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歷史上,曾有過無數(shù)的文明,也誕生了很多不同文化的神話故事。不過在這些不同地域的神話中,卻有著共同的一種神話動物,指的就是蛇。并且在這些不同地方的神話里,都被賦予特別高的地位和讓人驚訝的力量。那為什么蛇可以在不同文明的神話中都有著如此相同的地位呢?
蛇:從上古神靈到妖魅化身
我國的古代神話中,關(guān)于蛇的記載就極其的崇高。在《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454個人物里面,和蛇有關(guān)的就有138個。而且我們最熟悉的女媧就是人首蛇身的形象,而且人皇伏羲也是如此。
這種崇拜并非中國獨有。澳大利亞北部阿納姆地爪哇人認(rèn)為,世界是蛇形母神艾因加納創(chuàng)造的;北美回喬爾人崇拜的大女神是周身環(huán)繞許多蛇的"我們的大祖母";中美洲阿茲特克人的女神Chiuacoatl同樣是蛇形的地母與生育之神。
恐懼與敬畏:蛇崇拜的雙重心理基礎(chǔ)
古人對蛇有如此的崇拜,也是因為對蛇恐懼和害怕的原因。
遠(yuǎn)古洪荒時期,古人經(jīng)常遭到蛇的攻擊,而且只要是被毒蛇咬到,必定是非死即殘的結(jié)局。這種極其嚴(yán)重的結(jié)果,讓古人對蛇有了極大的恐懼心理。
不僅如此,蛇本身的特點,也是讓古人感到神奇,比如它的生命力很頑強,而且在可以同時在水里和路面上生活;沒有四肢,但依然跑的飛速;而最讓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它蛻皮的特性,好像重生的意思一樣。
也是因為這個特性,蛇被古人賦予了擁有無限生命的意思,也就逐漸成為了古人的圖騰,希望可以得到庇護。
世界蛇圖騰:跨越大陸的共同信仰
在埃及蛇有著很高的地位。埃及的守護神,就是眼鏡蛇形象的瓦吉特。地神蓋伯的形象也和蛇有著關(guān)聯(lián),很多地方的畫像都是蛇首人身的樣子。甚至在埃及的一些地名,都是和蛇有關(guān)。
在中美洲,羽蛇神是他們的一個基本且核心的神靈。古代的瑪雅人對它是頂禮膜拜,也成為了瑪雅人心中最高級別的神靈。在墨西哥特奧蒂瓦坎古城,更是建造了一座羽蛇神的金字塔。
印度把蛇當(dāng)作神的化身,堅信這種生靈帶著與眾不同的力量,會給人們帶來好運。印度對蛇的崇拜,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現(xiàn)在印度遍地的蛇廟,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在日本白蛇有著特殊的地位。比如山口縣巖國市的巖國白蛇,當(dāng)?shù)厝烁前阉顬?“青大將”。
蛇形象的變遷:從神靈到妖魔
雖然蛇曾經(jīng)有過輝煌的歷史,可是在很多神話中,它卻從神靈的形象開始向妖魔轉(zhuǎn)變。而這種情況,在我國尤其的明顯。
在秦漢之后,龍逐漸成為和皇家綁定的生物,而蛇的地位就開始下降。在沒有了神性的加持,也就逐漸開始各種妖魔化的改變。比如我們的成語: “蛇蝎心腸”,“佛口蛇心”等。
不僅如此,這個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的惡化。這種情況,可以追溯到唐代,比如這時候出現(xiàn)的《博異志》里,就有蛇害人的故事描述,也是從此開始,文學(xué)領(lǐng)域蛇開始變得妖魔化。
人類心靈的鏡像
蛇能在世界各國的神話中,有著如此的神圣的地位,其實和人們的心理有著極大的關(guān)系。
從對蛇的害怕,逐漸延伸到神話、文學(xué)、哲學(xué)領(lǐng)域,其實也是人們對宇宙的探索。蛇的圖騰,也就這樣成為了全球神話中一個獨特的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