評,豆瓣評分直線上升至 7.6 分,與第六季的 3.9 分形成了強烈反差,從觀眾的反饋來看,這一季的嘉賓們在旅行中展現出了良好的團隊精神,彼此尊重、互相體諒,讓觀眾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和諧氛圍。
在第七季節(jié)目中,嘉賓們似乎在旅行開始前就達成了 “和平共識”,性格直率的那英,在采訪中自嘲 “少說話,少得罪人”,馬思純坦言自己 “干不好導游”,果斷退出導游安排,龔俊更是直言 “哪來那么多彎彎繞繞勾心斗角”。
旅行途中
從這些嘉賓的表態(tài)中,可以看出他們都希望在節(jié)目中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避免出現以往節(jié)目中的沖突與矛盾。
旅行開始后,嘉賓們也確實踐行了這一承諾,在面對各種旅行中的問題時,相處的都非常融洽。
在面對行程安排的分歧時,大家能夠心平氣和地進行討論,力求最佳解決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間相處也很友好,簡直是少見如此和諧的團隊。
不過這種過于和諧的氛圍,卻讓部分觀眾感到了一絲尷尬,節(jié)目中充斥著的 “成年人的客套”,讓觀眾覺得有些不真實。
日常交流中嘉賓們的用詞和語氣都顯得過于禮貌和客氣,總感覺大家都在盡量克制自己,少了,失去了真人秀的“內核”——首先是“真人”,反倒是讓節(jié)目失去了一些原本應有的活力和真實感。
嘉賓爭議
在這一季節(jié)目中,陳數和張雅琪兩位嘉賓成為了爭議的主要焦點。
陳數,一直以來都以清冷、高貴、優(yōu)雅的形象示人,在節(jié)目開播前,觀眾對她的期待值也非常高,但是在節(jié)目播出后,她的一些表現卻引發(fā)了觀眾的質疑。
陳數
在節(jié)目中很多時候,陳數的表現給人感覺更像是參加一場商務晚宴,她時刻保持著優(yōu)雅的姿態(tài),從不在鏡頭前表露負面情緒,也從不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
在吃飯、睡覺等日常行為中,她也保持著高度的 “精致感”,這種無懈可擊的完美,讓觀眾覺得有些不真實,仿佛她與其他嘉賓之間隔著一層無形的墻。
比方說在早上起床后的準備過程中,那英迅速收拾完畢,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體驗旅程,而陳數則不緊不慢地進行著護膚化妝,甚至不愿意以素顏狀態(tài)面對鏡頭。
這種對比,讓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陳數與其他嘉賓在生活態(tài)度上的差異,此外對于稱呼方面,陳數不愿意接受 “老”,只讓大家喊自己 “陳小二”,與那英坦然接受各種稱呼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這也讓部分觀眾覺得陳數有些 “過度矯情”,誰懂這時候那英的一句“千萬不要用力過度”的救贖感。
來源于網絡
不過這個世界之所以這么精彩,大概就是因為大家的存在都是不同的吧!
但是觀眾看真人秀就是希望看到,褪去明星光環(huán)的他們在鏡頭前展現出真實的自我,不論優(yōu)點和缺點,而陳數的這種 “優(yōu)雅”,在觀眾眼中逐漸變成了一種 “距離感”,讓她與觀眾之間產生了隔閡。
再看張雅琪,早在 2023 年參加《offer》時,她就因其表現備受爭議,當時她嘴上說著想要成為律師,但在節(jié)目中觀眾卻看不到她為此付出的努力,反而她的 “15 項興趣愛好” 和 “高能量人設” 更加引人注目。
節(jié)目結束后,她也沒有在律師道路上繼續(xù)堅守,而是選擇了進入娛樂圈,這一系列舉動讓觀眾對她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個人選擇產生了質疑。
簽約湖南衛(wèi)視后,張雅琪的資源迅速攀升,從《歌手 2025》到《花少 7》,她頻繁在熒幕上露臉,這也讓 “資源咖” 的爭議隨之而來,在《花少 7》正式開播前,網傳 “五妹” 是柯穎,但開播后卻被張雅琪替換,這一變動進一步加深了觀眾對她的負面印象。
從播出的節(jié)目片段看,張雅琪試圖展現出 “直率、不做作、敢于表達需求” 的人設,但實際上卻不盡如人意,她在采訪中時刻提醒自己 “要做真實的自己”,然而在正片中卻更多地表現出討好他人的一面。
在與其他嘉賓的互動中,她的一些行為顯得過于刻意,這種情況,讓觀眾對她的 “真實” 人設產生了懷疑,認為她陷入了 “越刻意越虛偽” 的惡性循環(huán)。
此外張雅琪在面對輿論壓力時,總是擔心 “自己會被討厭”,她好像是沒有真正理解 “真實” 的含義。
真實并非是刻意營造的人設,而是一種接納自我、自然流露的狀態(tài),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那英、龔俊等嘉賓,他們在鏡頭前不遮掩、不做作,真實地展現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因此收獲了觀眾的喜愛。
真人秀的魅力,本就在于真實,觀眾希望通過節(jié)目看到明星們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情感表達和性格特點,而不是經過刻意包裝和修飾的完美形象,若總是刻意偽裝,始終無法放松下來展示自己內心的想法,那么最終不免會讓觀眾覺得他們成為了節(jié)目的 “拖累”。
希望在未來的節(jié)目中,能夠少一些刻意的偽裝,多一些真實的美好,讓旅行綜藝真正回歸到其本質,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歡樂和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