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是《盜墓筆記》及其衍生作品中(以下簡稱“盜筆”或“盜筆系列”)張起靈和吳邪“十年之約”的時間,眾多粉絲“稻米”自發(fā)前往青銅門所在的長白山,等待“起靈歸”。2025年8月17日,稻米們趕赴杭州和長白山兩地,共赴第二個“十年之約”,也是“重逢之約”。從2006年開始連載的《盜墓筆記》,被視為中國最具IP價值的網絡文學之一,由小說改編的影視化作品也擁有廣泛的受眾和影響力。
2015年,盜筆IP影視化的第一部作品《盜墓筆記·第一季》開播,開啟了網劇付費時代,國產劇“盜墓探險”風格的影視作品由此開始盛行。這十年,盜筆IP幾乎年年都有相關影視作品播出,為市場貢獻了《老九門》《終極筆記》《沙?!贰恫睾鳌返冉浀?,但也有《秦嶺神樹&怒海潛沙》《云頂天宮》等部分作品不被觀眾接受,被觀眾指斥“大毀原著”??梢哉f盜筆IP是目前國內影視IP改編生命力最長久、影響范圍最廣、IP宇宙搭建最宏闊和成功IP之一。風風雨雨這十年,盜筆IP做對了什么,失敗的作品能提供哪些借鑒,以及盜筆IP未來應該如何運營?
本傳、前傳、后傳、外傳的全方面運營
不同于其他IP宇宙的改編,盜筆宇宙的IP改編并不是按照原著作者南派三叔寫作順序,或者書中故事發(fā)生的順序拍攝的,而是格外注重在本傳、前傳、外傳做不同內容不同風格的嘗試。
近十年來,盜筆IP影視化中觀眾反映較大的作品
2015年《盜墓筆記·第一季》內容源自本傳《盜墓筆記第一部?七星魯王宮》,首次向觀眾打開了奇詭神秘的盜筆世界,麒麟紋身、尸鱉、蛇眉銅魚等與長生秘密相關的線索出現,這些線索背后懸而未決的疑問與一連串謎題,持續(xù)吸引著大眾的興趣。
2016年播出的《老九門》是系列前傳,主要介紹《盜墓筆記》主人公吳邪背后摸金世家的歷史淵源。《老九門》將盜筆系列的時間線拉回上世紀三十年代,在探墓冒險之外,展現出獨屬于民國年代軍閥混戰(zhàn)、家國板蕩的特征,在民國愛情十有九悲的哀艷感傷中,傳遞中華兒女誓守疆土的愛國情懷,并帶出橫跨百年的“新月飯店”這一盜筆系列中的關鍵設定。
2018年的《沙?!穼俸髠?,劇情承接《盜墓筆記》十年后主線,帶有鮮明的暗黑權謀色彩,主要講述九門人與汪家人之間的恩怨及斗智斗勇的過程?!渡澈!分小靶略嘛埖辍痹俅纬霈F,成為九門人對抗汪家的重要據點之一,同時鋪墊了神秘的汪家,引發(fā)觀眾對這一組織淵源歷史的濃厚興趣。
2025年,盜筆外傳古裝權謀《藏海傳》播出,承接了《沙海》及其他作品中大眾對汪家人的疑問,詳細解釋了汪家創(chuàng)始者汪藏海的身世經歷、與東夏(劇中為冬夏)國的關系,蛇眉銅魚、鬼璽(劇中為癸璽)等各方勢力爭奪的寶物再度出現,與盜筆系列本傳中二者的作用形成閉環(huán)。
本傳、前傳、后傳、外傳多管齊下的這十年,《盜墓筆記》影視劇通過層層線索的揭露,讓不同作品形成緊密的互文關系,觀眾跟隨作品播出抽絲剝繭,享受還原盜筆龐大世界觀的樂趣。
這種多線并行策略,也利于影視制作方在故事時間線橫跨千百年的情況下,選取最合適的演員。盡管盜筆IP的影視化版權歸屬不同出品方,但在長達十年的影視化過程中,這些出品方都根據觀眾反饋,遴選出了用最適合的演員,得到了書迷的一致好評。例如在觀眾心中,《沙?!分星仃伙椦莸膮切白钸m配黑化后的“邪帝”,肖宇梁飾演的張起靈成了觀眾心中的“純元瓶”,陳明昊成了中年胖子的專業(yè)戶,陳偉霆則被公認為是張大佛爺的最佳扮演者,再度受邀出演《九門》。
此外,出品方還邀請最適配盜筆角色的同一批演員,演繹角色的青、中年等不同年齡階段,或進行“祖孫輩”互演,讓IP宇宙更顯龐大真實。例如,在《老九門》中飾演吳老狗的張魯一,在《藏?;ā分酗椦輩抢瞎返膶O子——歷經磨難后帶有滄桑深沉感的吳邪;在《終極筆記》中飾演青年時期“天真”吳邪的曾舜晞,在正在拍攝的《九門》中飾演吳老狗。在《老九門》中飾演師父二月紅的張藝興,在《沙?!分酗椦萃降芙庥瓿?。
但隨著盜筆系列的影視作品越播越多,就有越來越多的“坑”亟需填補,這就需要創(chuàng)作團隊之間的積極溝通。《藏海傳》熱播時,就有許多影視區(qū)博主仔細分析《藏海傳》如何給《盜墓筆記》“填坑”,從劇方放出的幕后創(chuàng)作花絮和采訪也可知,鄭曉龍和曹譯文導演非常積極主動地和原著作者南派三叔進行交流,有意識地去填補劇本中存在的“坑”,與過往的作品形成閉環(huán),才讓觀眾看到了一個邏輯嚴密的《藏海傳》。
從IP構建與商業(yè)運營的視角看,盜筆IP系列通過對本傳、前傳、后傳以及各類外傳的全方面開發(fā)和運營,成功搭建起一個時空交錯、人物聯動、敘事互補的“盜筆宇宙”。這一方式不僅持續(xù)激活核心粉絲的情感黏性,更不斷拓展受眾邊界,展現出國內IP運營中少見的長線生命力和系統(tǒng)化思維,是具有參考意義的行業(yè)典范。
加戲魔改、劣質特效,盜筆IP的十年爭議
盡管走過十年影視化歷程,《盜墓筆記》系列始終同樣擺脫“加戲”“魔改”與“特效粗糙”的爭議,這些問題如同附骨之疽,反復消耗著IP口碑與觀眾信任。
早在2016年《老九門》播出時,陳皮阿四的戲份過度膨脹就已引發(fā)觀眾不滿。2018年《沙?!分?,張日山與梁灣的感情線更被大量粉絲批評“喧賓奪主”。2020年《重啟之極海聽雷》的爭議則更為典型,后期“啞女線”的強行加戲徹底打亂節(jié)奏,這條邏輯牽強的感情線直接導致《重啟》第二季播放量與口碑雙下滑。
對比之下,系列中口碑頂尖的《終極筆記》與《藏海傳》,均以“主線集中”為突出特點,前者緊扣蛇沼鬼城、張家古樓的原著核心事件,后者聚焦汪藏海的權謀布局,支線僅作為補充而非干擾,印證了“抓主線、去冗余”才是盜筆IP的破局之道。
觀眾對“加戲”的反感,本質上是對IP核心魅力的堅守。盜筆系列以兄弟情、宿命感、懸疑冒險體驗為核心的男頻敘事,吸引力在于詭譎古墓的探險張力、鐵三角之間“生死與共”的羈絆,以及其他配角如“黑花”之間的感情,硬塞的男女言情戲份既缺乏女頻劇的細膩刻畫,又破壞了探險故事的緊湊感,與劇作風格格格不入,最終淪為“兩頭不討好”的敗筆。
除了對原著進行加戲和魔改,特效的不穩(wěn)定則是盜筆IP存在的另一重硬傷。盜筆IP對影視特效的制作有著高要求,但整體而言,特效能讓觀眾滿意的作品還是相對較少,從《盜墓筆記第一季》開始,有關盜筆特效廉價、出戲的爭議就一直沒有停過。
2016年由鹿晗、井柏然主演的《盜墓筆記》是盜筆IP第一部登陸院線的電影作品,但蛇母等特效生物的怪異造型,以及一些大場面的廉價感,完全不符合觀眾對大電影的期待?!肚貛X神樹&怒海潛沙》、《云頂天宮》等口碑不佳之作,也多有觀眾對“五毛特效”的批評。
反觀獲得較高關注度的《沙海》和《終極筆記》,無一不是在視覺呈現上投入心血、以扎實的特效質量贏得了觀眾的支持。可見,特效不僅關乎技術實現,更決定著影視作品能否真正構建起那個光怪陸離、驚險逼真的“盜筆世界”。未來若想持續(xù)激活這一IP的生命力,制作團隊必須在視覺質感上秉持更高標準——畢竟,觀眾早已等待多時,那只藏在青銅門后的終極,不應敗給粗糙的像素與失真的渲染。
是商業(yè),也是情懷
盜筆IP的商業(yè)價值毋庸置疑,其影視化長盛不衰的背后,是龐大“稻米”群體深厚情懷的強力支撐。
對許多粉絲而言,鐵三角、九門、吳山居、青銅門這些人物和設定都是真實存在的。粉絲對人物關系、情感內核、故事邏輯的高度敏感,使得盜筆IP的任何改編都會被置于放大鏡下審視。面向未來,盜筆IP需要在商業(yè)價值與粉絲情懷之間找到精妙的平衡點,過度商業(yè)化操作或對核心精神的背離,極易引發(fā)反噬,透支這份珍貴的情懷。
在IP的選擇上,開發(fā)方可以更聚焦于未被充分影視化的精彩故事,構建更加恢弘的IP版圖。如《藏海傳》的出現,填補了盜筆IP開發(fā)沒有古裝權謀板塊,汪藏海形象模糊等空白。
在具體內容創(chuàng)作上,創(chuàng)作團隊也需要整合已有的資源,統(tǒng)一梳理時間線、人物關系、核心設定,避免產生前后矛盾;精準把握原著中的探險懸疑感和人物羈絆關系,無需生造冗長無用支線和定位不明的NPC,杜絕出現將懸疑冒險片拍成注水言情劇,“鐵三角”賣腐等魔改雷點。
同時,對于盜筆這種以“視覺奇觀”為重要賣點的探險IP而言,需要以穩(wěn)定高質量的制作水準、以優(yōu)質特效增強古墓探險的沉浸感,讓觀眾與“詭譎世界”產生共鳴。
此外,未來盜筆IP的影視化開發(fā),還可突破單純的影視消費模式,向文旅融合的方向拓展。目前,盜筆IP的文旅開發(fā)多集中于吉林長白山、浙江杭州兩地,對其他影視拍攝地的文旅聯動挖掘仍顯不足。比如《沙海》曾在西北多片沙漠取景,《藏?;ā吩谒拇ò沃菖臄z時還原了當地藏族自治州的真實風土人情,這些具有標志性的拍攝地,都可成為文旅聯動的優(yōu)質開發(fā)點。制作方可圍繞劇中經典場景設計沉浸式探險活動,既滿足粉絲對IP場景的體驗需求,也能吸引普通游客參與,通過這種深度聯動的宣傳模式,讓盜筆IP的情懷價值與商業(yè)價值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實現雙向共贏。
盜筆IP的十年影視化之路,是一部在爭議中成長、在探索中前行的行業(yè)圖鑒。這十年里,它展現了IP開發(fā)的無限可能,也因加戲魔改、特效參差等問題遭遇過口碑滑鐵盧?!帮嫳?,難涼熱血”,這句貫穿盜筆宇宙的精神注腳,也是盜筆IP影視化十年歷程的寫照。
目前,《九門》《南部檔案》等影視項目正在開發(fā)且備受關注。未來,盜筆IP若能在商業(yè)與情懷間持續(xù)找到平衡,以更敬畏的態(tài)度深耕內容、以更嚴格的標準打磨品質,這個承載著無數人青春記憶的IP,定能在光影世界里繼續(xù)延伸它的傳奇,讓“盜墓筆記”的故事,與觀眾有更多的“十年之約”。
— THE END —
作者 | 袁越
主編 | 彭侃
執(zhí)行主編 | 劉翠翠
排版 | 于佳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