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wǎng)友票選可以出道的星二代”沖上熱搜,引發(fā)了不少討論。
從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即將出演大制作電影,到小沈陽的女兒沈佳潤在韓國當唱跳愛豆,甚至陳奕迅的女兒陳康堤簽約華納準備發(fā)歌……
2025年,似乎成了星二代集體進軍娛樂圈的“元年”。
為什么今年特別多星二代扎堆出道?
其實原因不難理解。
第一,他們天生就比普通人多了一張“入場券”。
父母是明星,從小耳濡目染,接觸的資源、人脈、行業(yè)規(guī)則,都是普通家庭孩子很難企及的。
比如董璇的女兒“小酒窩”才9歲,就已經演過戲、拍過廣告,個人社交賬號粉絲超60萬。
胡靜的兒子朱曉陽能給《浪姐》設計Logo,天賦早早被發(fā)掘。
第二,娛樂圈也需要“換血”。
我們熟悉的演員、歌手們漸漸步入中年,市場需要新鮮面孔,而星二代自帶關注度,資本當然更愿意押注他們。
不過,星二代出道,真的那么容易嗎?
高顏值、高起點,但能走多遠?
提到星二代,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顏值”。
比如翁虹的女兒小水晶,17歲就被港媒稱為“最美星二代”,濃顏系長相,側顏精致得像混血模特。
曹穎的兒子王梓涵,14歲身高就1米7,五官清秀,被網(wǎng)友稱為“最帥星二代”。
鐘麗緹的三個女兒更是各有特色。
大女兒Yasmine混血感十足,二女兒Jaden氣質清冷,小女兒Cayla才15歲就登上《VOGUE》拍大片,星味十足。
但光有顏值還不夠,星二代們大多從小被培養(yǎng)才藝。
吳尊的女兒NeiNei不僅成績優(yōu)異,還擅長跳舞,甚至關心環(huán)保,給文萊國王寫信呼吁關注全球變暖;
黃多多從小就學話劇、鋼琴,語言能力強。
鄧超的兒子等等雖然低調,但籃球打得不錯,孫儷還常帶他做公益活動。
這些技能和經歷,讓他們比普通新人更有“觀眾緣”。
然而,星二代的光環(huán)既是助力,也可能是壓力。
一方面,觀眾對他們的期待更高。
比如黃多多,每次露面都會被討論穿搭、妝容,甚至一句普通的話都能上熱搜。
另一方面,如果表現(xiàn)不夠好,很容易被說“靠爹媽”。
像之前吳剛的兒子吳羽卿在《狂飆》里演技被吐槽,連帶他爸的口碑也受影響。
而且,娛樂圈競爭激烈,父母的光環(huán)能幫一時,但長遠來看,還是得靠實力說話。
比如謝霆鋒剛出道時,大家都叫他“謝賢的兒子”,但他靠《線人》《怒火·重案》這樣的硬核作品,最終擺脫標簽,成了實力派。
有些星二代雖然起點高,但如果后續(xù)沒有代表作,熱度很快就會消退。
未來會怎樣?
星二代扎堆出道,已經是趨勢。
有的父母像董璇、黃磊,早早為孩子鋪路。
有的像鄧超、孫儷,更希望孩子自由成長。
但不管怎樣,觀眾最終看的還是作品和實力。
所以,2025年或許真是“星二代出道元年”,但誰能真正站穩(wěn)腳跟?
還得看他們自己。
畢竟,父母給的只是起點,未來的路,得自己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