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女兒第一天上學,就被勢利眼老師叫家長,她聲稱要當面詢問是對是錯,那么毛主席如何解決這件事呢?他真的會去嗎?
李訥
李訥被叫家長
身為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向來都是聽話懂事,從來不讓毛主席擔憂,然而這一天卻不一樣,對于李訥來說,今天本來是個非常開心的日子,這是自己第一次上學,父親因為特殊的身份無法送自己入學,但是能夠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學堂,自己別提多開心了,可放學后的李訥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在父親的辦公室門口徘徊了很久,一直不敢進去跟父親說,李訥到底在學校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怎么就從欣喜變成苦悶呢?
其實事情是這樣的,當時在入學前,毛主席就跟李訥約法三章,首先就是不能夠告訴任何人自己的家庭背景,真實的情況是不允許說的,另外平日里上學放學,也都是自己乘坐公交車上下學,第三點就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講真話,不可以弄虛作假,也正是因為李訥嚴格按照父親的要求辦事,這才在課堂上受了委屈。
毛主席和女兒劇照
當時李訥一進教室的時候就與眾不同,倒也不是因為她有著獨特的身份被發(fā)現,而是因為衣著太過樸素,衣服和鞋子很多還是用毛主席的舊衣服做出來的,和其他那些穿著光鮮的孩子相比較,李訥不僅顯眼,甚至是過分扎眼了,寒酸的模樣立刻印入了老師的眼中,老師對這個穿著樸素寒酸的孩子根本不關注,反而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其他有錢人家的孩子身上。李訥也沒有看出自己與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她很興奮自己能夠讀書,在最初的幾節(jié)課上,一切都很新鮮,以前她都是在爸爸的教授下學習寫字,如今能夠跟同齡的小朋友們坐在一起學習,這也太高興了,然而就在一堂音樂課的時候,因為她“頂撞”老師,最終導致她一天開心的情緒一掃而光。
在音樂課堂上,當老師教大家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句歌詞時,誠實的李訥立刻站起來,對著老師直言不諱,表示歌詞有些地方寫錯了。被一個小女孩提出疑問,老師也很詫異,還以為是自己抄在黑板上的歌詞有問題,可沒想到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也沒發(fā)現有什么不妥,隨后就說是李訥看錯了。可是李訥再次開口,說應該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李訥的堅持讓音樂老師非常憤怒,認為她是在沒事找事,更何況,也不是誰都能夠質疑大名鼎鼎的作詞家曹火星同志的代表作,更何況還是個小屁孩,于是老師嚴厲的批評了李訥,說要讓她將家長叫來好好的看看自己女兒的思想有何問題。那么毛主席又是如何做的呢?
毛主席去學校
毛主席劇照
女兒被叫家長,毛主席絲毫不慌,三個做法深得人心,毛主席究竟是如何做的?難道他真的去見老師了嗎?老師看到來人是毛主席,又會如何呢?三年級的小學生李訥公然頂撞老師,音樂老師非常憤怒,她不覺得是曹火星同志寫的詞有問題,因此她告訴李訥,關于李訥的思想是反動的,小小年紀思考問題有錯誤,讓她第二天把家長叫過來,要跟李訥的家長好好討論一下思想政治是否錯誤的問題。她哪里想到李訥就是毛主席的女兒呢!因為李訥穿的比較樸素,跟同學們華麗的外表非常不一樣,大家也很看不起這個所謂的“小土包子”,看見李訥被老師當堂訓斥后更是哄堂大笑,甚至還說李訥是小反動派,遲早會開除的,小小的李訥遭受到了排擠,她內心很擔憂,自己明明說了真話,為什么大家卻要這么對待自己,難道真的是自己錯了嗎?
上學第一天就要被叫家長,李訥也很擔心自己被毛主席訓斥,更怕自己因為這個事情沒辦法上學,于是李訥回到家就趕到了父親的書房,可到了父親的書房門口卻猶豫不決,她不知道如何開口,好在毛主席立刻看出了李訥的狀態(tài)不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問了個清清楚楚,李訥說完事情的經過,沉默的等待父親批評,沒想到等來的不是訓斥,而是父親爽朗的笑聲,毛主席哈哈大笑讓女兒摸不著頭腦,隨后毛主席笑著摸著女兒的頭夸贊李訥做得對。
毛主席和女兒
李訥這才放心下來,可隨即又開始擔憂,如今父親是不訓斥自己了,可學校里的老師該如何應付呢?李訥壯著膽子問父親,老師叫家長了,您會去嗎?毛主席語重心長的表示,當然要去了,你給老師提的建議是正確的,中國存在了上下五千年,而如今共產黨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新中國。有了毛主席的保證,李訥這才安穩(wěn)的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毛主席就帶著少數工作人員趕往了李訥上課的學校,校長看見來人的時候非常激動,隨后毛主席便說明了來意,校長誠惶誠恐的表示一定會嚴肅處理這件事情,可毛主席卻說,歌詞有錯誤,是因為我們監(jiān)督不力,你們按照教材授課是沒有錯誤的,另外也不要因為李訥的身份特殊,就特殊照顧,所有學生都應該被一視同仁的對待。這句話一說,校長的臉色青一塊白一塊,自打自己當了校長以后,隨著時間流逝,逐漸形成了勢利眼,但凡是高級干部的孩子都會特殊照顧,那些乘坐小汽車上學的學生都會得到優(yōu)待,這也是這個學校辦學的漏洞,毛主席出現以后,校長立刻整頓了學風,要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至于這本音樂教材出現的問題,毛主席也是親自解決了這件事情。
修改教材
毛主席和李訥
1949年,毛主席的女兒李訥指出教材中的錯誤,老師生氣要叫家長,毛主席面對這個問題究竟是如何去做的呢?女兒指出一個教材中的錯誤反而被訓斥,毛主席參加家長會回去后再次召開相關會議,就是為了能夠糾正教材中的錯誤。當然也就將作詞家曹火星同志也叫到了現場。曹火星來到會議上,也立刻表示,當時聽到毛主席喊出新中國正式成立那句話的時候,自己就想要改正歌詞,可教材已經發(fā)布,自己不敢盲目修改,只能先看看情況。
隨后教育部也及時做好了調整,將歌詞中的“中國”改成了“新中國”,同時教育部還表示,非常歡迎全國的師生和家長能夠對教材中的問題及時提出寶貴意見。至于李訥,她始終堅持著父親對自己的教導,說真話,辦實事,實事求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李訥從未借助父親的光環(huán)為自己牟利。
中年李訥
其實李訥剛出生的時候并沒有這么乖巧,平日里哭鬧不止,必須有人抱著她才能夠入睡,很多干部們都將孩子放在了保育院中,可毛主席這次卻破天荒的將李訥留在了自己身邊,當時毛主席的幾個孩子來了又走,走了又來,都沒有陪伴在毛主席的身邊,而李訥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因為李訥留在毛主席身邊,但凡毛主席需要工作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身邊的年輕同志在幫忙照顧李訥,有時候毛主席也心疼這些年輕人,紛紛讓他們去睡覺休息,自己抱著李訥一哄就是幾個小時,硬是把李訥一點點的帶大。有了李訥的存在,毛主席非常開心,李訥就像是毛主席辦公室里的開心果,不僅能夠哄父親開心,那些來找毛主席開會的首長們個個都喜歡李訥,給李訥吃瓜子或是糖果。
然而隨著李訥一天天長大,毛主席越來越忙,無暇陪伴李訥,加上李訥也確實到了該讀書的年紀,毛主席便告訴李訥要將她送去學堂讀書,李訥非常抗拒離開父親,可她也懂事,想了很久也決定要去讀書,可就在入學填寫資料的時候犯了難,因為父親曾告訴她不能告訴任何人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父親的名字,李訥問父親該如何填寫資料。毛主席想了想表示,父親的名字就填李德勝吧,這是爸爸用過的名字,至于身份職務,隨便寫,做飯燒火的都可以,地址嘛,千萬別寫住在中南海。于是當時的李訥就按照父親的要求填寫好了資料,雖然她沒有讀過書,但此時她已經9歲了,加上她的入學考試成績不錯,也就被分在了三年級,大概她也沒有想到,在入學第一天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